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创新筹备遇困难

关灯
    谈判结束已是掌灯时分。

     沈清秋走出“仁心阁”的大门,夜风裹着寒意扑面而来。

    她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抬头望向天边一弯残月,心中却并不轻松。

     合作虽已初步达成意向,但对方的承诺含糊其辞,资金迟迟未到账,设备支持也只停留在口头。

    她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对方在观望罢了——他们想等项目有了实质性成果,再决定是否真正投入。

     “阿娘。

    ”陈骁牵着马站在街角,见她出来,快步迎上,“谈得如何?” 沈清秋轻轻摇头:“比预想中难。

    ” 陈骁眉头紧锁:“那怎么办?实验已经开始了,药材采集、实验室搭建、人员安排……哪一项都离不开钱。

    ” “我知道。

    ”她翻身上马,语气平静,“但我们不能停。

    ” 回程的路上,两人沉默不语。

    沈清秋脑海中反复盘算着账目,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她原以为通过专利授权和合作能缓解一部分压力,可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回到医馆后,沈清秋立刻召集骨干成员开会。

     “资金方面比预期紧张。

    ”她开门见山,“‘仁心阁’的资金还未到账,申请专利的流程也被拖延。

    我们现有的储备,最多支撑一个月。

    ” 会场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赵铁柱沉声道:“那就先暂停部分非必要支出。

    ” “不行。

    ”沈清秋断然否决,“我们的研究才刚起步,一旦停下,前期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 “那怎么办?”有人低声问。

     沈清秋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数字:“我打算压缩所有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减少外购药材比例,改用自种;缩减日常消耗品用量;同时,我会联系之前受过我们帮助的患者家属,看能否筹集一些小额捐赠。

    ” “靠募捐?”一名年轻医师皱眉,“这不是乞讨吗?” “不是乞讨。

    ”沈清秋目光坚定,“是让那些曾被我们救过命的人,有机会回馈社会。

    医学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

    ”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沉默。

     “我支持。

    ”陈骁第一个开口,“我可以亲自去拜访几位病患家庭。

    ” “我也去。

    ”赵铁柱拄着拐杖站起来,“有些老熟人欠我人情,该还了。

    ” 其他人陆续点头,气氛逐渐回暖。

     会议结束后,沈清秋独自一人走进实验室。

     桌上摆着刚刚完成的样本分析报告,数据表明“紫灵素”的提取率极低,仅1.3%,而且结构极其不稳定,在常温下极易分解。

    这意味着目前的提取方法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后续研究需求。

     她翻开系统界面,尝试调出技术支持模块。

     【当前系统权限不足以解锁高级研发功能,请提升等级或获取额外资源。

    】 沈清秋轻叹一声,合上界面。

     她又转向古医书,试图从古代文献中寻找灵感。

    然而,翻阅了一整晚,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

     第二天清晨,沈清秋便带着几名学徒前往药材种植基地。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更高效的提取方法。

    ”她在田间地头对众人说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连基本的研究都无法维持。

    ” “可是我们现在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