第34章
关灯
小
中
大
温诗河虽也欢喜,却比女使要沉稳许多,学着温绮罗的模样,姐妹一同微微福身谢恩。
待嬷嬷和太医离开后,温诗河才拿起一匹云锦,细细观赏,“这云锦的花纹真是精致,触感也细腻柔滑,不愧是宫里的东西。
” 温绮罗却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那些赏赐,仿佛看穿了温诗河的心思却不明着点破,“那四九城,可算不得女子的好去处。
” 温诗河闻言,本对云锦爱不释手,却将手中锦缎缓缓放回,眸光怔然地望着温绮罗。
宫里自有一番尔虞我诈,生存之道。
可多少世家门族的后院,管家待下,妻妾相争,也非易事。
说到底,这女子在世,能傍身的也只有夫君的荣宠。
但不知为何,温诗河心中竟罕见地认同了温绮罗的话。
或许是今日的刺杀,让她对这深宫红墙,多了几分忌惮。
温绮罗没有解释,只是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窗外葱郁的树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护国寺的空气清新,带着淡淡的檀香味,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此时,护国寺里一处幽静雅致的禅房内,萧策正与太后说起路上遇刺之事。
“皇祖母,孙儿怀疑,此事与二皇弟脱不了干系。
”他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太后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佛珠,“策儿,你自幼就天资卓绝,早早投军征战四方。
以往哀家想着,你父皇他膝下,也没几个子嗣,你们在哀家心里都是一般无二的。
贤儿他母妃出身低微,便是得了些陛下的偏宠,也不能动摇你长子的地位。
却不想哀家的宽容,倒让他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她顿了顿,又道,“此事在皇城脚下,单凭贤儿一人,怕是没这本事,能安排杀手沿途设伏,何况他想来也知你此行是与哀家一同,若图生变故,只怕他百口莫辩。
欲行此事,恐还有其他有心之人。
” 萧策微微颔首,眸子里闪过一道精光随即敛去,沉声道:“皇祖母所言极是,孙儿也觉得此事蹊跷。
二皇弟虽有夺嫡之心,却无通天之能,何况他素来谨慎,断不会在皇祖母面前行此险招。
孙儿以为,此事背后,定有他人推波助澜,意图挑拨我兄弟二人,扰乱朝纲。
” 太后缓缓点头,深邃的目光落在手中的佛珠上,一颗颗捻动,仿佛在拨动着命运的轮盘。
“哀策儿,你此番回京,可有察觉朝中局势有何变化?” 禅房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袅袅升起,萦绕在祖孙二人之间。
窗外,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了几分肃穆。
萧策剑眉微蹙,回道:“朝中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二皇弟虽无实权,却笼络了不少朝臣,在民间也颇有声望。
太子之位悬而未决,更让一些人蠢蠢欲动,意图浑水摸鱼。
” “太子之位……”太后叹息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你父皇迟迟不肯立储,便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避免兄弟阋墙。
可如今看来,这反而成了祸根。
” 萧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皇祖母,孙儿以为,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引蛇出洞。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孙儿此次回京,不如就装作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也好让那些暗中觊觎之人露出马脚。
” 太后闻言,眉头微蹙,沉思良久,“策儿,你这法子虽好,却也危险。
若是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后半句话,她却是咽回了肚里。
只怕,还包括你的父皇。
但她未言明,不代表萧策毫无察觉,他感怀道,“皇祖母放心,在南疆战事频繁,这些年孙儿也能游刃有余,京中不比边疆,贵人多,行动局限性大,他们做事也要仔细着些。
孙儿会提前暗中部署,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将幕后之人,一网打尽。
” 太后看着萧策自信的模样,心中稍安,却又想起一事,问道:“策儿,那温家姐妹,哀家瞧着倒是好的。
怎的与你在一处?” 闻言,萧策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地提起温家姐妹,“今日多亏了温二娘子,她临危不乱,与我合击敌手,护着一众女眷,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才没让歹人伤及无辜。
” 太后闻言,意味深长地看了萧策一眼,“哦?哀家瞧着,策儿对这温二娘子,倒是颇为上心啊。
” 萧策耳根微红,却坦然道,“温二娘子玲珑心思,实属难得。
