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龙驾还朝路 御前勘将才

关灯
    武备之根基,则我大宋再无西顾之忧,可专心北伐,收复燕云!此乃千秋万代之大业!” 胡寅心中虽有波澜,他想到了立西都所需耗费的巨大钱粮,想到了朝中必然会因此而起的巨大争论,但看着御座上那位年轻君主坚定的眼神,此事已非他所能劝阻。

     他压下心中的顾虑,也躬身附和:“官家高瞻远瞩,非臣等所能及。

    臣,敬服。

    ”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赵桓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平身,“但眼下,有几件事,需立刻去办。

    胡卿。

    ” “臣在。

    ” “你立刻草拟一道旨意。

    命京兆府尹,并关中各路转运使,即刻清查府库,整顿吏治。

    告诉他们,我半月之内,必驾临长安,若让我看到任何懈怠、贪腐之状,定斩不饶!” “臣,遵旨!”胡寅立刻走到一旁的书案前,开始研墨。

     “折卿。

    ” “臣在。

    ” “西征大军,虽是凯旋,但军纪不可废。

    自今日起,加派三倍御史台随军,严查军纪。

    凡有骚扰百姓、欺压地方者,一律军法从事!我要让关中父老看看,何为仁义王师!” “臣,领命!” 赵桓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杨再兴身上。

     “再兴,某记得你麾下,有一员副将,名叫曲端,颇有将才?” 杨再兴一愣,随即答道:“回官家,确有其人。

    曲端那厮,勇武善战,治军亦有章法,只是……性情稍显刚愎。

    ” “刚愎好啊。

    ”赵桓笑了笑,“为将者,若无几分傲气,如何能镇得住骄兵悍将?我记得,他便是出身泾原路西军,对关中军务,理应十分熟悉吧?” “官家明察!”杨再兴立刻回答,“曲端在投效末将之前,曾在泾原军中任职多年,与秦凤、熙河各路将领,多有往来!” “很好。

    ”赵桓点了点头,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我需要一把更快的刀,来为我梳理这关中错综复杂的局面。

    ” 他顿了顿,对杨再兴道:“传曲端来见我!” 半个时辰后,曲端被引入御驾大帐。

    他身形高大,面容棱角分明,眼神中透着一股桀骜不驯之气,但见到御座上的天子,还是收敛了所有傲气,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

     “末将曲端,参见官家。

    ” “平身。

    ”赵桓打量着他,“朕听闻,你对西军各部之弊病,颇有见解?” 曲端心中一凛,不知天子何出此言,只能躬身道:“末将不敢。

    只是……只是在军中日久,略知一二。

    ” “说来听听。

    ”赵桓的语气很平静,“在我面前,不必有所顾忌。

    说得好了,有赏。

    说得不对,我也不怪你。

    ” 曲端咬了咬牙,知道这是天子在考较自己,也是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沉声道:“回官家!西军之弊,在臣看来,有三。

    其一,将领拥兵自重,各自为政。

    其二,兵卒暮气沉沉,疏于操练。

    其三,粮饷器械,层层克扣。

    ” “说得好!”赵桓一拍大腿,“那你以为,当如何整治?” “回官家!”曲端精神一振,“当以雷霆手段,设一员威望、能力、忠心三者皆备之帅,总领关中军政,打破各军壁垒,统一号令。

    再以严法整饬军纪,裁汰老弱,清查贪腐,厚赏士卒,则西军可复当年之勇!” “好一个威望、能力、忠心三者皆备之帅!”赵桓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曲端,朕知你素有大志。

    今朕欲重整关中,设‘关中经略安抚使’一职,总领关中军政。

    你,可敢为朕举荐一人,当此大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曲端浑身一震!他原以为,天子问了这么多,又如此看重自己,这天大的功劳和权柄,十有八九要落在自己头上了!他心中狂喜,几乎就要脱口而出:“末将愿为官家……” 但“举荐一人”四个字,如同一盆冰水,将他从头浇到脚,让他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大帐之内,瞬间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

    曲端的脸,一阵红一阵白,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能感受到御座上那双平静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仿佛能看穿他心底所有的念头。

     这是考较,更是试探!若举荐错了人,或是流露出半分私心,只怕自己这辈子都再无出头之日。

    他脑中飞速闪过数个名字:吴玠?不行,那厮在河北跟着岳飞,风头正盛,功劳已在某家之上,若让他来,某还有何出头之日?刘法?此人老成,但恐其手段不够酷烈,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却异常坚定:“官家!若论威望,当属折可求元帅!若论能力,熙河路刘法将军亦可!但若论……若论能打破旧弊,不畏权贵,以雷霆手段重整西军者……臣,斗胆举荐一人!” “谁?”赵桓的语气似乎并无意外。

     “川陕宣抚处置司都统制,张浚!” “张浚?”赵桓的眉毛微微一挑。

     曲端立刻说道:“官家!张德远(张浚的字)此人,虽是文臣出身,却有大将之风,更兼少年锐气,不畏权贵。

    他与西军诸将素有渊源,却又不属于任何派系。

    让他来做这把快刀,必能扫清沉珂!” “说得有理。

    ”赵桓点了点头,似乎对曲端的回答颇为满意。

    他沉吟着,手指在地图上“川蜀”的位置上轻轻敲击着。

     大帐内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天子的最终决断。

     “此事,我准了。

    ”赵桓最终开口,一锤定音,“胡卿,拟旨,八百里加急,宣张浚前来京兆府行在。

    ” 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曲端,继续说道:“至于你,便暂任关中经略安抚副使兼都统制。

    待张浚到任后,你二人一文一武,一正一副,给我把这关中,彻底地翻个底朝天!” 曲端闻言,如遭雷击,巨大的惊喜让他瞬间愣在当场,随即便是无尽的狂喜。

    他重重地叩首在地,声音已然哽咽。

     “臣……曲端……愿为官家,肝脑涂地!” 赵桓满意地点了点头,转向了帐门口的张望。

     “张望。

    ” “老奴在。

    ” “再传一道密旨,同样八百里加急。

    ”赵桓的声音变得悠远而坚定,“送往陕州。

    ” 折可求与胡寅心中又是一动。

     曲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后默不作声。

     “宣陕州知州李彦仙,同样前来京兆府,候旨。

    ”赵桓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

     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