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相亲?

关灯
    冬日的第一场雪,细碎得像盐粒,悄无声息地给城市盖了层薄被。

    天色灰蒙蒙的,带着点清冽的寒气,但小店里的灯光,是暖融融的橘黄。

     玻璃门被推开,带进一股冷风,也带进了裹得像个球、脖子上还围着条大红围巾的刘邦。

    他抖落肩头的雪花,跺了跺脚上的雪水,脸上是冻出来的红晕,却笑得见牙不见眼:“嚯!还是屋里暖和!安如,你这暖气开得够足啊!” 他脱掉那件貂绒领子(人造的)亮得晃眼的新大衣,露出里面同样闪亮的金色高领毛衣,腋下依旧夹着那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

    不过这次他没急着拍桌子,而是先凑到暖气片旁边,舒服地叹了口气:“这鬼天真冷!刚结束城东技校的演讲,那帮小子,热情!非得拉着我合影签名,耽误老子回来喝热汤!” 收银台后面,我正抱着个印着卡通猫的马克杯,小口嘬着热可可,闻言翻了个白眼:“得了吧邦哥,我看你是享受被追捧的感觉吧?签名签得手软没?” “嘿!你懂啥!这叫个人魅力!”刘邦得意地一甩头,从包里掏出个保温桶,“看!演讲赞助商送的!老母鸡汤!真材实料!待会儿热热,咱哥几个分了!” 角落的“科研基地”,项羽今天没看那些玄乎的书。

    他穿着件深灰色的厚羽绒服,拉链拉到下巴,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家庭水电维修速成大全》,旁边还放着扳手、螺丝刀。

    他眉头紧锁,对着书上一张复杂的管道图,手指比划着,嘴里念念有词:“此…水路走向…颇为精妙…与孤所知古法…迥异…”听到刘邦的动静,他头也不抬地哼了一声:“刘季,莫要聒噪,孤正参悟此间…现代机关要义。

    ” “哟!大个儿转行当修理工了?”刘邦凑过去,好奇地瞅了瞅,“咋?研究你那宇宙能量不够,改研究水管子了?” 项羽终于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不服输的认真:“此乃…安身立命之技!安如言道,技多不压身!孤既已…回不去…”他声音低了一瞬,随即又扬起,带着点豁达,“那便…在此世…扎根!做一…有用之人!”他顺手拿起桌上那个已经盘得有些温润的黑色金属方块,在手里掂了掂,又放下,仿佛只是习惯性的动作。

     门又被推开,风铃轻响。

    许仙带着一身清冽的寒气进来,手里拎着个印着某高级超市logo的大袋子。

    他脱下剪裁精良的羊绒大衣,露出里面的深灰色高领毛衣,整个人依旧一丝不苟。

    他瞥了眼刘邦的金毛衣和鸡汤桶,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目光又扫过项羽那堆维修工具和摊开的书。

     “羽哥这是…准备考水电工证?”许仙的声音带着惯有的、精准的调侃,把袋子放到桌上,里面是各种包装精美的火锅食材——雪花肥牛、手打虾滑、鲜切菌菇,还有一盒看着就价格不菲的冰淇淋。

     “许老弟!来得正好!”刘邦立刻眉开眼笑,“看!鸡汤!加上你这好料,晚上咱涮锅子!围着炉子暖和!” “嗯,明智的选择。

    ”许仙点点头,又看向我,“老板,你那只快秃了的仙人掌,我顺路帮你换了盆新的。

    放窗台了。

    ”他指了指窗边,果然多了一盆绿油油、生机勃勃的小仙人球。

     “谢了啊老许!”我笑着应道,心里暖洋洋的。

    这家伙,嘴上不饶人,事儿倒办得贴心。

     “小事。

    ”许仙笑着应了句,目光落在项羽手边的金属方块上,“羽哥还盘着呢?看出什么‘宇宙奥秘’没?” 项羽拿起方块,对着灯光看了看,一脸严肃:“此物…导热性…极佳!握之生暖…冬日…甚为合用!”他把方块揣进羽绒服口袋,拍了拍,“暖手宝也!” 许仙:“……” 我噗嗤笑出声。

