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虽说三家人凑在一起才五个,但他们的年夜饭一点不敷衍,除了谷雨各个都有拿手菜,名副其实的百家饭。

     三十下午三四点,人已经聚齐在谷雨家开始忙活了。

     秀珍被爷爷宠了大半辈子平时从来不进厨房,但逢年过节总会露两手。

    最拿手的是东坡肉,好吃但麻烦。

     肉得是上好的五花肉,扎孔后用绳子仔仔细细捆好放上各色调料文火在砂锅里煨熟,熟了之后再小火收汁。

     一道菜做下来,小半个下午也就过去了。

     秀珍教给她的做饭理论就是,会做的可以不多但得精。

    除开自己爱吃的要会做,再学那么一两道拿得出手的就可以了。

     可惜谷雨好几年来别的都学差不多,唯独最爱的东坡肉总是做不好,总差那么点意思,还有的学。

     老高头不会做菜,但会煲汤,罗宋汤煲得可有一手。

    牛腩,土豆,番茄,胡萝卜,卷心菜,洋葱一股脑全倒进锅里,再撒上一些五花八门的调料。

     他们都不爱吃黄油和奶油,不爱吃就不放,煲出来的就是被重新调制赋名过的“高宋汤”。

     高奶奶是南方人但饺子包得一绝,韭菜鸡蛋虾仁馅,清爽不油腻。

    揪剂子不用刀直接用手,谷雨小一些的时候经常会猜她手上是不是装了小型电子称,不然为什么揪出来的剂子都一样大。

    皮擀出来也是个个圆得像是机器制作,但上面却有手指的纹路。

     年夜饭的食材是李辉联系了菜市场朋友要的最新鲜的。

    为了不输掉自己作为大排档老板的面子,还淘了一扇据说是西北戈壁那边“进口”的滩羊排来烤。

     谷雨做不来大菜但也没闲着一直在切墩,剥虾壳剔虾线,现在又给李辉的烤羊排切苹果佐料。

     一大桌菜南北风格俱全,他们也一样,有南有北但都聚在这里。

     八点左右,春晚开场。

    他们把面板搬到茶几上,一行人转移阵地边看电视边包饺子。

     秀珍边包边嘱咐谷雨和李辉,“你俩去给父母打个电话。

    ” 谷雨不太情愿,李辉也是,无话可说。

     “那是礼数。

    ”秀珍说。

     老高头也说,“去打一个吧,没什么话说就聊几句节目,总归是个话题,规矩咱得懂。

    ” 是的,这时候才赶他们去打,也是在等话题,至少是要看春晚的嘛。

     两个人不情不愿地各走进一个屋子,谷雨先给妈妈打了,意料之中的无人接听。

    又给爸爸打,那边显示关机。

     谷雨长舒一口气,觉得放松又觉得失落。

    平时不接,过年也不接,怎么舊shígG獨伽就那么忙? 各自又打了两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