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不同的梦境

关灯
    永航开口问道: “老乡,老家哪儿?”这叫法澹台师父都觉得奇怪。

     那人转过头,脚步并未停下,依旧不紧不慢的走着。

    见是个半大小子问自己,这样的话他应该回答过无数遍了。

     “定西,会宁” “大叔,你怎么跑这么远?” 永航指指师父。

     “我们好好聊聊,我俩也是刚刚的从定西回来,我知道你们那儿的情况,你是怎么到了这儿。

    ” “坐火车过来的。

    ” “你有钱坐火车?”那人有点不好意思。

     “逃票,如果被抓了,到了那儿咋就在那儿下车,一路上就过来了,有的时候碰上好心人,就坐上个汽车,拖拉机什么的也就过来了。

    ” 永航问: “昨晚你哪儿睡得?”大叔有点不好意思。

     “在河那边的草垛子里对付了一晚。

    ” 澹台师父觉得没什么,他老人家不也是经常的露宿野外吗。

     “早饭吃了吗?”大叔摇摇头 “那你早餐吃啥?” “馍馍加开水” “大叔,你看前面有个私人饭馆,我请你。

    ” 大叔也不客气,一次吃了两碗牛肉面,永航付了6毛钱4两粮票,又给了5元钱,如果直接给了钱,估计他连早餐都不吃,而是把钱藏起来。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这就是人生,永航身上有钱,帮一个,给他个千儿八百的有意义吗,没有,永航主要是感觉,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当然有地区地理的因素,但他们还是走上了这样的一条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际上他们去陇源上当个揽工汉,或者去陕西蓝田去做个收麦客都比到处跑着要一点面粉,高粱售卖要好。

     没有再去管那个大叔,永航走上了故乡的路。

     路两旁劳作的人直起腰,看着一个背包的和尚,一个背包的少年手拿雨伞缓缓而行,夏收后的麦田有的种上了荞麦,有的撒上的胡萝卜种子已经长出绿绿的嫩芽,黄绿相间的麦田又是一片生机勃勃。

     还有的在种大白菜。

    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会把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上种子。

     华夏中国人,会种地,土地就是根。

     永航相信,如果哪天月球要搞开发,中国人一定会把种子撒到月球上,让月球种满庄稼。

     拐过一个弯也就到了村子,一个少年和家人一起弯着腰点种子,这块地看来是要种大白菜。

     少年直起腰,看到永航,瞪着眼看了半天。

    狗日的哈怂一个,不是三十五又是谁。

     三十五,名字很怪吧,原因就是他是农历三月十五生的,还有叫八斤的,不知道了吧,因为生下来体重是八斤重,反正奇奇怪怪的小名在农村你也不要大惊小怪的。

    至于狗剩,狗蛋,毛蛋,二狗,三娃,三蹦子啥的,多了去了。

     不信的话,你在集会上大喊一声: “狗蛋,回家恰饭了。

    ”保证回头率杠杠的。

     这小子看到永航撒腿就跑,都不理老爹老娘了。

    他老爹,老娘忙着挖田给白菜的种子做窝呢,看到三十五跑了,老爹张嘴就来, “三十五,狗日的,哈怂一个,回来。

    ” 看到站在田埂旁边的永航和澹台静明。

     看看永航,认识。

    京城的娃娃哩,是个有福的。

    至于永航身边的澹台静明,被直接无视了。

    这年月,满街跑得,货郎担担(挑个担子卖货的小贩),跳大神的在村子上晃得也不是一个两个。

     喜欢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请大家收藏:()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