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他向季蕴心示意,离座去接电话,等他再回来的时候,脸色有些发青。

     “怎么了?你脸色不太好。

    ” 季蕴心问道,他一向关心后辈。

     “冉遥的电话。

    他说,集团还没有审批同意给我这笔钱,最快也得下个月。

    但是我的付款期还剩下十个工作日,如果超期,我就会失掉这笔订单,还要赔偿违约金。

    ” 元学谦很聪明。

     他不仅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校庐大,并且,在其他本科生还沉浸在考学升学的氛围中时,他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小公司。

     前段时间,他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竞赛,以“远程医院医疗系统对接软件”的命题荣获一等奖,得到知名投资公司九盈的垂青。

     冉遥正是九盈的项目总监。

     但这不是元学谦最聪明的地方。

     他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分得清什么项目能得奖,而什么项目才能真正赚到钱;在他成功赢得竞赛、获得冉遥的青睐之后,迅速掉头转向,从长周期的远程医疗软件领域转向了赚快钱领域,并且成功说服冉遥投资他的新项目。

     竞赛,只是他人生的一块跳板,亦或者说他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美国著名的购物网站谜贝正准备打入苏国市场,而它进入苏国的第一步,就是要精准地寻找大批客户群。

     在这个时代,营销早已不是在公路旁树几块广告牌,互联网营销,是一场科技的战争。

     这正是元学谦干的事。

     他利用技术手段替谜贝寻找客群,进行引流,以成功注册用户的数量收取相应的营销费用。

     这点,在技术上并不难,但是,要快、准、狠;因为在市场上,能做这件事的人有很多,阻挡他们唯一的壁垒,是信息不对称。

    苏国在外交上与美国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谜贝此次进入苏国市场,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因此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寻找代理商,这就给了元学谦机会。

     他迅速签掉了合同,完成了一系列手续,现在,就差定金了。

     谜贝提出,要合作,必须对接系统;而对接系统,要先交五万美元的定金,并且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

     定金支付的期限是在这个月月底之前,否则,合同无效。

     “你要付的定金是多少钱?” “五万,”元学谦顿了顿,他满面愁容地补充道,“五万美金。

    ” 五万美金,折合不到四十万苏元。

     在很多、很多年以后,元学谦想起自己曾经为了四十万元搞得焦头烂额的经历,都忍不住嘴角上扬,哂笑自己当年的稚嫩。

    其实这笔钱,说少不少,说多却也不多,季蕴心啊,冉遥啊,这些关心他、爱护他的长辈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凭借个人的力量都能拿得出这笔钱借给他。

     然而在当时,这个从苏国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五百元,他身上所有衣服都是在夜市地摊大减价的时候捡的便宜货,从头到脚所有衣服、鞋子加起来的价值也超不过一百元。

    四十万元对他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他做梦都没梦到过那么多的钱,甚至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