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裙,皇帝见惯了后妃数重穿衣,襦袖层层裙幅曳地。

    倒觉得这身打扮英气妩媚,颇令人眼前一亮。

    待得她走动起来,才知道原来左侧斜开有裙岔,茜红色轻绉里裙便如千万瓣团簇石榴花,随着款款莲步偶然隐约一闪,灼得人眼睛都发痛。

     后妃例不参预射柳,所以亦未曾替皇后备马,事出仓促,御驷院的提辖急迫中灵机一动,将预备击鞠用的马挑了匹最温驯的牵来,金枝倒也并不理论,侧骑上鞍,皇帝见她身轻如燕,侧骑于马背上自挽了弓,神色自若的试了试弦力,帷幄那边的一众宫眷,早就看得又是惊异、又是好奇、又是好笑,禁不住议论低语。

     当射者以尊卑序列一字排开,皇帝自然位在最左,皇后则次之,金枝之右则是赵王梁郄,他是世宗废太子梁意的儿子,即当今皇帝嫡亲的堂兄。

    先帝英年暴卒,当今皇帝并没有兄弟,诸叔王伯王又皆子息单薄,故皇帝连堂兄弟都廖廖无己,所以格外恩视这位堂兄,将他封为赵王。

    因熙圣十年便下诏削藩,亲王不再裂土封疆,所以赵王梁郄领着神锐营的闲差,每日不过到朝堂上应个卯,赵王生得样貌俊美,闲下来只爱走马斗鸡,击鞠捶丸,弄管调弦,又擅金石书画,写得一笔好字,尝大醉章台之后替名伎祁白玉题辞团扇,字赋双绝,时人惊赞传为一时香艳佳话,从此便被视为京中第一风流子弟,人称“逍遥王”。

    皇帝每每击鞠,总是输与梁郄,但逢射柳,又总是略胜梁郄,故而每年端午射柳,皇帝总是乐见与赵王并驱。

     今日两人之间多了位皇后出来,梁郄心中思忖,这射柳夺筹的风头自然依旧要让皇帝去出,但见皇后面容娇柔如花,连控起缰绳亦似有几分不胜之态,待会儿鸣镝一响,众马狂奔,百蹄齐落,万一出点差池,自己距得最近,只怕难以自处。

    一个念头方未转完,但听清长啸声直上云天,原是掌号令的尉官,已经射出了鸣镝。

    皇帝不假思索,手中缰绳一松,双足轻点,跨下的“追日”已经驰出,但闻蹄声隆隆,数十匹骏马如溃堤的潮头,直往前汹涌而去,众马本是一条线齐齐驰出,不过瞬息便显出波纹起伏来有的马快,已经奔在了前头。

    皇帝一马当先,已经将众人皆抛在身后,当下并不缓下马势,反手抽了箭,右手方引开了那赤漆明角揉金弦的弓,还未拉得十分圆满,忽闻“嗖”得一声,一阵疾风从后而至,直擦着他身侧过去,激起劲风刮得人脸隐隐作痛,竟是有人抢先发箭了。

    皇帝手中一箭方才射出,驱马狂奔之际听得身后又是“嗖嗖”连珠两声,皇帝射出第二箭,百忙中还瞥见抢前那枝箭去势极快,已经射断系黄帕的那枝细柳,正是皇后应射之柳。

    他骤然一惊,但见皇后第一箭方射断柳枝,第二箭已至,正射在柳枝下落之势处,柳枝轻柔,被第二箭一激,复向上弹起,第三箭又至,柳枝跃得更高。

     皇后的马距他已不过数尺,他回手便是一箭,将系赤帕的御射柳枝激得向上弹起数尺,那一箭弹起柳枝后势道不减,斜飞出去正撞在皇后断柳之上,但见那柳枝急坠,皇帝已经轻舒手臂,去接自己那枝断柳。

    金枝急切间不及引弓,手一扬只听啪的一声,竟是以手掷箭,柳枝距地不过寸许的那一刹那,这枝箭终于赶至,柳枝复又弹起,她的马已经越过柳枝,身子轻巧一拧,一个倒垂帘,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她茜红色轻绉里裙被风势所激,便如怒放一朵殷红榴花,回身起来,那枝断柳已经被她衔在唇间,太阳正照在她脸上,但见殷红的一点樱唇,横咬着柳枝,迤逦便如翡翠绕带,说不出一种异样的旖旎风情,场中众人皆看得呆了,连喝采都忘了,皇帝只觉得心中怦得一跳,但见她一双明眸在阳光下隐约作琥珀色,流光溢彩,明净澈亮得竟令他不能逼视。

