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赵声阁也的确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去记一些在生活边角的不重要的人和事,在连轴转飞的机场,因为时间行程临时更改,没来得及申请私飞航线和贵宾候机,在普通候机厅假寐的赵声阁被隔壁奢品店的小孩吵醒。

     卷发小男孩哭着央求母亲为他购买一架价格不菲的手枪模型。

     赵声阁听那对白人母子拉扯了十来分钟,小孩子的哭声实在太吵,他撩开眼皮,目光都还不太清醒,看了一会儿,站起身,走过去,直接将店面仅剩的那个手枪模型买走了。

     赵声阁优雅地拎着礼品盒在小男孩的目瞪口呆中扬长而去。

     甚至还对对方绅士而抱歉地微笑了一下。

     世界终于清静了。

     六月的时候,海市召开了一次商业协会会议。

     近年湾区贸易交流日益紧密,有几位最近升上去的内地要政前来参会交流,因此会议规格比往年都更隆重一些。

     陈挽听卓智轩说他也是听谭又明说,赵声阁应该是会出席的。

     他刚回国,这点面子会给,且本次会议大致会谈到海市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规划,同内地贸易的政策措施,这些都离不开明隆,或者说,都绕不开赵声阁。

     -------------------- 陈挽是那种有机会我就要尽全力争取,但不求个什么结果,无欲则刚,所以他的感情可能会酸涩,但不会卑微。

     第7章7.温而厉,威而不猛 不过会议开幕式那天,陈挽并没有在主席台上看到赵声阁的位置和台签。

     赵声阁这几年越发低调,偶尔出席会议也是三不原则不发言、不出镜、不接受访谈。

     财经记者和媒体行业都有这个共识,即便是他出席的场合,也不会有人不怕死地尝试把镜头和话筒对向他。

     会堂是罗马式圆环形结构,铺了厚重的地毯,暖色调吊灯,气派非常。

     这次参会的人很多,安保也异常严格,陈挽被安排在很后面一个较为偏僻的位置。

     他扫视了一圈会场,确定赵声阁不在。

     位高权重,坐不垂堂,隐于人影海海,像自半空中俯瞰的一只眼,作幕后控制全局的一只手。

     商会副主席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罗列了数条将会在湾区试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各位创新者抓住机遇,去当第一个尝螃蟹的人。

     陈挽非常敏感地捕捉到几个关键词,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打算之后回去再和合伙人仔细研究一下。

     中场休会足足有半个小时,卓智轩跨越大半个会场走到后面找陈挽聊天,他没有什么自己的产业,来开这个枯燥无聊的会议完全是迫于家族压力。

     会堂设置了信号屏蔽,碰不了手机的这几个小时已经快要把卓少爷逼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