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小
中
大
小东子将豫亲王的话附耳相告,赵有智眉头微微一皱,掩口打了个哈欠,望了望湛蓝的天色,喃喃道:“你去吧。
” 殿内阴凉如水,唯闻冰融之声,隔不久便“嘀嗒”一响,像是数盏铜漏,却参差不齐。
如霜似是无知无觉,翻身又睡,皇帝说:“我昨日去见华妃,是因为皇长子生病,所以让她去看看。
不过说了几句话,连她殿中的一盏茶都没吃,立时就回来了。
你这样莫明其妙的与我闹脾气,也太不懂事了。
”如霜伏在那里一动未动,只道:“你现在就去懂事的人那里,不就成了。
”皇帝岔开话道:“别睡了,起来吃葡萄吧。
”如霜半晌不答话,皇帝自己拈了颗,剥去薄皮,放入口中:“唔,好甜,你不起来尝尝么?”如霜斜睨了他一眼,忽然仰起脸来,皇帝只觉兰香馥郁直沁入鼻端,她一双温软的双臂已经揽在自己颈中,唇上馨香温软,辗转间唇齿相依,皇帝只觉得呼吸一窒,唯觉她樱唇柔美嫩滑,似是整个人便要在自己唇下融化开去,难舍难离,不过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她却已经放开手去,趿鞋下榻,走到镜前去理一理鬓发,若无其事的回头嫣然一笑,道:“倒真是甜。
” 她执着象牙梳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梳着长发,唇角似有一缕若有若无的笑意,那执着牙梳的一只手,竟与象牙莹白无二,更衬得发如乌瀑,光可鉴人。
皇帝只觉得艳光迷离,竟让人睁不开眼去,如霜却忽然停手不梳,轻轻叹了口气,螓首微垂。
她侧影极美,近来憔悴之容渐去,那种疏离莫测的气质亦渐渐淡去,却生出一种出奇的清丽婉转。
皇帝忆起慕妃初嫁,晨起时分看她梳妆,她娇羞无限,回转脸去,那容颜如芍药初放。
他猛然起身,几步走上前去抱住如霜,打个旋将她扔在榻上,如霜低呼了一声,那尾音却湮没在皇帝的吻中。
他气力极大,似要将她胸腔中全部的空气挤出,那不是吻,简直是一种恶狠狠的啃啮。
如霜闭上眼睛,却胡乱的咬回去,两个人都像是在发泄着什么痛恨与怨怒,却都不肯发出任何的声音来,只是激烈而沉默的纠缠着。
她的长发绕在他指点,冷而腻,像是一条条细小的蛇信,吞吐着冰凉的寒意。
他听得见自己的鼻息,粗嘎沉重,夹杂着她紊乱轻浅的呼吸,整个人却像是失了控制,有一种无可救药般的绝望。
第十二章,云鬓花颜金步摇(3) 第一次亦如此般,有一种绝望般的自弃。
那是在乐昌行宫,已经是快天亮时分,豫亲王忽送了如霜前来。
他十分意外,披衣而起,豫亲王只隔窗禀奏了廖廖数句,来龙去脉令他皱起了眉头。
如霜入殿来,一见了他,掩面而泣,皇帝素来厌恶女人哭泣,谁知她一头扑入自己怀中,便如孩子般放声大哭,倒令得他手足无措,过了半晌,方才揽住了她。
如霜哭得累了,只是蜷缩在皇帝怀中,过得良久方才抽噎一声。
皇帝被她哭得心烦意乱,只得顺嘴哄她:“好了好了,朕知是委屈了你。
”如霜抬起脸来,莹白如玉的脸上肌肤极薄,隐隐透出血脉纤细嫣红,挂着泪珠,更显得楚楚动人,她虽然瘦弱,力气却并不小,用力在皇帝胸口一推。
皇帝早料到她会动手,手上加劲,反倒笑了:“好了,都是我的不是,总成了吧?” 她缓缓低下头去,下颔那样熟悉而柔美的曲线,就是因为那一低头吧,自己如中了蛊般吻了下去。
她的呼吸轻而浅,有着熟悉淡泊的香气,仿佛能引起最隐密处的惊悸,他不能再想,只能放肆自己吻下去,在迷离而恍惚的这一刻,哪怕只是一场梦境,他也不能放手。
