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奉旨南下
关灯
小
中
大
在京师对张煌言的“赐婚”旨意下达之后,相关的准备工作便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派人前往张煌言的家乡——浙江鄞县,将其父母家人,以皇亲国戚的礼遇,接入京城,等待未来的皇家婚礼。
这个任务,崇祯皇帝并未交给外臣或是普通的内侍,而是亲自指派给了当朝的驸马都尉——巩永固。
巩永固接到这个旨意时,心中是颇有几分复杂的。
身为皇帝的姐夫,他的身份尊贵,但自崇祯登基以来,尤其是在近期皇帝大权独揽、手段酷烈之后,他这种外戚的地位,其实颇为尴尬,既无实权,也常感伴君如伴虎。
如今皇帝竟将迎接未来新驸马家人的任务交给自己,还拨付了一队京营的精锐骑兵护送,这究竟是信任?是试探?还是……仅仅是找个由头将自己打发出京?他一时也摸不准。
在东暖阁接受任务时,崇祯皇帝的态度倒是颇为“温和”,只是反复叮嘱他:“驸马此行,代表的是皇家颜面,务必将张爱卿家人妥善接入京中,不可有丝毫怠慢。
另外,”皇帝的语气似乎随意,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南下路途遥远,地方官场复杂,驸马需得谨言慎行,尤其要警惕那些地方武官的刻意拉拢和腐蚀!若有不法情事,当立刻密奏于朕!” 巩永固连忙躬身领命,心中却是一凛。
看来,陛下对自己此行,似乎……并不完全放心? ---------- 辞别了皇帝,巩永固不敢耽搁,立刻点齐了随行的京营骑兵,护送着预备的礼物和仪仗,浩浩荡荡地启程南下。
一路行来,倒也还算顺利。
只是当队伍进入山东地界,途经武定州时,却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极其隆重的接待! 武定州副总兵邱磊,这位在之前清剿刘泽清之乱中立下功劳、颇受朝廷关注的地方将领,竟亲自率领着麾下文武官员,出城十里相迎!其礼数之周全,言辞之恭敬,简直是把巩永固这位驸马爷,当作了真正的钦差大臣来对待! 进入武定州城,邱磊更是立刻设下盛大的宴席,为巩永固及其随行将士“接风洗尘”。
宴席之上,巩永固坐在主位,看着周围那些对自己毕恭毕敬、阿谀奉承的地方官员和将领,心中那份久在京师、身处权力边缘的压抑感,顿时消散了不少。
尤其是当他看到邱磊麾下的山东兵,虽然也算强悍,但无论装备还是队列的整肃程度,都明显不如自己带来的这支经过整训、换装了新式兵甲的京营骑兵时,一种优越感和自信心,更是油然而生。
他感觉自己这位当朝驸马,似乎也并非全无分量。
久违的飘飘然之感,让他渐渐放松了警惕。
----------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
武定州的知州,一个看起来精明伶俐的中年文官,端着酒杯凑到巩永固身边,借着敬酒的机会,貌似随意地问道:“驸马爷,下官久居地方,孤陋寡闻。
听闻京师近来变化巨大,陛下整顿军务,将京营、团营都改编成了什么‘京军’、‘城防军’?不知……这其中有何章程?将来这兵权调配,又是由哪几位大人说了算呢?”他看似好奇,实则是在小心翼翼地套问京师军政改革的内幕。
巩永固此刻已是几杯烈酒下肚,加之被众人吹捧得有些微醺,又想在这些“地方土包子”面前显示一下自己“京中权贵”的身份和见识,便没有多想,略带几分得意地说道:“呵呵,这位大人倒是消息灵通。
陛下圣明,确已将京营、团营及腾骧四卫
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派人前往张煌言的家乡——浙江鄞县,将其父母家人,以皇亲国戚的礼遇,接入京城,等待未来的皇家婚礼。
这个任务,崇祯皇帝并未交给外臣或是普通的内侍,而是亲自指派给了当朝的驸马都尉——巩永固。
巩永固接到这个旨意时,心中是颇有几分复杂的。
身为皇帝的姐夫,他的身份尊贵,但自崇祯登基以来,尤其是在近期皇帝大权独揽、手段酷烈之后,他这种外戚的地位,其实颇为尴尬,既无实权,也常感伴君如伴虎。
如今皇帝竟将迎接未来新驸马家人的任务交给自己,还拨付了一队京营的精锐骑兵护送,这究竟是信任?是试探?还是……仅仅是找个由头将自己打发出京?他一时也摸不准。
在东暖阁接受任务时,崇祯皇帝的态度倒是颇为“温和”,只是反复叮嘱他:“驸马此行,代表的是皇家颜面,务必将张爱卿家人妥善接入京中,不可有丝毫怠慢。
另外,”皇帝的语气似乎随意,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南下路途遥远,地方官场复杂,驸马需得谨言慎行,尤其要警惕那些地方武官的刻意拉拢和腐蚀!若有不法情事,当立刻密奏于朕!” 巩永固连忙躬身领命,心中却是一凛。
看来,陛下对自己此行,似乎……并不完全放心? ---------- 辞别了皇帝,巩永固不敢耽搁,立刻点齐了随行的京营骑兵,护送着预备的礼物和仪仗,浩浩荡荡地启程南下。
一路行来,倒也还算顺利。
只是当队伍进入山东地界,途经武定州时,却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极其隆重的接待! 武定州副总兵邱磊,这位在之前清剿刘泽清之乱中立下功劳、颇受朝廷关注的地方将领,竟亲自率领着麾下文武官员,出城十里相迎!其礼数之周全,言辞之恭敬,简直是把巩永固这位驸马爷,当作了真正的钦差大臣来对待! 进入武定州城,邱磊更是立刻设下盛大的宴席,为巩永固及其随行将士“接风洗尘”。
宴席之上,巩永固坐在主位,看着周围那些对自己毕恭毕敬、阿谀奉承的地方官员和将领,心中那份久在京师、身处权力边缘的压抑感,顿时消散了不少。
尤其是当他看到邱磊麾下的山东兵,虽然也算强悍,但无论装备还是队列的整肃程度,都明显不如自己带来的这支经过整训、换装了新式兵甲的京营骑兵时,一种优越感和自信心,更是油然而生。
他感觉自己这位当朝驸马,似乎也并非全无分量。
久违的飘飘然之感,让他渐渐放松了警惕。
----------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
武定州的知州,一个看起来精明伶俐的中年文官,端着酒杯凑到巩永固身边,借着敬酒的机会,貌似随意地问道:“驸马爷,下官久居地方,孤陋寡闻。
听闻京师近来变化巨大,陛下整顿军务,将京营、团营都改编成了什么‘京军’、‘城防军’?不知……这其中有何章程?将来这兵权调配,又是由哪几位大人说了算呢?”他看似好奇,实则是在小心翼翼地套问京师军政改革的内幕。
巩永固此刻已是几杯烈酒下肚,加之被众人吹捧得有些微醺,又想在这些“地方土包子”面前显示一下自己“京中权贵”的身份和见识,便没有多想,略带几分得意地说道:“呵呵,这位大人倒是消息灵通。
陛下圣明,确已将京营、团营及腾骧四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