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小
中
大
“君夫人有所不知,姜彭生天生神力,打起仗来骁勇的很。
” “打仗不是光靠力气的,他年纪尚轻,缺乏历练和应对的智谋,总会成为齐军的破绽。
齐国世子……他没有出战吗?” “没有。
” “可知道为了什么?” “听说留在临淄监国。
” 长途作战,粮草供应至关重要,的确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做后援。
但,真的只是监国吗?若是诸儿带兵奇袭,破了鲁郑两军包围之势,届时阵脚一乱,后果不堪设想。
我至今也没有收到诸儿任何音信,即便有,兵者,诡道,我也不敢轻易信他。
十年,太长。
只有每年一罐杏脯支撑着我日渐脆弱的信心。
假如我不生同儿,也许还是他的桃华,永远可以信他的桃华。
我在羽父的注视下回过神来,放下抚在胸口的手,衣领已经被抓出了深深的褶皱。
我一时也没有更好的计策,便示意他先退下,然后叫上果儿去书房看看同儿。
不管怎样繁忙,我都要抽些时间出来关心他的功课。
七国交兵,天下大乱,人人自危。
同儿也有些惴惴不安,但身为王子,他已经有了超越同龄孩子的见识和勇气。
他不会来问我“为什么父亲和外公要刀兵相向”的傻气话,他只问:“外公是不是觉得江山一统,才会有天下太平?” 我道:“也许会有一时太平。
但有人的地方就不会有长久的太平。
”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母亲,孩儿不才,不敢有外公一统天下的志向。
但若有朝一日为王,一定保全鲁国土地,为百姓争一时太平。
” 我摸着他的额头,道:“同儿有这样的志向,也很不容易。
母亲绝对不会允许旁人来夺我同儿的土地和子民。
” 从同儿的书房出来,我便在齐国到纪国的必经之路上布了探子,时刻汇报他们运送粮饷的情况,顺便监视是否有输送战场的援兵。
在父亲和儿子之间,我已经做出了残酷的选择。
我只希望在这场抉择中诸儿不要出现,假如我的矛头失去进攻的方向,最后就只能戳向自己。
―――――――――――――――――――― 这一场战争旷日持久,所幸生辰的时候还能收到杏脯,而不是诸儿发兵的消息。
一年之后,父亲率领的四国联军已经疲惫不堪,宋燕小国的战争军费已经拖垮了他们的半壁江山,两个小国率先败盟。
如我所料,战争越拖到后面,对我们越是有利。
一日更深,政务处理的晚了,我就和衣睡在了书房的榻上。
才合眼不久,就听门外喧哗。
我知道这个时候敢来扰我的,绝对不是等闲的事情,就叫人在榻前挡了个屏风,宣吵闹的人进来。
来人是我派在外头的探子颛孙生,我道:“大呼小叫的,有什么要紧的事?” 颛孙生跪报:“君夫人,卫国国君姬晋薨了。
” 半夏的丈夫死了?我翻身坐起来,贴近屏风问道:“怎么回事?快说!” “病逝的。
小人刚探到消息,未等卫国发丧,就快马回来报您。
” 我嗫嚅一句:“世子姬急继位,倒不知怎么安置半夏呢?” 颛孙生却说:“不是世子姬急继位,是如今的君夫人,姜氏的儿子。
” “姬寿?”我暗叹一句,半夏果然本事。
“是小公子姬朔。
” “怎么会?” “卫国国君听信谗言,以为世子念当初夺妻之恨要杀他篡位,故假意派世子出使齐国,命人见乘舟持白旄者杀之。
谁知公子寿与世子急感情甚笃,得知父亲要杀大哥,便连夜赶去为他送行,用酒灌醉世子后,自己乘着船,手持白旄,以身代死。
世子急赶去的时候,姬寿已经被杀,姬急痛苦万分,表明身份,以求同死。
卫君一夜之间连失两子,后悔莫及,没几日就郁结而亡了。
” 颛孙生的影子被昏黄的烛火映在屏风之上,像个皮影人儿,微微颤着。
我越看越恍惚,听他说的那些话,也好像是戏词。
我沉默半晌,细细咀嚼他的话……豁然大悟。
我哼哼笑了两声,道:“那进谗言的人,莫非是……” “正是姜氏。
” 屋子里又是一阵静默。