所有的渴望,所有的不甘,所有的失去,那些干涸已久记忆,那些龟裂成无数细而微的碎片,那些永远不能再得到的馨软,在这样的唇齿缠绵间忽然寸寸鲜活,那是痛入骨髓的惨烈,亦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绝望,他却不能抵御,只有绝望的陷进去,将一切都狠狠的撕裂开来,尖而痛的叫在耳畔响起,他在极度的痛恨与自弃中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只要心中不再那样空落落虚无,只要不再有那种被掏空了似的难受,只要有这一瞬间的忘却。
哪怕是,毒药也好。
每当狂热过后,总是更深更重的失落,倦得人睁不开眼来。
他无比厌弃,可是却又放不开。
自从慕妃死后,漫漫长夜成了一种酷刑,如果她入梦来,如果她不入梦来,醒来时枕畔总是空的,带着一种寒意彻骨。
他曾将后宫视若无物,可是她终于回来了,活着回来了。
但醒来变成了更残忍的事情,夜里朦胧的一切,到了早晨都成了清晰的残酷。
幸而如霜从不在天明之后依旧逗留,她总是比他起得早,在他还没有清醒的时侯离去,只余下满榻若有若无的一缕香气,让他觉得恍惚如梦。
只是早朝,早朝总得卯初起身,赵有智数次唤他醒来,他大发了一顿脾气,赵有智便不再敢贸然。
他疏懒的想,其实不上早朝亦不算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内阁哗然了几天,递上来一大堆谏劝的奏折,看看他并不理会,只得妥协的在每日午后再举一次廷议。
万事皆在帝王的权力下变得轻易,可是为什么忘却一个人,却只能依靠记得,依靠那样残忍那样无望的记得。
最美好的一切都在指间被时光风化成沙,粒粒吹得散尽,再也无法追寻,他身心俱疲,阖上眼便沉沉睡去。
窗外的落日一分分西斜下去,隔着窗纱,殿中的光线晦暗下来。
大叠积下的奏折还放在案上,特急的军报上粘着雉毛,那羽毛上泛着一层七彩亮泽,仿佛新贡瓷器的釉色,发出薄而脆的光。
豫亲王回首看看铜漏,眸中亦如半天的霞光般,一分一分的黯淡下去。
冷月如霜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水殿荷香绰约开(1) 夜深了,四下里寂静无声。
极远处传来“太平更”,三长一短,已经是寅末时分了。
殿中并没有举烛,西沉的月色透过窗纱照进来,如水银般泻了一地。
如霜自惊悸的梦中醒来,凉而薄的锦被覆在身上,如同茧一般,缠得她透不过气来。
心狂跳如急鼓,她无声的喘着气,过了半晌方才摸索到药瓶。
她急切的将药瓶倒过来,发抖的手指几乎拿捏不住,好容易倾出一颗药丸来,噙到口中去。
呼吸渐渐平复,沉郁的药香在口中濡化开去,而背心涔涔的冷汗已经濡湿了衣裳,她虚弱的重新伏回枕上,掌心里一点微冷的酸凉,无力的垂下手去,药瓶已经空了。
身后是皇帝平而稳的呼吸,如果不是夜这样安静,浅得几乎听不见。
这种她最厌憎的声音,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就令她再也压抑不住心底深处的烦恶,连带着对自己亦恨之入骨,此时胃中泛起酸水来,只是觉得恶心作呕,每次吃完药后,总有这样虚弱的一刻,仿佛四肢百骸都不再属于自己,连身体都虚幻得轻软。
她静静的躺了片刻,终于有力气无声无息的离开床榻,借着淡白的月色,可以看见自己平金绣花的鞋子,重重瓣瓣的金线绣莲花,裸的足踏上去,足踝透出瓷一样的细腻青色,那莲花里就盛开一朵青白来。
她垂下眼去,这世上再也无皎皎的洁白无瑕,哪怕是月色,透过数重帘幕,那光也是灰的、淡淡像一支将熄未熄的烛,朦胧的连人影都只能勾勒出浅浅几笔。
她落足极轻,几乎无声的穿过重重的帐幔,守更的宫女还在外殿的烛台下打着盹,她立在那里,随手拿起案台上的烛剪剪去烛花。
这样闷热的夜里,连小小的烛光亦觉得灼人难忍。
烛芯间一团明亮的光蕊,仿佛一朵玲珑的花儿,不过一刹那,便红到极处化为灰烬。
烛光明亮起来,宫女一惊也醒了,并没有言语,轻轻击掌唤进人来。