    刘邦更是拍着大腿狂笑:“哈哈哈!暖手宝!大个儿你真是人才!老许花大价钱弄来的‘禁魔石’,到你这就成暖手宝了!哈哈哈!” 许仙无奈地推了推眼镜,嘴角却也忍不住勾起一丝压不住的笑意:“行吧…暖手宝就暖手宝…总比某些人花五十块买本废纸强。

    ”他意有所指地瞄了眼刘邦的公文包。

     “嘿!老弟!你又找茬是不是!”刘邦立刻跳脚。

     小店瞬间又热闹起来。

    刘邦和许仙开启了日常斗嘴模式,项羽则继续埋头研究他的水管子,时不时还拿扳手比划一下。

    我起身把刘邦带来的鸡汤倒进小锅里,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又把许仙带来的火锅食材一一摆开。

    浓郁的鸡汤香气混合着食材的鲜味,很快在温暖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窗外,雪似乎下得大了些,细密的雪花在路灯的光晕里打着旋儿飘落。

    街上的行人裹紧了衣服,步履匆匆。

    而小店里,暖气嗡嗡作响,火锅汤底开始咕嘟咕嘟冒出细小的气泡,蒸汽氤氲。

    刘邦和许仙的斗嘴声,项羽对着图纸的喃喃自语,还有我摆弄碗筷的轻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无比踏实、无比喧闹的安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压力消散后的日子,就像这冬日里滚烫的火锅,喧腾,热闹,充满了最平凡也最踏实的烟火气。

    大家吵吵闹闹,互相拆台,却又无比自然地聚在一起,分享着同一份温暖。

     “开饭啦!”我招呼一声。

     刘邦第一个冲过来,眼睛盯着翻滚的汤底:“饿死老子了!先涮肥牛!” 项羽放下书和扳手,也走了过来,笨拙地拿起筷子。

     许仙慢条斯理地挽起袖子,露出价值不菲的手表,动作优雅地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雪花牛肉。

     暖黄的灯光下,蒸汽模糊了玻璃窗上的冰花,也模糊了窗外凛冽的寒冬。

    小店像一艘温暖坚实的方舟,载着四个经历过惊涛骇浪、如今只想守着这碗热汤的“凡人”,稳稳地泊在平静的港湾里。

     刘邦吸溜着烫嘴的粉丝,烫得龇牙咧嘴还不忘吹牛:“我跟你们说,今天演讲,有个小子问得可刁钻了!问我创业失败最惨的时候咋办?我直接告诉他,看看你邦哥我!当年在沛县…” 许仙优雅地蘸着调料,淡淡插话:“被嫂子拿着擀面杖追了三条街?” “噗!”我一口汤差点喷出来。

     项羽皱着眉,夹起一颗滑溜溜的虾滑,试了几次都滑掉,干脆用勺子去捞,嘴里嘟囔:“此物…甚滑…需…巧劲…” 刘邦被许仙噎得直瞪眼,缓过劲来立刻反击:“总比你强!买个破碗给猫当水盆!你家那肥猫,喝口水都跟皇帝用膳似的!” “那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许仙面不改色,又夹了片蘑菇,“而且,咪咪最近在减肥。

    ” “减个屁!”刘邦嗤之以鼻,“我看它又圆了一圈!” 我笑着看他们斗嘴,给项羽碗里捞了几颗好不容易才捕获的虾滑:“羽哥,尝尝这个,鲜得很。

    ” 项羽笨拙地用勺子舀起一颗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眼睛却亮了一下:“唔…尚可!” 窗外的雪还在下,簌簌地落在屋檐和窗棂上。

    店里却暖得让人昏昏欲睡。

    火锅的热气蒸腾,食物的香气弥漫,刘邦还在唾沫横飞地讲着他“高祖”的创业(吹牛)史,许仙偶尔精准地泼一盆冷水,项羽则专注于和碗里的食物“搏斗”,时不时对刘邦的吹嘘发出不屑的哼声。

     “对了,”许仙忽然放下筷子,从他那价值不菲的手提包里,摸出几个小小的、红彤彤的锦囊,上面还绣着歪歪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