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百万亩地

关灯
    “从高句丽布局上就能看出来,他们是想沿着辽河修建长城,这距离可不短,想要修建完成,至少需要好几年。

     花费时间长,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非常巨大,这对一个小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我们守长城多少年了?有充足的攻防经验,他们想依靠长城防守,那就是做梦,反而拖累了国家发展,根本积存不了多少粮食。

    ”薛玖分析道。

     “嘿嘿!这倒也是啊!这么看来,还真是一件好事。

    ”狄孝绪一听,顿时乐了。

     “那就不用管他们,只是盯好,别让他们声东击西就行。

    ”杨恭仁做出决定。

     “我去看开荒了。

    ”薛玖耸耸肩道。

     平原开垦不停,但是山地也不能丢掉,种上高粱,豆子,还是有不少收成的,还有棉花,营州四季分明,棉花品质应该不错。

     人手不够也无妨,种上干果,例如板栗,这玩意虽然不能多吃,多吃对身体不好,但是板栗饱腹,必要时候也能作为主粮。

     板栗生长年份长,种下去可以多年不用管理,以后人口多了再去处理也不迟。

     漫山遍野种上板栗,想想还是挺带劲的,以后说不定,营州还会成为板栗之乡。

     除了板栗,还有葛根,葛根淀粉含量高,而且是多年生植物,种下去就不用管了,不过这玩意想要种子有些麻烦,去年找了一些,也只有几亩地。

     既然外销不行,那就自用,今年工作量巨大,薛玖和杨恭仁他们商量,鱼肉只少量运送长安洛阳,其它全部留在营州吃。

     虽然因为人多,不可能鱼肉管饱,但是每一顿都有鱼汤,这日子老百姓还是很满意的。

     生活质量提高,才能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生活好,百姓心里满意,对生活也充满盼头,干活也更努力。

     从二月底到六月中旬,柳城都在忙碌,种地就没有停。

     小麦这玩意,各地种植时间不一样,后世则是冬季种植,现在没有冬小麦,但是也说明,这东西适应性极强,即便不是同一段时间种植下去,对收成影响也不大。

     同一个月种植的小麦在一个区域,这样成熟也会是同一时间。

     “百万亩水浇地啊!没有一亩地属于世家,即便将来划分给百姓,每年的税收,都足够柳城百姓过好日子。

    ”狄孝绪感叹道。

     放眼望去,柳城外面全是麦田和水稻,看得人心里很踏实。

     今年气候不错,可以说风调雨顺,加上精心照料,所以的田地,庄稼长势很喜人。

     因为很多地都荒了不少年,所以这野草比较多,即便清理过,后续还是不少,隔一段时间,就得除草。

     工作比较繁忙,不过都甘之若饴,即便百姓不识字,他们也能算出来,今年能分到不少粮食。

     “是啊!希望后面风调雨顺。

    ”薛玖感叹,他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忐忑过。

    生怕出现天灾,让大半年的忙活付之东流,这可是二十多万人的心血汗水啊。

     “想不到用骨粉作为肥料,效果居然如此好,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