来接她的是清凉殿的宫女惠儿,取过斗篷欲替她披上,她伸手挡住。
夜虽深了,仍闷热得出奇,连一丝风都没有。
出得殿来,一名内官持灯相侯,见她们出来,躬身在前面引路。
回廊极长,虽然每日夜里总要走上一趟,忽明忽暗的灯光朦胧在前,替她照见脚下澄青砖地,光亮乌洁如镜。
如霜突然觉得可笑起来,这样静的夜,这样一盏灯,在廊间迤逦而行,真是如同孤魂野鬼一般,飘泊来去,凄淡无声。
清凉殿中还点着灯,内官与宫女皆侯在那里,她说:“都去睡吧。
”扶着惠儿进阁中去,惠儿替她揭起珠罗帐子,她困倦已极,只说了一句:“药没了,告诉他们再送一瓶来。
”便沉沉睡去。
这一觉竟然睡得极好,醒来时红日满窗,她刹那间有一丝恍惚,仿佛还是小女儿时分,绣楼闺房中,歇了晌午觉醒来,奶娘在后房里拣佛米,四下里寂然无声。
唯见窗隙日影静移,照着案几上瓶中一捧玉簪花,洁白挺直如玉,香远宜清。
她拈起一枝花来,柔软的花瓣拂过脸侧,令人神思迷离。
窗上凸凹的花纹透过薄薄的衣衫,硌在手臂上,细而密的缠枝图案,枝枝叶叶蔓宛生姿。
翠荫浓华深处隐约传来蝉声,仿佛还有笑语声,或许是小环与旁的小丫头,依旧在廊下淘气,拿了粘竿捕蝉玩耍。
过得片刻,小环自会喜孜孜拿进只通草编的小笼来,里头关了一只蝉,替她搁在妆台上。
蝉声渐渐的低疏下去,长窗上雕着繁密精巧的花样,朱红底子镂空龙凤合玺施金粉漆,那样富丽鲜亮的图案,大红金色,看久了颜色直刺人眼睛。
她指尖微松,玉簪厚重的花苞落在地上,极轻的“啪”一响,终于还是惊动了人,惠儿进来:“娘娘醒了?”宫女们鱼贯而入,捧着洗盥诸物,她有些漫不经心的任由着人摆布。
最后梳头的时候,只余了惠儿在跟前,方问:“药呢?” 小小一只青绿色瓷瓶搁在了铜镜前,入手极轻,如霜立时拔开塞子,倒在掌心。
她掌心腻白如玉,托着那几粒药丸,衬着如数粒明珠,秀眉微蹙,只问:“怎么只有五颗?” 惠儿声音极低:“这药如今不易配,外头带话进来,请娘娘先用,等配齐了药,再给娘娘送来。
” 第十三章,水
” 殿内阴凉如水,唯闻冰融之声,隔不久便“嘀嗒”一响,像是数盏铜漏,却参差不齐。
如霜似是无知无觉,翻身又睡,皇帝说:“我昨日去见华妃,是因为皇长子生病,所以让她去看看。
不过说了几句话,连她殿中的一盏茶都没吃,立时就回来了。
你这样莫明其妙的与我闹脾气,也太不懂事了。
”如霜伏在那里一动未动,只道:“你现在就去懂事的人那里,不就成了。
”皇帝岔开话道:“别睡了,起来吃葡萄吧。
”如霜半晌不答话,皇帝自己拈了颗,剥去薄皮,放入口中:“唔,好甜,你不起来尝尝么?”如霜斜睨了他一眼,忽然仰起脸来,皇帝只觉兰香馥郁直沁入鼻端,她一双温软的双臂已经揽在自己颈中,唇上馨香温软,辗转间唇齿相依,皇帝只觉得呼吸一窒,唯觉她樱唇柔美嫩滑,似是整个人便要在自己唇下融化开去,难舍难离,不过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她却已经放开手去,趿鞋下榻,走到镜前去理一理鬓发,若无其事的回头嫣然一笑,道:“倒真是甜。
” 她执着象牙梳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梳着长发,唇角似有一缕若有若无的笑意,那执着牙梳的一只手,竟与象牙莹白无二,更衬得发如乌瀑,光可鉴人。
皇帝只觉得艳光迷离,竟让人睁不开眼去,如霜却忽然停手不梳,轻轻叹了口气,螓首微垂。
她侧影极美,近来憔悴之容渐去,那种疏离莫测的气质亦渐渐淡去,却生出一种出奇的清丽婉转。
皇帝忆起慕妃初嫁,晨起时分看她梳妆,她娇羞无限,回转脸去,那容颜如芍药初放。
他猛然起身,几步走上前去抱住如霜,打个旋将她扔在榻上,如霜低呼了一声,那尾音却湮没在皇帝的吻中。
他气力极大,似要将她胸腔中全部的空气挤出,那不是吻,简直是一种恶狠狠的啃啮。
