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关灯
小
中
大
那张始终面无波澜的清俊脸庞。
旁边光影明灭的人群里,则一直有道视线追随着他。
秦雅姝有些恍然地想,过去的程医生是这样的吗? 恐怕不是的。
那时他还不是程医生,不戴眼镜,也不是如今这样看起来温和无害的好脾气。
所以,那时她还不知道该如何恰当称呼这位最特殊的同班同学。
无论是性格的特殊,还是身份的特殊。
距今已有些遥远的学生时代里,秦雅姝在班里年纪最大,被老师安排做了班长,又因为性格好,几乎和每个同学都聊得来,人人都喊她雅姝姐。
除了一个例外。
她也因此永远记得研一开学不久后的那个下午。
具体是什么事,已经有些模糊,大约是发书,或是统计名单之类的繁杂琐事,每个同学都要需要来找她一趟。
班里模样和气质最好,性格也最特立独行的那个男生同样来找了她,离开时语调平常地道了谢:“麻烦你了,秦雅姝。
” “等等。
” 彼时年轻气盛,甚至有些幼稚的秦雅姝却叫住了他,半是好奇半是不满地问:“你为什么不叫我雅姝姐?” 原本转身欲走的男生停住了脚步,反问道:“为什么要那样叫你?” “因为别人都那么叫我,怎么就你不一样?” 闻言,对方的神色里闪过一缕鲜明的波动,不知是惊愕于这句话的稚拙,还是单纯觉得好笑。
总之,秦雅姝是惊讶的。
因为紧接着,她听见对方用一种颇为认真的语气说:“名字是一种咒语,改变咒语的时候,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我不想承担这份代价。
” “……代价?比如什么?” 秦雅姝一边问,一边在琢磨,这算是在开玩笑么? 如果是的话,它应该是种不太容易定位笑点的冷幽默。
可男生接下来的话,却仍然一本正经。
他说:“比如,我叫你秦雅姝,你就只是和我无关的秦雅姝。
” “我叫你雅姝姐,就要主动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说话时,那双形状冷冽的凤眸扫过她手边堆积的杂务,含着玩世不恭的笑意。
仿佛游戏人间,又像是过分清醒。
秦雅姝一时失语:“……我哪有这个意思。
” 那人便不再接话,径自转身离开。
几秒钟后,她忽然高声追问:“----真不帮忙?” 已经走远的男生蓦地笑了,话音轻淡恣肆,似乎真的只是开了个玩笑。
“我还有事,秦雅姝。
” 但他没有回头,脚步也未曾停顿。
徒留立在原地的人怔怔凝望他的背影。
那是秦雅姝同他说话最出格的一次。
后来她逐渐听说了对方家里的深厚背景,就再也没有用那么无所顾忌的自由语气同他说过话。
甚至一度为自己的一时脑热后怕不已。
同样得知了那人背景的其他同学感慨地说,大学或许是最接近平等的理想乡,因为不管是生在罗马的天之骄子,还是长于小镇的平凡青年,无论出身来历,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在同一间教室里听课。
秦雅姝想,的确是。
毕业之后,她和这个不算相熟的同班同学再没了联系。
本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意外交集到期即止,自然各奔前程。
对方会学这个专业,要么是个人兴趣使然,要么,是为履历增光添彩的一种方式。
无论如何,对他而言,这段经历都只是烟云过眼的短暂一程。
可出人意料的是,后来的秦雅姝每天看新闻,也没有看到那个人接班从政。
他竟一直是心理医生。
作为同行,即使身处不同城市,秦雅姝也听说过京珠那位程医生的好名声。
人人都说他业务能力过硬,性情仁慈良善,心里只有病人,从不在意虚名,也不参加那些大多是夸夸其谈的论坛、会议、讲座。
旁边光影明灭的人群里,则一直有道视线追随着他。
秦雅姝有些恍然地想,过去的程医生是这样的吗? 恐怕不是的。
那时他还不是程医生,不戴眼镜,也不是如今这样看起来温和无害的好脾气。
所以,那时她还不知道该如何恰当称呼这位最特殊的同班同学。
无论是性格的特殊,还是身份的特殊。
距今已有些遥远的学生时代里,秦雅姝在班里年纪最大,被老师安排做了班长,又因为性格好,几乎和每个同学都聊得来,人人都喊她雅姝姐。
除了一个例外。
她也因此永远记得研一开学不久后的那个下午。
具体是什么事,已经有些模糊,大约是发书,或是统计名单之类的繁杂琐事,每个同学都要需要来找她一趟。
班里模样和气质最好,性格也最特立独行的那个男生同样来找了她,离开时语调平常地道了谢:“麻烦你了,秦雅姝。
” “等等。
” 彼时年轻气盛,甚至有些幼稚的秦雅姝却叫住了他,半是好奇半是不满地问:“你为什么不叫我雅姝姐?” 原本转身欲走的男生停住了脚步,反问道:“为什么要那样叫你?” “因为别人都那么叫我,怎么就你不一样?” 闻言,对方的神色里闪过一缕鲜明的波动,不知是惊愕于这句话的稚拙,还是单纯觉得好笑。
总之,秦雅姝是惊讶的。
因为紧接着,她听见对方用一种颇为认真的语气说:“名字是一种咒语,改变咒语的时候,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我不想承担这份代价。
” “……代价?比如什么?” 秦雅姝一边问,一边在琢磨,这算是在开玩笑么? 如果是的话,它应该是种不太容易定位笑点的冷幽默。
可男生接下来的话,却仍然一本正经。
他说:“比如,我叫你秦雅姝,你就只是和我无关的秦雅姝。
” “我叫你雅姝姐,就要主动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说话时,那双形状冷冽的凤眸扫过她手边堆积的杂务,含着玩世不恭的笑意。
仿佛游戏人间,又像是过分清醒。
秦雅姝一时失语:“……我哪有这个意思。
” 那人便不再接话,径自转身离开。
几秒钟后,她忽然高声追问:“----真不帮忙?” 已经走远的男生蓦地笑了,话音轻淡恣肆,似乎真的只是开了个玩笑。
“我还有事,秦雅姝。
” 但他没有回头,脚步也未曾停顿。
徒留立在原地的人怔怔凝望他的背影。
那是秦雅姝同他说话最出格的一次。
后来她逐渐听说了对方家里的深厚背景,就再也没有用那么无所顾忌的自由语气同他说过话。
甚至一度为自己的一时脑热后怕不已。
同样得知了那人背景的其他同学感慨地说,大学或许是最接近平等的理想乡,因为不管是生在罗马的天之骄子,还是长于小镇的平凡青年,无论出身来历,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在同一间教室里听课。
秦雅姝想,的确是。
毕业之后,她和这个不算相熟的同班同学再没了联系。
本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意外交集到期即止,自然各奔前程。
对方会学这个专业,要么是个人兴趣使然,要么,是为履历增光添彩的一种方式。
无论如何,对他而言,这段经历都只是烟云过眼的短暂一程。
可出人意料的是,后来的秦雅姝每天看新闻,也没有看到那个人接班从政。
他竟一直是心理医生。
作为同行,即使身处不同城市,秦雅姝也听说过京珠那位程医生的好名声。
人人都说他业务能力过硬,性情仁慈良善,心里只有病人,从不在意虚名,也不参加那些大多是夸夸其谈的论坛、会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