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治疗方法,逐渐成型
关灯
小
中
大
沈清秋站在实验台前,双手撑在桌沿上,目光紧锁着面前的分析结果。
数据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来,病毒是通过水源中的金属微粒传播的,而这些金属元素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某种高科技设备残留下来的痕迹。
她的心跳得很快,但理智始终压着情绪,让她保持冷静。
“林雪。
”她头也不抬地说,“立刻安排人手,封锁所有已知的水源点,尤其是那些靠近遗址区域的水井和溪流。
” “明白。
”林雪迅速点头,转身走出帐篷。
沈清秋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她知道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找到传播方式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治疗?如何阻止进一步扩散? 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宿主是否启动‘净化模块’?该模块可协助提取原始毒株并模拟疫苗研发路径。
】 沈清秋眼神一亮:“启动。
” 视网膜上再次浮现出复杂的三维结构图,伴随着系统的语音解析: 【原始毒株匹配度达98.7%,建议采用基因剪切技术进行中和处理,并结合纳米材料进行靶向清除。
】 她快速调出样本数据库,将几种可能的解毒剂成分输入模型,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组最优组合方案。
“找到了。
”她低声自语,随即大声道,“准备实验材料,我们要开始第一轮疫苗模拟试验。
” 帐篷外,天边的云层依旧低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金属味,仿佛整个星球都在等待一场审判的到来。
--- 几个小时后,第一批试验用的小型培养皿被送入了恒温箱。
沈清秋站在操作台前,盯着屏幕上的实时监测数据,眉头紧锁。
“反应速度比预期快了30%。
”她喃喃道,“这说明我们的配方方向是对的。
” “但还不稳定。
”林雪补充,“部分样本出现了异常变异,可能是由于体内原有的抗体干扰。
” “那就调整剂量比例。
”沈清秋立即做出决定,“把纳米载体的浓度降低两个百分点,再加入适量的免疫增强剂。
” 团队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新的数据不断更新,每一次反馈都让沈清秋更接近那个关键的平衡点。
终于,在第七次调整之后,实验组传来了好消息: “报告!新批次样本的中和效率达到了85%,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 沈清秋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立刻下令:“准备临床试验阶段,挑选五名轻症患者进行注射测试。
” 林雪立刻安排人手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
不久后,五名被隔离的感染者被带进了临时医疗舱。
沈清秋亲自为他们注射了改良后的疫苗,随后便开始密切观察他们的身体反应。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名患者的体温开始下降,呼吸频率恢复正常;两个小时后,三名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到了第四个小时,五人的生命体征全部趋于稳定,病毒载量显着下降。
“成功了。
”沈清秋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坚定。
林雪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是个突破性的进展。
” “这只是开始。
”沈清秋摇头,“我们还需要扩大试验范围,验证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效果,并尽快生产足够的剂量。
” 她转头看向外面忙碌的团队,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清秋带领团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他们一边继续优化疫苗配方,一边着手建立大规模生产的流程。
同时,还必须确保每一个接种者都能得到妥善的护
数据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来,病毒是通过水源中的金属微粒传播的,而这些金属元素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某种高科技设备残留下来的痕迹。
她的心跳得很快,但理智始终压着情绪,让她保持冷静。
“林雪。
”她头也不抬地说,“立刻安排人手,封锁所有已知的水源点,尤其是那些靠近遗址区域的水井和溪流。
” “明白。
”林雪迅速点头,转身走出帐篷。
沈清秋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她知道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找到传播方式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治疗?如何阻止进一步扩散? 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宿主是否启动‘净化模块’?该模块可协助提取原始毒株并模拟疫苗研发路径。
】 沈清秋眼神一亮:“启动。
” 视网膜上再次浮现出复杂的三维结构图,伴随着系统的语音解析: 【原始毒株匹配度达98.7%,建议采用基因剪切技术进行中和处理,并结合纳米材料进行靶向清除。
】 她快速调出样本数据库,将几种可能的解毒剂成分输入模型,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组最优组合方案。
“找到了。
”她低声自语,随即大声道,“准备实验材料,我们要开始第一轮疫苗模拟试验。
” 帐篷外,天边的云层依旧低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金属味,仿佛整个星球都在等待一场审判的到来。
--- 几个小时后,第一批试验用的小型培养皿被送入了恒温箱。
沈清秋站在操作台前,盯着屏幕上的实时监测数据,眉头紧锁。
“反应速度比预期快了30%。
”她喃喃道,“这说明我们的配方方向是对的。
” “但还不稳定。
”林雪补充,“部分样本出现了异常变异,可能是由于体内原有的抗体干扰。
” “那就调整剂量比例。
”沈清秋立即做出决定,“把纳米载体的浓度降低两个百分点,再加入适量的免疫增强剂。
” 团队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新的数据不断更新,每一次反馈都让沈清秋更接近那个关键的平衡点。
终于,在第七次调整之后,实验组传来了好消息: “报告!新批次样本的中和效率达到了85%,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 沈清秋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立刻下令:“准备临床试验阶段,挑选五名轻症患者进行注射测试。
” 林雪立刻安排人手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
不久后,五名被隔离的感染者被带进了临时医疗舱。
沈清秋亲自为他们注射了改良后的疫苗,随后便开始密切观察他们的身体反应。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名患者的体温开始下降,呼吸频率恢复正常;两个小时后,三名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到了第四个小时,五人的生命体征全部趋于稳定,病毒载量显着下降。
“成功了。
”沈清秋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坚定。
林雪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是个突破性的进展。
” “这只是开始。
”沈清秋摇头,“我们还需要扩大试验范围,验证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效果,并尽快生产足够的剂量。
” 她转头看向外面忙碌的团队,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清秋带领团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他们一边继续优化疫苗配方,一边着手建立大规模生产的流程。
同时,还必须确保每一个接种者都能得到妥善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