如霜闭上眼睛,却胡乱的咬回去,两个人都像是在发泄着什么痛恨与怨怒,却都不肯发出任何的声音来,只是激烈而沉默的纠缠着。
她的长发绕在他指点,冷而腻,像是一条条细小的蛇信,吞吐着冰凉的寒意。
他听得见自己的鼻息,粗嘎沉重,夹杂着她紊乱轻浅的呼吸,整个人却像是失了控制,有一种无可救药般的绝望。
第十二章,云鬓花颜金步摇(3) 第一次亦如此般,有一种绝望般的自弃。
那是在乐昌行宫,已经是快天亮时分,豫亲王忽送了如霜前来。
他十分意外,披衣而起,豫亲王只隔窗禀奏了廖廖数句,来龙去脉令他皱起了眉头。
如霜入殿来,一见了他,掩面而泣,皇帝素来厌恶女人哭泣,谁知她一头扑入自己怀中,便如孩子般放声大哭,倒令得他手足无措,过了半晌,方才揽住了她。
如霜哭得累了,只是蜷缩在皇帝怀中,过得良久方才抽噎一声。
皇帝被她哭得心烦意乱,只得顺嘴哄她:“好了好了,朕知是委屈了你。
”如霜抬起脸来,莹白如玉的脸上肌肤极薄,隐隐透出血脉纤细嫣红,挂着泪珠,更显得楚楚动人,她虽然瘦弱,力气却并不小,用力在皇帝胸口一推。
皇帝早料到她会动手,手上加劲,反倒笑了:“好了,都是我的不是,总成了吧?” 她缓缓低下头去,下颔那样熟悉而柔美的曲线,就是因为那一低头吧,自己如中了蛊般吻了下去。
她的呼吸轻而浅,有着熟悉淡泊的香气,仿佛能引起最隐密处的惊悸,他不能再想,只能放肆自己吻下去,在迷离而恍惚的这一刻,哪怕只是一场梦境,他也不能放手。
所有的渴望,所有的不甘,所有的失去,那些干涸已久记忆,那些龟裂成无数细而微的碎片,那些永远不能再得到的馨软,在这样的唇齿缠绵间忽然寸寸鲜活,那是痛入骨髓的惨烈,亦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绝望,他却不能抵御,只有绝望的陷进去,将一切都狠狠的撕裂开来,尖而痛的叫在耳畔响起,他在极度的痛恨与自弃中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只要心中不再那样空落落虚无,只要不再有那种被掏空了似的难受,只要有这一瞬间的忘却。
哪怕是,毒药也好。
每当狂热过后,总是更深更重的失落,倦得人睁不开眼来。
他无比厌弃,可是却又放不开。
自从慕妃死后,漫漫长夜成了一种酷刑,如果她入梦来,如果她不入梦来,醒来时枕畔总是空的,带着一种寒意彻骨。
他曾将后宫视若无物,可是她终于回来了,活着回来了。
但醒来变成了更残忍的事情,夜里朦胧的一切,到了早晨都成了清晰的残酷。
幸而如霜从不在天明之后依旧逗留,她总是比他起得早,在他还没有清醒的时侯离去,只余下满榻若有若无的一缕香气,让他觉得恍惚如梦。
只是早朝,早朝总得卯初起身,赵有智数次唤他醒来,他大发了一顿脾气,赵有智便不再敢贸然。
他疏懒的想,其实不上早朝亦不算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内阁哗然了几天,递上来一大堆谏劝的奏折,看看他并不理会,只得妥协的在每日午后再举一次廷议。
万事皆在帝王的权力下变得轻易,可是为什么忘却一个人,却只能依靠记得,依靠那样残忍那样无望的记得。
最美好的一切都在指间被时光风化成沙,粒粒吹得散尽,再也无法追寻,他身心俱疲,阖上眼便沉沉睡去。
窗外的落日一分分西斜下去,隔着窗纱,殿中的光线晦暗下来。
大叠积下的奏折还放在案上,特急的军报上粘着雉毛,那羽毛上泛着一层七彩亮泽,仿佛新贡瓷器的釉色,发出薄而脆的光。
豫亲王回首看看铜漏,眸中亦如半天的霞光般,一分一分的黯淡下去。
冷月如霜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水殿荷香绰约开(1) 夜深了,四下里寂静无声。
极远处传来“太平更”,三长一短,已经是寅末时分了。
