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头来。

     赵婶皱起眉来,呵斥道:“你出来做什么?!进屋去!”又回过头来对冉清桓解释道,“女孩儿家没见过世面,不知道事……” “孩子么,跟我家竹儿岁数差不多,”冉清桓笑笑,“不怕的,比我家丫头老实多了,一块出来带着这两个玩会吧。

    ” 赵婶犹豫了一下,这才对着少女说道:“过来见见客人,回头带着你这姐姐还有小妹妹玩去吧。

    ”少女低着头走进来,偷偷看了冉清桓一眼,又迅速低下去,冉清桓拍拍小竹:“去吧,不许欺负人家,听见没?” 小竹乐得不忍受他的低气压,亲热地拉着少女问长问短起来,三个女孩儿倒是没一会就熟了,屋里都听得到她们在小院里面叽叽喳喳的声音。

     赵婶叹了口气:“不瞒公子,家里有个丫头,愁啊!一听见敲门响,我这心都好像跳出来似的,就怕是巫姑来看人的……唉!” 冉清桓顿了顿:“我在路上听说,今年不是不叫操办河伯娶亲的事么?” “明面儿上不叫操办,”赵婶坐下来,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生活的印记,“可是人家不干啊!” “谁不干?”冉清桓微微皱起眉来。

     “谁都不干!你看这春天,哪像回事?雨都下得邪门了,这是河神爷爷要发威,咱们这凡胎肉体的,谁得罪得起?” 冉清桓似乎想反驳什么,然而话到了嘴边,硬是给咽了回去,只听赵婶继续道:“她爹一早就带着她弟弟出门去了,地里这茬是不行了,早熟的稻子还能买上些价钱,平日里我编几个筐,虽说也买不得几个钱,总比没有强,得把妮儿这彩钱备出来啊,眼看着巫姑就快来了……咱穷苦人家,想来找不着什么好人家,也比给了那不知道生死的河神爷爷强啊!” 不多时,赵大叔和儿子都回来了,一家人看着那几个数的过来的铜板唉声叹气,郑伯看不下去,掏出了些散碎银子给赵家,全当是食宿费,赵大叔诚惶诚恐地不肯接,最后看着女儿眨着黑豆似的大眼睛的样子,叹了口气便没再推。

     赵婶却有了笑模样,对四个人尤其热情起来,不管怎么说,这个年头是平安过去了,明年呢,明年再说明年的,说不准那个时候妮儿已经嫁人了呢,无论如何今年过去也得去求人说婆家了…… 然而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又出了些问题,家里多出来四个人,却怎么也凑不出这许多碗了,赵婶便令自家的女儿小子先一边去,等客人吃完了再上桌,冉清桓推说不舒服没胃口,草草吃了点东西,便去了赵婶给收拾出来的屋子休息去了这还是赵家小儿子的房间,两孩子今天被要求到父母房里打地铺,一对小儿女虽然年纪小,却懂事得很,一句怨言都没有。

     冉清桓借着油灯豆大的光亮,拿出纸笔来,想着给郑越写点什么,却突然委屈得一个字都写不起来,那种孩子似的、自己知道做错了事情、看到了恶果一样的悔恨掺杂着不可名状的委屈,胸口被堵得满满的,不吐不快,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在这么一个四面透风的房间里,一个人冷得发慌。

    终于,笔尖上的墨水滴落下来,纸上污了老大的一块。

     他愣愣地看着那个墨点,把笔放在一边,疲惫极了地趴在桌子上,头埋进臂弯里面。

     第十七章谁家曲调 郑越手边还有厚厚一打奏章的时候,天色就已经完全暗了下去,皇帝做到这样,不能不说是励精图治了。

     米四儿侍立在一边,瞌睡得不停地点头,郑越扫了他一眼:“四儿,困了先下去吧,这不用你伺候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