     金枝皇后(三) 场侧的十二面得胜鼓已经“咚咚”擂响,掌令官扬起声音高唱:“陛下大胜……”他微微一哂,将手中柳枝弃之尘埃,马鞭虚击,只听“啪”的一响,鼓声骤停。

    午后的风轻柔如小儿的手,锦幄上垂缀无数银铃在风中细碎的响着,晴空万里,浩然无云,场中场外虽有数千人之众,却静旷得如同荒野。

    皇帝脸上的笑容微带讥讽:“明明是皇后大胜,难道除了朕,你们都没长眼睛吗?”被他看似漫不经心目光扫到的人,无一不低下头去。

    她回首望他,明净如玉的脸庞上微有汗珠晶莹,一双眸子如能望见人心底,他兜转马头,与她并绺,距得那样近,连她轻浅的呼吸都能闻知,她身上有幽雅的香气,仿佛是檀香,但又并不像。

    他的呼吸拂动她的颈中的碎发,那样微痒的热气吹进颈间,她不禁起了一阵奇异的战栗。

    他声音低的唯有她能听见:“将你的本事都使出来,让朕好生瞧瞧。

    ” 她微扬起脸,下颔玲珑纤巧的弧线美得令人想伸手去触及,他在心里狠狠的想,到底是小觑了这个女人。

     她柔嫩的手指上已经让弓弦勒出红痕,若无其事随手拿绢子缠在指间,指尖隐约的痛楚被她硬生生的忽略,她十分清楚的知道自己激怒了大梁的天子,可是如果不激怒他,他大约真的会忘记她是他的皇后。

    晚宴是在凤绮楼,内廷赐宴,得此殊荣的只余了近支亲贵,酒过三巡,一曲《胡旋》舞过,皇帝似是微醉,半倚在御座之上,侧着身子只和许贵妃说话,殿中诸人的神色皆懒散下来,一套套的舞乐,一遍遍的传杯,一曲奏罢又是一曲,舞女婆挲来去,飞扬旋转的锦绣长裾温软的拂过红毡,恢弘殿堂中似盛开一盏盏丰艳的花朵。

    似是三更了吧,金枝困倦极了,殿中方自舞至《凉州》,这样的宴乐,总要到天明去。

    赵女官见她神色倦怠,低声附耳道:“娘娘,请娘娘更衣。

    ” 她起身往后殿去,换过白苎罗轻衫,底下依旧是金线芙蓉合欢裙,重新净面梳头,人也似精神了些。

    窗外夜色幽暗,殿后排门半掩,檐下挑一盏极大的纱灯,依稀可见后庭玉栏下一架蔷薇花开似雪。

    夜风吹起绿色湖绉帐幔,似清凉的水波拂过,她忽然心里一动,起身往殿外走去。

    赵女官与阿悯尽皆随她出来,凤绮楼筑在高处,俯瞰各宫灯火可见,前殿的丝竹之声隔得远了,只隐约可闻。

     她凭栏而立,夜风吹起她的衣袖,她臂上绡纱翻飞在风里,风里只有露水的清凉与夜花的芬芳,自离了南荑,似再也未遇了,这样的夜。

    呜咽一声,极远处的花树底下有箫声传来,幽远清冷,不觉叫人循着箫声而去,夜静的似一盏水,萧声则是一滴墨,一缕缕渗化开来,一丝丝往人心上缠去。

    阿悯有些担心,低声叫了一声:“皇后。

    ”花荫底下的箫声骤然一停,她懊恼的看了一眼阿悯,有人影自花树底下缓缓踱出,旋即躬身行礼:“见过皇后。

    ”原是赵王梁郄,夜风拂动他宽大的袍袖,他手中的紫玉箫流转着润哑光泽,朦胧的星辉之下,依稀可见俊美无俦的面庞,仿佛不似这尘世中人。

    可是那一身褚色刺蟠龙缎袍,偏又叫她想起他的身份。

    她一时没有料到是他在这里,想了一想,道:“王爷的箫声真美。

    ” 他的声音醇厚平和:“这样的星夜才是真美。

    ” 仰望星穹,那样璀璨的点点星光,疏疏离离似一把任意撒出的银钉。

     她认出了北辰星,她叹道:“北辰明亮的像一只眼睛。

    ”他被这古怪的比喻逗笑了:“臣觉得倒不似眼睛世上哪有这样明亮的眼睛。

    ”她说道:“在我们南荑的传说里,北辰就是一只眼睛,天上阿侬仙女的眼睛,可见世间诸事诸物,守护至太阳光明。

    ” 他的神色认真而温和,她素来未见中原男子如此认真的倾听自己说话,不觉将南荑关于北辰星的传说讲给他听:“阿侬本来只是寨子里寻常的南荑姑娘,心爱的阿郎上山打猎,被山妖施法,在山间迷路,怎么走也走不出去林子。

    阿侬便去寻他,可是就被坏心的山妖化为巨石,山妖将阿郎带到这块巨石下,对阿郎说,只要凿完了这块巨石,你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阿郎只想回家见他的阿侬,却不知那巨石就是他心爱的姑娘。