殿中并没有举烛,西沉的月色透过窗纱照进来,如水银般泻了一地。
如霜自惊悸的梦中醒来,凉而薄的锦被覆在身上,如同茧一般,缠得她透不过气来。
心狂跳如急鼓,她无声的喘着气,过了半晌方才摸索到药瓶。
她急切的将药瓶倒过来,发抖的手指几乎拿捏不住,好容易倾出一颗药丸来,噙到口中去。
呼吸渐渐平复,沉郁的药香在口中濡化开去,而背心涔涔的冷汗已经濡湿了衣裳,她虚弱的重新伏回枕上,掌心里一点微冷的酸凉,无力的垂下手去,药瓶已经空了。
身后是皇帝平而稳的呼吸,如果不是夜这样安静,浅得几乎听不见。
这种她最厌憎的声音,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就令她再也压抑不住心底深处的烦恶,连带着对自己亦恨之入骨,此时胃中泛起酸水来,只是觉得恶心作呕,每次吃完药后,总有这样虚弱的一刻,仿佛四肢百骸都不再属于自己,连身体都虚幻得轻软。
她静静的躺了片刻,终于有力气无声无息的离开床榻,借着淡白的月色,可以看见自己平金绣花的鞋子,重重瓣瓣的金线绣莲花,裸的足踏上去,足踝透出瓷一样的细腻青色,那莲花里就盛开一朵青白来。
她垂下眼去,这世上再也无皎皎的洁白无瑕,哪怕是月色,透过数重帘幕,那光也是灰的、淡淡像一支将熄未熄的烛,朦胧的连人影都只能勾勒出浅浅几笔。
她落足极轻,几乎无声的穿过重重的帐幔,守更的宫女还在外殿的烛台下打着盹,她立在那里,随手拿起案台上的烛剪剪去烛花。
这样闷热的夜里,连小小的烛光亦觉得灼人难忍。
烛芯间一团明亮的光蕊,仿佛一朵玲珑的花儿,不过一刹那,便红到极处化为灰烬。
烛光明亮起来,宫女一惊也醒了,并没有言语,轻轻击掌唤进人来。
来接她的是清凉殿的宫女惠儿,取过斗篷欲替她披上,她伸手挡住。
夜虽深了,仍闷热得出奇,连一丝风都没有。
出得殿来,一名内官持灯相侯,见她们出来,躬身在前面引路。
回廊极长,虽然每日夜里总要走上一趟,忽明忽暗的灯光朦胧在前,替她照见脚下澄青砖地,光亮乌洁如镜。
如霜突然觉得可笑起来,这样静的夜,这样一盏灯,在廊间迤逦而行,真是如同孤魂野鬼一般,飘泊来去,凄淡无声。
清凉殿中还点着灯,内官与宫女皆侯在那里,她说:“都去睡吧。
”扶着惠儿进阁中去,惠儿替她揭起珠罗帐子,她困倦已极,只说了一句:“药没了,告诉他们再送一瓶来。
”便沉沉睡去。
这一觉竟然睡得极好,醒来时红日满窗,她刹那间有一丝恍惚,仿佛还是小女儿时分,绣楼闺房中,歇了晌午觉醒来,奶娘在后房里拣佛米,四下里寂然无声。
唯见窗隙日影静移,照着案几上瓶中一捧玉簪花,洁白挺直如玉,香远宜清。
她拈起一枝花来,柔软的花瓣拂过脸侧,令人神思迷离。
窗上凸凹的花纹透过薄薄的衣衫,硌在手臂上,细而密的缠枝图案,枝枝叶叶蔓宛生姿。
翠荫浓华深处隐约传来蝉声,仿佛还有笑语声,或许是小环与旁的小丫头,依旧在廊下淘气,拿了粘竿捕蝉玩耍。
过得片刻,小环自会喜孜孜拿进只通草编的小笼来,里头关了一只蝉,替她搁在妆台上。
蝉声渐渐的低疏下去,长窗上雕着繁密精巧的花样,朱红底子镂空龙凤合玺施金粉漆,那样富丽鲜亮的图案,大红金色,看久了颜色直刺人眼睛。
她指尖微松,玉簪厚重的花苞落在地上,极轻的“啪”一响,终于还是惊动了人,惠儿进来:“娘娘醒了?”宫女们鱼贯而入,捧着洗盥诸物,她有些漫不经心的任由着人摆布。
最后梳头的时候,只余了惠儿在跟前,方问:“药呢?” 小小一只青绿色瓷瓶搁在了铜镜前,入手极轻,如霜立时拔开塞子,倒在掌心。
她掌心腻白如玉,托着那几粒药丸,衬着如数粒明珠,秀眉微蹙,只问:“怎么只有五颗?” 惠儿声音极低:“这药如今不易配,外头带话进来,请娘娘先用,等配齐了药,再给娘娘送来。
” 第十三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