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离别的路口

关灯
    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余家村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陈小川轻手轻脚地下楼,却发现厨房的灯已经亮了。

    昏黄的灯光下,外婆佝偻着背正在灶台前忙碌,铁锅里的油发出"滋滋"的声响。

     "外婆,您怎么起这么早?"小川站在厨房门口,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

     外婆转过身,脸上的皱纹在灯光下显得更深了:"给你煎糍粑呢,路上带着吃。

    "她指了指灶台上的竹编食盒,"还有腌好的咸鸭蛋,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 小川鼻子一酸。

    这三天里,外婆几乎把他童年缺失的所有味道都做了个遍——第一天的糯米糕,第二天的芝麻糖,昨天的酒酿圆子。

    现在连临别都要塞给他满满一盒吃食。

     堂屋里传来咳嗽声,外公披着件旧军大衣走出来,手里拿着个鼓鼓的红包:"拿着,路上买水喝。

    " "外公,我..." "别推辞,"老人把红包硬塞进他外套口袋,"省城东西贵,别亏着自己。

    "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陆远山和余小麦拎着大包小包走了进来。

    小川注意到母亲眼睛红红的,显然刚哭过。

     "都收拾好了?"余小麦强打精神问道,"再检查检查,别落下东西。

    " "妈,我都检查三遍了。

    "小川无奈地笑了笑,目光扫过这个他刚刚熟悉起来的老屋——斑驳的墙面,褪色的年画,吱呀作响的老式木门,还有院子里那棵挂满露珠的葡萄藤。

    短短三天,这些景象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记忆里。

     舅舅余建国和舅妈春桃也赶了过来,表弟妹揉着惺忪的睡眼,手里还抱着要给哥哥带走的兔子玩偶。

     "哥,这个送你。

    "表弟把一只草编的蚱蜢塞进小川手里,"我昨晚跟爷爷学的。

    " 表妹则递过来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几十颗五颜六色的星星折纸:"一天拆一个,拆完你就该放寒假回来了。

    " 小川蹲下身,把两个孩子搂进怀里。

    他们的身上还带着被窝里的暖意和儿童特有的奶香。

    "好好学习,寒假我教你们编程。

    "他轻声承诺。

     告别的话说了又说,直到天色大亮,陆远山才不得不提醒:"该出发了,到县城还要两个多小时。

    " 外婆突然抓住小川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寒假一定要回来啊,外婆给你留着腊肉..."话没说完,眼泪就滚了下来。

     外公别过脸去,假装研究院子里那株月季,但小川看见他抬手抹了抹眼睛。

     车子缓缓驶出村口,后视镜里,小川看见外婆一直追到路口,瘦小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变成一个模糊的小点,消失在晨雾中。

     "睡会儿吧,"余小麦从副驾驶转过头,"到了叫你。

    " 小川摇摇头,趴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金黄的稻田,悠闲的水牛,远处起伏的青山。

    这些画面和三天前他来时一样,却又完全不同了。

     陆远山开得很稳,偶尔指着窗外介绍一些农作物和村庄的变迁。

    余小麦时不时补充几句,说起她小时候在这些地方玩耍的趣事。

    小川安静地听着,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母亲与这片土地的血脉联系。

     两个半小时后,车子驶入县城。

    繁华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刺耳的喇叭声,一切都与宁静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

    小川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仿佛从一个梦境回到了现实。

     "前面拐弯就到。

    "余小麦的声音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陆远山在一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