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尊重差异,促进交流

关灯
    沈清秋心头一震,脸色瞬间变得严峻。

     她迅速冷静下来,目光扫过在场的西方医者们,意识到此刻若不能稳住局势,不仅新疗法的推广将受阻,连整个交流大会的信任基础都可能崩塌。

    而天机阁潜入皇城的消息更像一颗暗雷,随时可能引爆。

     但她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轻轻点头,对那位传信的使者低声说道:“我知道了,先不要声张。

    ” 使者退下后,沈清秋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那些还在讨论治疗过程的医者们,语气沉稳地说道:“各位,我刚刚收到一个紧急消息,但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一名年长的西方医者皱眉,“沈姑娘,你的神情告诉我,你有心事。

    ” “确实。

    ”沈清秋坦然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沟通,就一定能找到共识。

    医学的本质,是救人,不是争执。

    ” 她顿了顿,环视全场,继续说道:“昨晚的争论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的语言、文化、理论体系完全不同。

    如果我们依旧用各自的方式来解释彼此,那只会加深误解。

    ” 一位之前质疑最激烈的医者冷声道:“所以你想怎么做?放弃你们的理论?” 沈清秋微微一笑,“不,我想让你们真正理解它。

    ” 她走到讲台中央,拿起一支炭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圈。

     “这是人体。

    ”她说,“不管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身体结构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 她开始缓缓讲解,不再使用“经络”、“气血”这样的词汇,而是换成了“能量流动系统”、“生物电传导网络”。

    她将中医的脏腑功能与现代生理学做类比,把针灸的作用机制解释为刺激神经末梢、激活自愈能力。

     “比如这根银针,”她举起一根针,“它不是魔法,也不是信仰,它是工具。

    就像你们的手术刀一样,精准地作用于特定部位,引发身体的自我修复反应。

    ” 她还请助手搬来一套模型,展示出她在南境救治病人时所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图。

    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记录,包括病人的症状、治疗时间、用药剂量、恢复情况。

     “我们并不是拒绝科学验证。

    ”沈清秋说,“只是我们的方式,和你们的习惯不同。

    现在,我们愿意按照你们的标准,建立对照组,进行双盲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疗效。

    ” 这一番话让不少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医者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一位年轻的西方女医者开口问道:“你愿意让我们参与整个研究过程?” “当然。

    ”沈清秋点头,“甚至,我可以邀请你们亲自设计实验方案,监督每一个步骤。

    ” 会场安静了几秒,随后响起一阵低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