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深入研究,揭开秘密
关灯
小
中
大
沈清秋看着系统提示器上闪烁的选项,指尖微微发紧。
赵铁柱躺在地上,脸色苍白,腹部伤口周围皮肤已经泛出青黑色,显然毒素正在迅速扩散。
“选哪一个?”林雪声音颤抖,手紧紧攥着记录本,指节都泛白了。
沈清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净化”功能可以清除毒素,但需要宿主自身机能配合;而“逆转”模式虽然能重置身体状态,但对宿主负担极大,且使用后会有一定虚弱期。
眼下赵铁柱的生命体征已经十分微弱,必须立刻做出决定。
“选A。
”她低声说。
系统光点一亮,一道微不可察的波动从她体内释放而出,顺着她的手掌传递到赵铁柱身上。
他的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随即安静下来,呼吸变得平稳许多。
众人松了一口气,陈骁也稍稍放松了紧绷的肩膀。
“接下来怎么办?”他问。
沈清秋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地狼藉和那些倒下的神秘生物尸体。
它们的身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腥臭味。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些生物,与他们正在研究的疾病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
“先安顿好大家,然后开始研究这些生物。
”她说。
--- 营地重新搭建起来,位于山谷背风处,既隐蔽又安全。
天刚亮,林雪便带着几个队员开始收集昨晚战斗中留下的生物残骸。
沈清秋亲自参与解剖工作,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生物的构造异于常理,骨骼结构更像是爬行类动物,但肌肉组织却呈现出哺乳动物的特征。
更诡异的是,它们的血液呈墨绿色,带有一种浓烈的金属气息。
“这不像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林雪皱眉道,“更像是……被改造过的。
” 沈清秋没有回答,只是继续翻看解剖结果。
她注意到,这些生物的内脏中,有一部分组织呈现出与当地病患相似的病变特征。
她将样本与之前采集的病人血液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细胞层面竟然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难道……它们是疾病的载体?”她喃喃自语。
“你是说,这些生物本身就是疾病的源头?”林雪惊讶地问。
“不一定。
”沈清秋摇头,“但它们确实与疾病有关联。
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
” 她将这个发现告诉了陈骁,并安排人手继续扩大研究范围。
团队成员分成几组,一组负责收集更多生物尸体,一组负责分析组织样本,还有一组则负责整理所有线索,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而,研究进展并不顺利。
“它们的细胞结构太复杂了。
”一名研究员沮丧地说,“我们尝试用常规方法提取蛋白酶,但每次提取出来的成分都不稳定,很快就分解了。
” “换种思路。
”沈清秋沉声说道,“不要用传统方法,尝试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 她带领几名核心成员调整实验流程,采用低温离心、超滤浓缩等手段处理样本。
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分离出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
这种物质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螺旋状结构,像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混合体。
赵铁柱躺在地上,脸色苍白,腹部伤口周围皮肤已经泛出青黑色,显然毒素正在迅速扩散。
“选哪一个?”林雪声音颤抖,手紧紧攥着记录本,指节都泛白了。
沈清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净化”功能可以清除毒素,但需要宿主自身机能配合;而“逆转”模式虽然能重置身体状态,但对宿主负担极大,且使用后会有一定虚弱期。
眼下赵铁柱的生命体征已经十分微弱,必须立刻做出决定。
“选A。
”她低声说。
系统光点一亮,一道微不可察的波动从她体内释放而出,顺着她的手掌传递到赵铁柱身上。
他的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随即安静下来,呼吸变得平稳许多。
众人松了一口气,陈骁也稍稍放松了紧绷的肩膀。
“接下来怎么办?”他问。
沈清秋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地狼藉和那些倒下的神秘生物尸体。
它们的身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腥臭味。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些生物,与他们正在研究的疾病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
“先安顿好大家,然后开始研究这些生物。
”她说。
--- 营地重新搭建起来,位于山谷背风处,既隐蔽又安全。
天刚亮,林雪便带着几个队员开始收集昨晚战斗中留下的生物残骸。
沈清秋亲自参与解剖工作,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生物的构造异于常理,骨骼结构更像是爬行类动物,但肌肉组织却呈现出哺乳动物的特征。
更诡异的是,它们的血液呈墨绿色,带有一种浓烈的金属气息。
“这不像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林雪皱眉道,“更像是……被改造过的。
” 沈清秋没有回答,只是继续翻看解剖结果。
她注意到,这些生物的内脏中,有一部分组织呈现出与当地病患相似的病变特征。
她将样本与之前采集的病人血液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细胞层面竟然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难道……它们是疾病的载体?”她喃喃自语。
“你是说,这些生物本身就是疾病的源头?”林雪惊讶地问。
“不一定。
”沈清秋摇头,“但它们确实与疾病有关联。
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
” 她将这个发现告诉了陈骁,并安排人手继续扩大研究范围。
团队成员分成几组,一组负责收集更多生物尸体,一组负责分析组织样本,还有一组则负责整理所有线索,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而,研究进展并不顺利。
“它们的细胞结构太复杂了。
”一名研究员沮丧地说,“我们尝试用常规方法提取蛋白酶,但每次提取出来的成分都不稳定,很快就分解了。
” “换种思路。
”沈清秋沉声说道,“不要用传统方法,尝试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 她带领几名核心成员调整实验流程,采用低温离心、超滤浓缩等手段处理样本。
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分离出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
这种物质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螺旋状结构,像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