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镜中正义

关灯
    我跌进黑暗时,手中还攥着那本《理想国》。

    再睁眼,已是黄沙漫天的古战场。

    马蹄声由远及近,为首的将军见我衣着奇异,竟将我带回了营帐。

     原来这是大胤王朝,边境战事吃紧,朝堂腐败,民不聊生。

    看着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惨状,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前世学过的政治学理论在脑海中翻涌,我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在这里建立一个绝对正义的国度。

     将军听了我的想法,哈哈大笑,却也被我的热情打动,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我从整顿军纪开始,制定严苛的律法,对抢劫百姓、私吞军粮者严惩不贷。

    我开办学堂,教士兵和百姓读书识字,传播平等与公正的理念。

    渐渐地,这支军队在百姓口中有了“正义之师”的称号。

     随着威望日增,我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战场上,我以身作则,不杀降卒,不屠百姓。

    每攻下一座城池,便开仓放粮,废除苛捐杂税,推行新的律法。

    我以为,只要有公正的法律、清明的吏治,就能实现绝对的正义。

     然而,现实却像一记重锤,击碎了我的幻想。

     在平定南方叛乱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

    叛军首领原是当地的豪绅,因不满朝廷横征暴敛,才揭竿而起。

    他治下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称他为“救星”。

    若按律法,他是反贼,当诛九族;但若放过他,又如何服众? 我陷入了两难。

    支持者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严惩,以维护律法的尊严;另一派则认为应该赦免,以收民心。

    我彻夜难眠,反复思索“正义”的真谛。

    最终,我选择了折中方案:赦免叛军首领,但剥夺其全部财产,将其流放到边疆。

     本以为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却没想到引发了更大的危机。

    豪绅们觉得我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暗中勾结,煽动百姓闹事;而底层百姓则认为我对叛军太过仁慈,失去了民心。

    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曾经的“正义之师”成了众矢之的。

     更让我绝望的是,在权力的斗争中,我发现自己渐渐背离了初衷。

    为了巩固势力,我不得不与一些我曾厌恶的人合作;为了筹集军饷,我默许了某些灰色交易。

    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的泥沼中越陷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