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关灯
    不过这时候就没人想坐就是了,因为已经开饭了,不去排队,等一下都连吃都没得吃。

     大锅饭很简单,就是杂粮窝窝头还有野菜汤,汤里面有一些,可以看到一点点的鸡蛋花,这就算是难得的一点荤腥了。

     吃过了饭稍微歇歇了一下,大家又要起来继续干活了。

     这一场秋收连续持续了半个月,秋收才勉强算是完成了。

     地里的粮食都拉回了打谷场里,大队长终于宣布,不用起早贪黑的抢收了。

     从明天开始恢复正常的上工下工,不少人欢呼雀跃,只有新知青们都累哭了,江盼鱼也被累得不轻。

     好不容易养起来一点肉,在秋收过后全部已经荡然无存了。

     好在接下来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只需要将地里的地瓜藤,玉米杆子,高粱杆子之类的庄稼晾晒干了收起来。

     村里的牛和驴冬天就靠这个掺些糠皮、干草和挑出来的干瘪豆子填肚子和取暖呢! 然后,大家伙就要去麻地割麻了,麻这种植物不需要怎么费心打理,只需要近水就能长得很好,很茂盛。

     等麻长高到开花结子叶子渐黄的时候,就到了收割的时候, 将麻杆割断,去掉叶子,只剩下青色的麻秆,然后从中折断,两手将折断的两节一错,剥出青皮。

     将白色的光滑的麻杆丢到一边,晒干可当柴火烧。

     麻地附近有一个巨大的水坑,里面注满了水,将剥出来的青皮扔进去沤着。

     等个十天半个月,入冬了,再把那些麻皮打上来,用麻刀将已经沤烂的外层糙皮刮掉,剩下的就是青白色的麻。

     要是多用麻刀刮几次,麻就会更白一些。

     把这些麻晾干,白白的麻就有了,然后村里就会组织妇女们去搓麻。

     将收捡得一丝不乱的麻拿出来,分出一小部分来喷一点水,在膝盖上搓麻绳,麻绳根据需要可粗可细,可长可短。

     搓麻绳要注意粗细均习,接头无痕,那是个比较考验技巧与耐性的活。

     麻制品最常见的用途是用麻绳扎鞋底,还有捆绑东西的麻绳,甚至是披麻戴孝里面的麻用的就是这个麻。

     在没有皮鞋胶鞋的年代,用麻扎出的布鞋是生活必须品。

     妇女们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一针一针扎完一双鞋底,做好一双布鞋。

     “搓麻还算好的,一天能拿三四个工分,好歹还是在屋里,还会烧炕暖和,大家伙说话话,一天也就过去了。

     男人们更苦,筑水库、修水圳,搞三光,所谓三光,便是用田耙把田埂前后及田埂上的杂草全部铲锄掉,归入田中沤成绿肥。

     还有民工建勤,参与道路的修建,完成规定路段的土石方。

     这些都是有工分的,而且还包一顿午饭,村里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