    他不分日夜凿这块巨石,每一凿都凿着阿侬的血和肉。

    最后阿侬粉身碎骨,那眼睛就化成了天上的北辰,永远都在北方的天空,让阿郎可以明辨方向,回到寨子里去。

    ” 梁郄不觉道:“这阿侬真是可怜。

    ”她淡淡的一笑:“阿侬化作天上永恒的星辰,永远照耀着心上人回家的路。

    可是阿郎回家见不到阿侬,其实他才是最可怜最伤心的人。

    ”赵郄不禁注目于她,但见她面色淡定,仰望星空,似适才只是随口的一句话。

    赵女官却在一侧轻声道:“夜里风凉,谨请娘娘回殿。

    ”梁郄虽是皇帝的堂兄,但究竟男女有别,这样的暗夜里,她亦觉得未便。

    便亦道:“王爷也请去入宴。

    ”自扶了阿悯,折返回殿中去。

     方至玉阶之下,不觉脚步渐缓,檐下纱灯明亮,照见那袭赤色缂金九龙缎袍,袍襟下端绣江牙海水纹,所谓“疆山万里”。

    两侧十数名内官微微躬身拱手谨立,内官们皆着一色的朱紫色锦袍,在朦胧的灯下看去,仿佛两列偶人般纹丝不动。

    皇帝嘴角勾起轻浅的笑容:“这样好的夜色,皇后也有兴致步夜观星?” 她静静的答:“陛下不亦是有兴?” 他轻笑了一声,伸出手来,她只得将手交在他手中。

    他骤然收紧,握得她痛不可抑,仿佛连骨头都要被他捏碎,他脸上的笑容并未敛去半分,他俯身在她耳畔轻声道:“赵王梁郄的箫声,堪称中京一绝,可是朕奉劝你,还是不必听此箫声的好。

    ”他的眼中闪烁着幽暗的光芒,仿佛有什么东西依稀可见,她努力的试图去分辨,但已经稍纵即逝,瞬息便不见了。

    皇帝已经恢复那种懒慢的样子:“如此良夜,真不应该辜负。

    ”慢慢松开她的手,却满面含笑:“起驾,朕陪皇后回凤藻宫。

    ” 这是他第二次夜宿凤藻宫,她不惯与人同宿,好容易睡去,不过朦胧一寐便又惊醒。

    天还未亮,帐外的鎏金蟠花烛台上儿臂粗的九枝巨烛皆燃去了大半,烛泪缓缓累垂,如绛树珊瑚。

    身侧却是空的,被衾已经没有余温,揭开数重纱幔,方见皇帝伫立于雕花长窗之前,他抬头仰望着微明的天空,脸上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神色,那神色竟似是落寞,夹杂着隐约的悲哀,她几乎疑心自己看错了。

    因为皇帝听到她窸窸窣窣的衣声,已经回过头来,那表情如常的冷漠与疏离:“怎么起来了?” 她将手中的袍子替他披上,道:“风寒露冷,陛下要珍重。

    ”他嗤笑了一声:“多谢皇后。

    ”隔了一会儿,大约觉得这四个字实在过份,于是道:“朕并不是厌恶你”说到这里,又难以措辞,终究岔开了话:“唱支南荑调给朕听吧,上次你唱的乃是中原曲子,朕还是想听一听南荑调。

    ” 她想了一想,终究还是唱了那首歌:“異江流水去沉沉……”她的声音低低散在深宏的殿中,仿佛引起嗡嗡一点回音:“岸上丛丛凤竹林,竹叶翠映坏水色,阿郎不来坏人心,阿郎不来坏人心……”赤足踏在金砖地上,那样冷,那样凉,却见他的眼中微微有了暖意:“这首歌,我们中原亦有。

    我们的歌是这样唱的:春江水沈沈,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他的吟哦抑扬动人,可是他的眼中有一丝恍惚:“今天是初六了。

    ” 这日是初六,按例召见百官,即所谓大朝。

    礼仪繁缛不提,更兼奏议之事甚多,一直到近午时,皇帝方才散朝回内宫。

    步辇方进了宁运门,御前的中涓令王越见皇帝示意前往云意宫,忽叫了一声:“陛下。

    ”却踌躇并不言语,皇帝忽然从这缄默里体会到了他的用意,只觉得胸口蓦得一紧,仿佛那里有只无形的手,攥住了自己的心。

    每一次心跳的收缩都那样牵痛。

    他的声音似乎很从容,可是食指却无意识的摩挲着佩玉上的串珠,仿佛要将珠子捏碎了:“她回来了?”王越恭声道:“夏王妃回中京避节,今日按礼制入宫来觐见皇后,眼下只怕正在凤藻宫里。

    ”旧俗中京女子出嫁,端午节后一日必回家归宁,称为“避节”。

    皇帝许久没有作声,王越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动不动的立在那里,心里想,这句话只怕说坏了。

     皇帝最后只是轻轻的拍了拍辇杆,那是继续往前的意思,于是抬辇的内官快步往云意宫走去,金砖铺就的笔直御道,内官的薄底快靴,步子走得又轻又齐,不一会儿便走出数箭之地,已经过了承恩门。

    皇帝忽然道:“掉头!朕去凤藻宫。

    ”王越听了这句话,立刻双掌一击,侍辇的内官便掉转方向,簇拥着御驾,径直折返承恩门,径直往中宫去。

     (下接本页的第35楼) 金枝皇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