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柏九吹着茶,道:“念来如何?” “嗯……挺好的。

    ” “那就这么叫。

    ” 辛弈一怔,立刻道:“恐怕不妥,大人与” 柏九将茶杯放了,看着他重复一遍:“就这么叫。

    ” 辛弈哑然,在他目光下脸又红了。

    埋头吃饭时,胸口急促了几分,暗自想:这么叫……就这么叫也挺好。

     却说昨夜何经历之事尚未解决,谢净生今日一早便去了大理寺。

    马到人门前,正见贺安常从车上下来。

    谢净生马鞭转了一圈,调了马头到贺安常跟前。

     “酒醒得挺快啊。

    ”谢净生在马背上笑,对贺安常抬了抬下颔,“还认得我是谁吗?” 贺安常今日官服正经,连扣都一丝不苟,就是脸色较往常要更白些,听他如此,只凉凉地扫他一眼,抬步要往里去。

     “诶。

    ”谢净生马鞭一抽,马便悠哉的跨挡在贺安常前方,他挑了挑眉,道:“您这翻脸不认人的功夫怪厉害。

    真是一朝梦醒隔前尘,了不得。

    ” 贺安常眸落在他脸上,漠然道:“既知如此,何故纠缠。

    旧人如斯,悔不当初。

    ” 谢净生闻言笑出声,道:“你好,你好得很。

    看不出啊贺安常,这负心薄情的话你倒说得自如。

    ”他从马上俯身,朝贺安常眉间轻浮地吹了吹,道:“可惜前尘旧人美如画,自是薄情也风情。

    ”说罢不等贺安常回话,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一边候着的人,一脚跨进门,一边回头对人道:“请吧,贺大人。

    ” 贺安常面色冷淡,一言不发的跟上。

     两人被引至正堂,里边大理寺卿左恺之已经在阶上等着了。

    此人年逾四十,真正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双眼是虎目,看人时不怒而威,严厉自生。

     谢净生先拱手笑道:“左大人,别来无恙啊。

    ”左恺之待他只一声冷哼,转向贺安常倒颇为客气。

    谢净生不以为然,耸耸肩只当看不见。

    他从前在京都也没少被左恺之哼过,如今成了一方封吏,更无所谓了。

     贺安常也十分客气,因他与左恺之都是秉然正色之人,行事作风多有欣赏,如今相持办案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左恺之客套不多,单刀直入,先将两人领到尸房将尸体看了。

    贺安常见过尸体后问道:“可有仵作看过尸体?” 左恺之闻言摇头,只道:“他毕竟是个五品经历,何家人也不愿尸身经仵作之手。

    ” 贺安常皱起眉,却见谢净生抬手在尸体脖颈处移动,不禁道:“你在做什么。

    ” 谢净生只将五指合在何经历的脖颈,对照一番道:“先前京卫说此人是被掐至半死再掼按入水而溺亡,我只是好奇,若是单看掐痕,何以见得是被掼按而亡。

    常人这么做,恐怕只会按住后脑而非脖颈。

    ” “如果事发突然,犯人慌不择手也是意料之中。

    ”左恺之在旁踱步,道:“不过区区一个宗人府经历,经手都是宗室名袭等铁定之事,有何等能耐会引人在宫宴上下手?” “所以才该是事发突然。

    ”贺安常思忖道:“宫宴之时京卫把守巡查较以往要更严谨些,若是久有怨恨,也不该挑此时机。

    况且。

    ”他说到此处顿了顿,正巧与谢净生相对一眼,面无表情道:“此案一出,似乎就意在祸水东引。

    ” 昨夜皇帝之态有目共睹,若非左派与柏九力求明查此事,辛弈是逃不掉黑锅。

    这件案子如果既不是左派也不是柏九党下所为,那事发用意便耐人寻味。

    正因此案意在拿人背锅,才更让人忌惮。

    章太炎与柏九如今正是相持鼎力之时,不愿因此事翻脸角斗的最大原因是恐怕有人在后推波助澜,妄想渔翁得利。

    没人想背这个脏水,他与谢净生才必须同时参与此案,以证各方清白,督察对方手段。

     “虽然贺大人言之有理。

    ”谢净生笑笑,摸了摸鼻尖道:“不过我倒另有看法。

    ” 左恺之虽看不顺他为人浪荡处事阴狠,但却绝不会因此埋汰阻拦他言表论案。

    就算没给好脸,也道:“还请谢大人高见。

    ” 谢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