我拢了拢衣服,从屏风后面绕出来,大声道:“卫国姬朔年纪尚小,一时担
” “打仗不是光靠力气的,他年纪尚轻,缺乏历练和应对的智谋,总会成为齐军的破绽。
齐国世子……他没有出战吗?” “没有。
” “可知道为了什么?” “听说留在临淄监国。
” 长途作战,粮草供应至关重要,的确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做后援。
但,真的只是监国吗?若是诸儿带兵奇袭,破了鲁郑两军包围之势,届时阵脚一乱,后果不堪设想。
我至今也没有收到诸儿任何音信,即便有,兵者,诡道,我也不敢轻易信他。
十年,太长。
只有每年一罐杏脯支撑着我日渐脆弱的信心。
假如我不生同儿,也许还是他的桃华,永远可以信他的桃华。
我在羽父的注视下回过神来,放下抚在胸口的手,衣领已经被抓出了深深的褶皱。
我一时也没有更好的计策,便示意他先退下,然后叫上果儿去书房看看同儿。
不管怎样繁忙,我都要抽些时间出来关心他的功课。
七国交兵,天下大乱,人人自危。
同儿也有些惴惴不安,但身为王子,他已经有了超越同龄孩子的见识和勇气。
他不会来问我“为什么父亲和外公要刀兵相向”的傻气话,他只问:“外公是不是觉得江山一统,才会有天下太平?” 我道:“也许会有一时太平。
但有人的地方就不会有长久的太平。
”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母亲,孩儿不才,不敢有外公一统天下的志向。
但若有朝一日为王,一定保全鲁国土地,为百姓争一时太平。
” 我摸着他的额头,道:“同儿有这样的志向,也很不容易。
母亲绝对不会允许旁人来夺我同儿的土地和子民。
” 从同儿的书房出来,我便在齐国到纪国的必经之路上布了探子,时刻汇报他们运送粮饷的情况,顺便监视是否有输送战场的援兵。
在父亲和儿子之间,我已经做出了残酷的选择。
我只希望在这场抉择中诸儿不要出现,假如我的矛头失去进攻的方向,最后就只能戳向自己。
―――――――――――――――――――― 这一场战争旷日持久,所幸生辰的时候还能收到杏脯,而不是诸儿发兵的消息。
一年之后,父亲率领的四国联军已经疲惫不堪,宋燕小国的战争军费已经拖垮了他们的半壁江山,两个小国率先败盟。
如我所料,战争越拖到后面,对我们越是有利。
一日更深,政务处理的晚了,我就和衣睡在了书房的榻上。
才合眼不久,就听门外喧哗。
我知道这个时候敢来扰我的,绝对不是等闲的事情,就叫人在榻前挡了个屏风,宣吵闹的人进来。
来人是我派在外头的探子颛孙生,我道:“大呼小叫的,有什么要紧的事?” 颛孙生跪报:“君夫人,卫国国君姬晋薨了。
” 半夏的丈夫死了?我翻身坐起来,贴近屏风问道:“怎么回事?快说!” “病逝的。
小人刚探到消息,未等卫国发丧,就快马回来报您。
” 我嗫嚅一句:“世子姬急继位,倒不知怎么安置半夏呢?” 颛孙生却说:“不是世子姬急继位,是如今的君夫人,姜氏的儿子。
” “姬寿?”我暗叹一句,半夏果然本事。
“是小公子姬朔。
” “怎么会?” “卫国国君听信谗言,以为世子念当初夺妻之恨要杀他篡位,故假意派世子出使齐国,命人见乘舟持白旄者杀之。
谁知公子寿与世子急感情甚笃,得知父亲要杀大哥,便连夜赶去为他送行,用酒灌醉世子后,自己乘着船,手持白旄,以身代死。
世子急赶去的时候,姬寿已经被杀,姬急痛苦万分,表明身份,以求同死。
卫君一夜之间连失两子,后悔莫及,没几日就郁结而亡了。
” 颛孙生的影子被昏黄的烛火映在屏风之上,像个皮影人儿,微微颤着。
我越看越恍惚,听他说的那些话,也好像是戏词。
我沉默半晌,细细咀嚼他的话……豁然大悟。
我哼哼笑了两声,道:“那进谗言的人,莫非是……” “正是姜氏。
” 屋子里又是一阵静默。
我拢了拢衣服,从屏风后面绕出来,大声道:“卫国姬朔年纪尚小,一时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