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关灯
     白云道观里果然人山人海,好在观主早有准备,为达官贵人们安排了最舒适的住处。

    虞品言负责醮会防务,将祖母与妹妹送入厢房后便匆忙离开。

     祖孙三人稍事休整,拿上祭品便直奔雷祖殿。

     殿外站着两排龙鳞卫,剑戟耸立,阵仗森严。

    能让龙鳞卫亲自守护的,其身份必定不凡,十有八九是皇族中人。

    老太太站在原地踌躇片刻,转身便想离去。

     一位老嬷嬷拿着两炷高香出来,分别插在殿门两旁的青铜大鼎中,看见祖孙三人,忙开口打招呼。

     老太太回头一看,却是太子妃的奶嬷嬷宋氏,当即露出个惊讶的表情,“原是宋嬷嬷。

    这里面的贵人竟是太子妃娘娘?娘娘不是……” 宋嬷嬷给她使了个眼色,用口型无声道,“但求一个心安。

    ” 老太太深以为然的点头。

     太子妃嫁给太子六年有余,却一直未曾生养,今年终于怀上了,却怀的是万中无一的双胎。

    若生的是两男,必得去其一,不去其一也可,两个都得剥夺继承权。

    若生的是两女,双胎生产时大多艰险,也不知会不会损了根骨,致使日后再难有孕。

     最好的情况是一男一女龙凤呈祥。

    可双胎本就难以养活,若是两子均安也就罢了,若是龙死凤生……那皇上和太子的脸面就‘好看’了。

     偏现实比臆测更为糟糕,太子侧妃早为太子诞下庶长子,且那侧妃还是太后嫡嫡亲的侄孙女,家世比起太子妃来说只高不低。

    倘若这一胎太子妃不能保得一个健康的男婴,其前途真可谓扑朔迷离,凶险万分。

    难怪她都怀胎七月了还坚持要来道观祈福,却是求子心切了。

     老太太比划一下肚子,问道,“可还好?” 宋氏点头,“太医说胎相很稳,出来祭拜一趟并无大碍。

    ” 两人正说着话,太子妃听见响动走出来,看见虞襄容色大悦,招手道,“襄儿,快些过来。

    ” 桃红柳绿忙推虞襄上前见礼,被人视若无睹的虞思雨觉得怨恨又屈辱,只得站在原地僵硬的福了福。

     太子妃握住虞襄皓腕,冲老太太笑道,“虞老太君,你这个孙女是出了名的灵性人儿,能否借本宫沾沾福运?” “娘娘谬赞,论起福气,她哪里及得上您半分。

    ”老太太连忙摆手。

     太子妃但笑不语,拉了虞襄入殿,指着一个签筒道,“本宫在这里站了足有两刻钟,却是不敢伸手去抽。

    襄儿帮本宫抽一支吧,无论好坏都不怪你。

    ” 虞襄听了这话顿时头皮发麻,说不怪,真抽到下下签谁又能维持平和的心态?或多或少都会介意。

    但太子妃是君,她是臣,这是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

     虞襄无法,闭眼祷告片刻,随即果断的抽出一支,递给满目希冀的太子妃。

     老太太面上不显,实则心脏都蹦到嗓子眼里去了,生怕孙女抽中一支下下签,让太子妃心存芥蒂。

     第33章 太子妃最近过得委实不顺。

    若她嫁予平常人家,怀上双胎必是天大的好事,但她嫁的偏偏是皇室,情况就截然相反。

     诞下两儿视为不祥,诞下两女视为不祥,诞下一儿一女实乃大大的祥瑞,然其中又暗藏凶险。

    龙生凤死视为不祥,龙死凤生视为大不祥,唯有双子均安才算是平稳了。

     算来算去,反不如只怀一胎,是好是歹也就五五之数,并无需操那么多心。

     且让她更感焦虑的是,她嫁入东宫六年,太子膝下仅得一子,与其他几位子嗣丰茂的皇子比起来实在是少的可怜。

    皇上十分看重嫡庶,太子没有嫡子一直是他的心病,故而这些年对太子妃越发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