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相府夜漏

关灯
    对侍吏挥袖,广袖扫过案几角的青铜虎符半成品,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文帝腕间那枚碎成两半的玉珏。

     “把新到的江南锦缎取来,明日要呈给陛下贺春。

    ” 锦缎的纹样是他亲自设计的嘉禾瑞兽,取《诗经》“大田多稼,既种既戒”之意,此刻却似讽刺。

     刘湛突然起身,袍角撞翻烛台。

     火苗蹿起的刹那,郗自信看见他靴底沾着的春泥里混着暗红——他记得颜色如今夜第三次从宫城方向归来的密探靴底痕迹,春泥中还嵌着半片海棠花瓣,与西厢房外的花树同色。

     “相王可知,”刘湛的声音在摇曳火光中扭曲。

     “殷景仁今日突然入宫,可是随身带着吏部印信。

    ” 刘湛指向窗外,春雨不知何时已停,宫城方向的火光却愈发明亮,如同一朵在夜色中绽放的血海棠。

     郗自信忽然想起《后汉书》中顺帝时“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童谣,此刻在心头轰然作响,却也敌不过心中那份兄友弟恭的骨肉亲情。

     铜漏滴下第二十滴水的瞬间,西厢房的门被猛地推开。

     春风卷着湿暖的空气扑进,郗自信看见管家跌撞在地,玉带銙在月光下晃出碎光。

     “相、相爷。

    。

    。

    禁军统领沈庆之带兵围住相府了!” 管家的腰带扣是南越进贡的珊瑚,此刻却随着他的颤抖磕出细碎声响,如同一曲末代的哀歌。

     刘湛瞳孔骤缩,手按刀柄退至舆图前,指尖狠狠碾过“建康”二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果然是殷景仁!相王,虎符已铸七分,此时若以‘清君侧’为名。

    。

    。

    ”他的话语里透着破釜沉舟的狠戾,让郗自信想起《史记》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决绝,却知此刻绝非天时。

     “住口!”郗自信踢开挡路的胡床,听见前院传来沈庆之的吼声。

     他想起三日前在尚书台撞见王弘时,那老臣袖中滑落的密诏一角,“文帝病重”四字的朱砂印泥在春日阳光下格外刺目。

     密诏的边角仿着建安年间的柳叶笺,此刻却成了催命符。

     此刻廊下灯笼突然全灭,黑暗中唯有刘湛腰间玉带銙的反光,却在夜色里泛着冷意,如同埋在春泥下的寒铁。

     郗自信摸出袖中半成的虎符,触到冰冷的青铜纹路,突然想起《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的典故——那些权倾朝野的将相,终逃不过帝王案前那节丈量人心的甘蔗。

     窗外海棠簌簌落瓣,仿佛在为这场未及推行的春耕改革,撒下最后的祭奠,恰如《楚辞》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悲叹。

     沈庆之的甲胄声在庭院里越来越近,郗自信望着案头未干的《农田改革策》,竹简上的墨点已晕成泪痕。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相府演武场,看见士卒们操练时用的犁铧模型,刃口的弧度与他设计的改良农具好似误差不大,此刻却似乎会给他带来麻烦。

     铜漏的第二十一滴水落下时,他终于明白:所有以农桑为本的宏愿,在皇权的天平上,终究轻于帝王对权臣的猜忌之心。

     “相王,请移步中书省。

    ”沈庆之的声音穿透门板,铁刃甲擦过青砖的声响像极了十一年前北伐时的箭雨。

    。

    。

     喜欢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请大家收藏:()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