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进阶神宫境

关灯
    当秦兵亲眼目睹泰安王毅然拔剑自刎的那一瞬间,心中不禁微微一怔。

     不假思索,他深知此刻正是稳定局势、减少伤亡的绝佳时机,于是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地喊道: “停!” 那声音如同洪钟般,迅速传达到每一位士兵的耳中,原本如潮水般汹涌向前的安平军士兵们瞬间止住了脚步。

     紧接着,秦兵高高地抬起头,挺直了身躯,向着邺城的方向,用力气高呼: “邺城所有人,投降不杀!” 那声音穿透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肃杀,清晰地传进了每一个守城士兵的耳朵里。

     这声呼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只见邺城城墙上那些原本还心存恐惧与挣扎的士兵们。

     在听到这句话后,相互对视了几眼,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随后便纷纷丢下了手中的武器。

     伴随着一阵“哐当”声,武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奏响了一曲投降的乐章。

     没过多久,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

     厚重的城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在宣告着这座城池的归属已经发生改变。

     安平军在秦兵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踏入了邺城。

     至此。

     沂州之地尽数归入安平军的掌控之中。

     泰安王自刎、安平军占领沂州之地的消息,如同一阵裹挟着恐惧与不安的狂风,迅速席卷了每一个角落。

     三皇子大军与朝廷军队交锋,陷入僵持。

     一时间,整个大夏陷入了人心惶惶、动乱不已的境地。

     靠近沂州的地方。

     各地的官员们也陷入了慌乱,他们一方面要安抚民心,一方面又担心自身的安危与前程,每日如坐针毡。

     店铺纷纷提前关门歇业,紧闭门窗,生怕战火蔓延至此。

     集市上也没了往日的热闹喧嚣,冷冷清清,只剩下些许摊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而那些军队,既要防备着安平军可能的进一步扩张,又要警惕其他心怀不轨之人趁机作乱,可谓是焦头烂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国依旧是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城墙上,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巡逻着,目光坚定而从容,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们毫无关系。

     同时,宫长安也再次闭关了! 在北国东边的齐王属国齐国。

     齐王派人前来拜访。

     一行人抵达北国,然而,他们却得知镇北王已然闭关的消息。

     齐国使者团中,一位身形消瘦、面容沧桑,有着老者模样的官员,神色略显焦急,忍不住催促着眼前的徐光启说道: “长史大人,不知王爷究竟何时能够出关?我们此次前来,身负重大使命,实在耽搁不得啊!” 那老者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与急切。

     徐光启听闻此言,微微沉吟,脑海中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片刻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老夫也着实无法确定。

     王爷闭关,情况向来多变,有时短短一两天便能出关,可有时呢,或许就需要几个月,一切都说不准呐。

     何使节,还望您能耐心等待几日,待王爷出关,定会第一时间与您相见。

    ” 徐光启一脸诚恳,言语间满是安抚之意。

     很快,又是数日过去。

     宫长安的识海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刻,那识海仿若宇宙初开,正以一种令人咋舌的速度疯狂拓展。

     原本有限的边界,如同被无形巨力拉扯,不断向外延展。

     那曾经的金色小湖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化作一片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