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宝藏利用,医学进步

关灯
    沈清秋从数据冲击中缓缓回神,耳边是赵铁柱急促的呼吸声。

    她的意识还沉浸在那庞大的信息流里,眼前浮现出病毒基因序列、远古文明的医疗体系、以及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片段。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

     “我们得把这些数据带回去。

    ”她低声说,语气坚定,“还有这些药剂和仪器,都是破解这场疫情的关键。

    ” 赵铁柱点头,迅速联系基地请求支援。

    陈骁也立刻安排人手准备搬运工作。

    整个遗址内,众人忙碌而有序地将玻璃瓶、仪器设备、石碑拓片等一一登记打包。

    沈清秋则站在中央大厅,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可能遗漏的信息。

     直到所有物品安全装车,天边已泛起微光。

    一行人踏上归途,带着沉甸甸的希望与未知的风险。

     回到基地后,沈清秋立刻召集林雪和科研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她将系统传输的数据投影到屏幕上,详细讲解了远古医学数据库的内容,并展示了那些高度浓缩的药剂样本。

     “这些药剂的活性远超现代药物。

    ”她指着其中一组数据,“如果我们能解析它们的成分并加以改良,或许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 林雪听得目瞪口呆:“你是说……我们找到了比现代医学更先进的技术?” “不止是技术。

    ”沈清秋目光沉静,“这是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甚至包括病毒起源的研究资料。

    我们需要尽快展开研究。

    ” 接下来的几天,基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运转状态。

    沈清秋亲自带队,将带回的宝藏分门别类,划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分别负责药剂分析、病毒基因解码、古代医疗文献翻译等工作。

     起初,研究进展并不顺利。

    许多药剂的分子结构极为复杂,现有设备难以完全解析;部分古代文字晦涩难懂,翻译工作陷入瓶颈;而关于病毒起源的资料,则涉及大量高维生物工程理论,连最资深的科学家也感到棘手。

     “这根本不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一名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基因图谱皱眉,“它像是被人为设计出来的。

    ” “没错。

    ”沈清秋点头,“而且它的传播方式、变异机制都经过精密计算。

    我们必须搞清楚是谁制造了它,目的是什么。

    ” 面对重重困难,沈清秋没有退缩。

    她组织头脑风暴会议,鼓励大家提出各种假设和思路。

    有人主张先从最简单的药剂入手,逐步建立研究模型;有人建议结合现代免疫学理论,尝试模拟病毒在人体内的反应;还有人提出利用AI进行数据建模,加速破解进程。

     最终,他们决定采用多线并行的方式,同时推进多个方向的研究。

    沈清秋亲自参与药剂分析,带领团队提取有效成分,并尝试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

     实验室内,灯光彻夜未熄。

    研究人员们轮班作业,记录每一次试验结果,调整参数,优化流程。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数据开始汇聚,逐渐拼凑出一幅清晰的图景。

     某日清晨,林雪兴奋地冲进沈清秋的办公室,手里举着一份报告:“医生!我们成功合成了第一种抗病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