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工部急了?
关灯
小
中
大
翌日,这天才刚蒙蒙亮.....
长安城中。
东宫承恩殿。
又是彻夜未熄的巨大牛油烛,已将李承乾伏案的身影映照得有些模糊,连续多日的高强度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如同墨染,脸色更是苍白得近乎透明。
右膝旧伤的酸痛如同无数细针同时刺来,更是一阵紧过一阵。
他放下朱笔,用力揉着刺痛的额角。
三日前,云中仓恐将遇袭的匿名示警,如同阴影盘踞心头,让他坐立难安。
当时一得到消息,李承乾便第一时间入宫,请求父皇派百骑司出手传讯.....毕竟整个大唐,唯有他们传递消息的能力最为出众。
可至今没有确切消息传回,却是让李承乾夜不能寐。
时间每流逝一刻,都像是在他紧绷的神经上又加了一根弦。
“殿下,”内侍轻步而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工部左侍郎周大人求见,言有要事禀报。
” 李承乾眉头微蹙。
周侍郎是魏王李泰夹带里的人,对新政阳奉阴违。
此刻深夜求见,绝非好事。
可想了想,他还是摆摆手,道:“传。
” 工部左侍郎周文博快步走入殿中,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焦虑和隐隐质问的神情,草草行了一礼,便急声道:“太子殿下,云州急报!” “云中仓……昨夜遭悍匪突袭纵火!” “损失惨重!” “什么?!”李承乾豁然起身,眼前猛地一黑,右膝剧痛袭来,让他身形一晃,死死扶住桌案才未跌倒。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直冲头顶! 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周文博似乎没注意到太子的失态,或者说刻意忽略,更快语速,却明显带着一丝指责的意味道:“太子殿下,“虽幸得薛万彻将军及时救援,击溃匪徒擒获首恶,也保住了部分粮草。
” “然焚烧粮秣近万石,更有多名守仓民夫兵士死伤!” “恐将地方震动,民怨沸腾!””他顿了一顿,抬眼觑着太子苍白的脸色,一拱手便声音再次拔高了几分道:“殿下!臣斗胆直言!” “此祸之根由,皆因新政推行过急!” “强征民夫,强拆堡寨,强伐山林,更以严刑峻法苛待地方!” “这才引得豪强怨怼,民力疲敝,守备空虚,方有今日之祸啊!” 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悲愤,仿佛字字泣血道:“殿下!” “前线将士血染疆场,后方粮秣命脉却因新政之弊毁于一旦!” “此乃社稷之痛,臣恳请殿下,即刻暂停新政苛法,安抚地方,彻查此次纵火案,严惩相关失职官吏,以平民愤,以安军心!” “否则.......北疆大局危矣!” 字字句句,如同淬毒的利箭,直指李承乾新政的核心! 将一场悍匪勾结豪族的阴谋纵火,硬生生扭曲成了新政苛政引发的民变和祸端! 更将矛头隐隐指向了坐镇统筹、签发严令的太子本人! 承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烛火噼
东宫承恩殿。
又是彻夜未熄的巨大牛油烛,已将李承乾伏案的身影映照得有些模糊,连续多日的高强度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如同墨染,脸色更是苍白得近乎透明。
右膝旧伤的酸痛如同无数细针同时刺来,更是一阵紧过一阵。
他放下朱笔,用力揉着刺痛的额角。
三日前,云中仓恐将遇袭的匿名示警,如同阴影盘踞心头,让他坐立难安。
当时一得到消息,李承乾便第一时间入宫,请求父皇派百骑司出手传讯.....毕竟整个大唐,唯有他们传递消息的能力最为出众。
可至今没有确切消息传回,却是让李承乾夜不能寐。
时间每流逝一刻,都像是在他紧绷的神经上又加了一根弦。
“殿下,”内侍轻步而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工部左侍郎周大人求见,言有要事禀报。
” 李承乾眉头微蹙。
周侍郎是魏王李泰夹带里的人,对新政阳奉阴违。
此刻深夜求见,绝非好事。
可想了想,他还是摆摆手,道:“传。
” 工部左侍郎周文博快步走入殿中,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焦虑和隐隐质问的神情,草草行了一礼,便急声道:“太子殿下,云州急报!” “云中仓……昨夜遭悍匪突袭纵火!” “损失惨重!” “什么?!”李承乾豁然起身,眼前猛地一黑,右膝剧痛袭来,让他身形一晃,死死扶住桌案才未跌倒。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直冲头顶! 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周文博似乎没注意到太子的失态,或者说刻意忽略,更快语速,却明显带着一丝指责的意味道:“太子殿下,“虽幸得薛万彻将军及时救援,击溃匪徒擒获首恶,也保住了部分粮草。
” “然焚烧粮秣近万石,更有多名守仓民夫兵士死伤!” “恐将地方震动,民怨沸腾!””他顿了一顿,抬眼觑着太子苍白的脸色,一拱手便声音再次拔高了几分道:“殿下!臣斗胆直言!” “此祸之根由,皆因新政推行过急!” “强征民夫,强拆堡寨,强伐山林,更以严刑峻法苛待地方!” “这才引得豪强怨怼,民力疲敝,守备空虚,方有今日之祸啊!” 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悲愤,仿佛字字泣血道:“殿下!” “前线将士血染疆场,后方粮秣命脉却因新政之弊毁于一旦!” “此乃社稷之痛,臣恳请殿下,即刻暂停新政苛法,安抚地方,彻查此次纵火案,严惩相关失职官吏,以平民愤,以安军心!” “否则.......北疆大局危矣!” 字字句句,如同淬毒的利箭,直指李承乾新政的核心! 将一场悍匪勾结豪族的阴谋纵火,硬生生扭曲成了新政苛政引发的民变和祸端! 更将矛头隐隐指向了坐镇统筹、签发严令的太子本人! 承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烛火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