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荣誉加身,继续前行
关灯
小
中
大
沈清秋站在联合国总部的台阶上,身后是无数闪光灯和长枪短炮。
她的名字、照片、演讲片段正被各大媒体轮番播放,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她如何带领团队研发出对抗变异病毒的关键药物,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
但她的眼神始终平静,甚至有些疏离。
“沈博士!”一名记者拦在她面前,“您现在是否考虑接受联合国的永久职位?” 她摇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 这句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被无数次问起,她的回答从未改变。
几天后,一场隆重的授勋仪式在日内瓦举行。
各国代表齐聚一堂,为沈清秋及其团队颁发全球公共卫生最高荣誉——“人类健康守护勋章”。
这是对他们在疫情中做出贡献的认可,也是国际社会给予的最高认可。
林雪站在她身边,低声笑道:“你都快成神话人物了。
” 沈清秋却只是淡淡一笑,接过勋章时目光扫过台下,落在赵铁柱身上。
他站在角落里,依旧穿着那件旧皮夹克,神情如常。
授勋仪式结束后,他们回到实验室。
灯光依旧亮着,桌上堆满了新的研究数据和样本报告。
“你不累吗?”赵铁柱递给她一杯热茶。
“有点。
”她接过来,轻轻吹了口气,“但不能停。
” 赵铁柱没再劝她休息。
他知道,沈清秋不是为了荣誉而战的人。
她要的是真相,是那些尚未解开的谜团。
深夜,她独自坐在电脑前,重新调出了那段异常DNA序列的数据。
它与皇陵深处的能量波动高度相似,这个发现让她无法释怀。
她开始翻阅陈昭留下的资料,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那些关于皇陵、关于系统、关于病毒起源的零散信息,像拼图碎片一样慢慢在她脑海中拼凑起来。
她终于明白,这一切远非自然变异那么简单。
---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实验室。
沈清秋已经坐在会议桌前,召集团队成员开会。
“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惫。
”她环视众人,“但我们不能停下。
” 有人露出疲惫的神色,但也有人眼中燃起斗志。
“我们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控制一次疫情。
”她继续说道,“医学的进步,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我们刚刚跑完第一圈。
” 林雪轻声问道:“那接下来呢?” 沈清秋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组新数据,“从这次疫情中,我们学到了很多。
病毒变异的速度、传播路径、对人体的影响……这些经验,可以用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我想启动一个长期项目,建立全球疾病预警系统,并研发新一代广谱抗病毒药物。
”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片刻后,有人小声嘀咕:“这得花多少时间?” 沈清秋点头,“十年,甚至更久。
但这一步必须有人迈出。
” 林雪看着她,忽然笑了,“你还是老样子,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 其他人也陆续表态支持,尽管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但他们已经被沈清秋的精神所感染。
会议结束后,赵铁柱走到她身边,“你是真的打算把下半辈子都搭进去?” 沈清秋望着窗外,“这不是牺牲,是我的使命。
” 赵铁柱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那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 “你说。
” “别一个人扛所有压力。
” 她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
--- 几天后,沈清秋带着团队前往非洲某偏远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那里曾是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如今已恢复生机,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奔跑,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编织草席。
当地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带他们参观临时搭建的医疗站。
这里已经配备了基本的检测设备和药品储备,虽然简陋,但足以应对常见疾病。
“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那位年迈的医生握着沈清秋的手,“以前我们只能等,现在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 沈清秋看着眼前的
她的名字、照片、演讲片段正被各大媒体轮番播放,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她如何带领团队研发出对抗变异病毒的关键药物,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
但她的眼神始终平静,甚至有些疏离。
“沈博士!”一名记者拦在她面前,“您现在是否考虑接受联合国的永久职位?” 她摇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 这句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被无数次问起,她的回答从未改变。
几天后,一场隆重的授勋仪式在日内瓦举行。
各国代表齐聚一堂,为沈清秋及其团队颁发全球公共卫生最高荣誉——“人类健康守护勋章”。
这是对他们在疫情中做出贡献的认可,也是国际社会给予的最高认可。
林雪站在她身边,低声笑道:“你都快成神话人物了。
” 沈清秋却只是淡淡一笑,接过勋章时目光扫过台下,落在赵铁柱身上。
他站在角落里,依旧穿着那件旧皮夹克,神情如常。
授勋仪式结束后,他们回到实验室。
灯光依旧亮着,桌上堆满了新的研究数据和样本报告。
“你不累吗?”赵铁柱递给她一杯热茶。
“有点。
”她接过来,轻轻吹了口气,“但不能停。
” 赵铁柱没再劝她休息。
他知道,沈清秋不是为了荣誉而战的人。
她要的是真相,是那些尚未解开的谜团。
深夜,她独自坐在电脑前,重新调出了那段异常DNA序列的数据。
它与皇陵深处的能量波动高度相似,这个发现让她无法释怀。
她开始翻阅陈昭留下的资料,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那些关于皇陵、关于系统、关于病毒起源的零散信息,像拼图碎片一样慢慢在她脑海中拼凑起来。
她终于明白,这一切远非自然变异那么简单。
---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实验室。
沈清秋已经坐在会议桌前,召集团队成员开会。
“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惫。
”她环视众人,“但我们不能停下。
” 有人露出疲惫的神色,但也有人眼中燃起斗志。
“我们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控制一次疫情。
”她继续说道,“医学的进步,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我们刚刚跑完第一圈。
” 林雪轻声问道:“那接下来呢?” 沈清秋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组新数据,“从这次疫情中,我们学到了很多。
病毒变异的速度、传播路径、对人体的影响……这些经验,可以用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我想启动一个长期项目,建立全球疾病预警系统,并研发新一代广谱抗病毒药物。
”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片刻后,有人小声嘀咕:“这得花多少时间?” 沈清秋点头,“十年,甚至更久。
但这一步必须有人迈出。
” 林雪看着她,忽然笑了,“你还是老样子,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 其他人也陆续表态支持,尽管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但他们已经被沈清秋的精神所感染。
会议结束后,赵铁柱走到她身边,“你是真的打算把下半辈子都搭进去?” 沈清秋望着窗外,“这不是牺牲,是我的使命。
” 赵铁柱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那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 “你说。
” “别一个人扛所有压力。
” 她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
--- 几天后,沈清秋带着团队前往非洲某偏远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那里曾是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如今已恢复生机,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奔跑,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编织草席。
当地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带他们参观临时搭建的医疗站。
这里已经配备了基本的检测设备和药品储备,虽然简陋,但足以应对常见疾病。
“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那位年迈的医生握着沈清秋的手,“以前我们只能等,现在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 沈清秋看着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