”
待嬷嬷和太医离开后,温诗河才拿起一匹云锦,细细观赏,“这云锦的花纹真是精致,触感也细腻柔滑,不愧是宫里的东西。
” 温绮罗却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那些赏赐,仿佛看穿了温诗河的心思却不明着点破,“那四九城,可算不得女子的好去处。
” 温诗河闻言,本对云锦爱不释手,却将手中锦缎缓缓放回,眸光怔然地望着温绮罗。
宫里自有一番尔虞我诈,生存之道。
可多少世家门族的后院,管家待下,妻妾相争,也非易事。
说到底,这女子在世,能傍身的也只有夫君的荣宠。
但不知为何,温诗河心中竟罕见地认同了温绮罗的话。
或许是今日的刺杀,让她对这深宫红墙,多了几分忌惮。
温绮罗没有解释,只是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窗外葱郁的树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护国寺的空气清新,带着淡淡的檀香味,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此时,护国寺里一处幽静雅致的禅房内,萧策正与太后说起路上遇刺之事。
“皇祖母,孙儿怀疑,此事与二皇弟脱不了干系。
”他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太后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佛珠,“策儿,你自幼就天资卓绝,早早投军征战四方。
以往哀家想着,你父皇他膝下,也没几个子嗣,你们在哀家心里都是一般无二的。
贤儿他母妃出身低微,便是得了些陛下的偏宠,也不能动摇你长子的地位。
却不想哀家的宽容,倒让他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她顿了顿,又道,“此事在皇城脚下,单凭贤儿一人,怕是没这本事,能安排杀手沿途设伏,何况他想来也知你此行是与哀家一同,若图生变故,只怕他百口莫辩。
欲行此事,恐还有其他有心之人。
” 萧策微微颔首,眸子里闪过一道精光随即敛去,沉声道:“皇祖母所言极是,孙儿也觉得此事蹊跷。
二皇弟虽有夺嫡之心,却无通天之能,何况他素来谨慎,断不会在皇祖母面前行此险招。
孙儿以为,此事背后,定有他人推波助澜,意图挑拨我兄弟二人,扰乱朝纲。
” 太后缓缓点头,深邃的目光落在手中的佛珠上,一颗颗捻动,仿佛在拨动着命运的轮盘。
“哀策儿,你此番回京,可有察觉朝中局势有何变化?” 禅房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袅袅升起,萦绕在祖孙二人之间。
窗外,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了几分肃穆。
萧策剑眉微蹙,回道:“朝中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二皇弟虽无实权,却笼络了不少朝臣,在民间也颇有声望。
太子之位悬而未决,更让一些人蠢蠢欲动,意图浑水摸鱼。
” “太子之位……”太后叹息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你父皇迟迟不肯立储,便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避免兄弟阋墙。
可如今看来,这反而成了祸根。
” 萧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皇祖母,孙儿以为,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引蛇出洞。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孙儿此次回京,不如就装作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也好让那些暗中觊觎之人露出马脚。
” 太后闻言,眉头微蹙,沉思良久,“策儿,你这法子虽好,却也危险。
若是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后半句话,她却是咽回了肚里。
只怕,还包括你的父皇。
但她未言明,不代表萧策毫无察觉,他感怀道,“皇祖母放心,在南疆战事频繁,这些年孙儿也能游刃有余,京中不比边疆,贵人多,行动局限性大,他们做事也要仔细着些。
孙儿会提前暗中部署,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将幕后之人,一网打尽。
” 太后看着萧策自信的模样,心中稍安,却又想起一事,问道:“策儿,那温家姐妹,哀家瞧着倒是好的。
怎的与你在一处?” 闻言,萧策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地提起温家姐妹,“今日多亏了温二娘子,她临危不乱,与我合击敌手,护着一众女眷,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才没让歹人伤及无辜。
” 太后闻言,意味深长地看了萧策一眼,“哦?哀家瞧着,策儿对这温二娘子,倒是颇为上心啊。
” 萧策耳根微红,却坦然道,“温二娘子玲珑心思,实属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