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黄念念的念头

关灯
    元的存折是在东方云层那儿拿的,回头让白玉珍补齐,老爷子的青岛中平家具厂明年年初会步入正轨。

     中平家具青岛仓储区的木料已经成山,成了青岛的一处“盛景。

    ” 天津卫王勇处也是一样。

     天津厂和青岛厂全新进口西德设备瞄准的是国外市场,国家在土地使用,税收上面给予了很大的优惠。

     国家想的是引导其成为国家未来创汇的前锋,可以创汇的企业,还是国内的民营合资企业,条件给的能不好吗。

     要不你办一个综合性的大卖场看看,国家可是小气得很。

     要地,要政策,国家理都不理你。

     卖东西,国家国营那么多的百货商店职工还要吃要喝的,要开百货商店你自己想办法,优惠没有,大家同台竞争。

     要不你拿美金过来直接投资那我肯定给你优惠。

     家具厂解决了原料的问题,最初的两个厂,位于京郊的清河中平家具厂和山东博州东方云层老家的家具厂,农民木匠师傅开始三班倒,在厂区农村村庄周围形成了最为简单的分工合作机制,也就是简单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扩大化,每个村子按要求保质保量生产家具的一个部件,哪怕是家具的一条腿,一个卯件。

     实实在在的算是开足马力搞生产,无奈产量还是跟不上,完全无法满足燕京和山东济南府庞大的市场需求。

     后期在天津卫和青岛的两个中型家具厂就将是那些木材的主力加工厂。

     陇凤仙师姐资助友人也好,孤儿也罢,那是师姐、姐夫的事,永航不会问。

     做一切的目的是让师姐心安,不要留有遗憾。

     那可2000美金啊。

     除了师姐姐夫,不明白的小辈问永航哪里来的如此多钱财。

     永航卖了个关子道: “中平服装知道吧?” 师姐女儿黄依依说道: “当然知道,那些个私营老板穿的都是,一套服装死贵死贵的,黑了心了。

    ” 永航没想到,中平服装在外地人的印象中是这样的。

     不过想想挺好,中平服装名气大大的有,黄依依显然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心态。

     “开车给阿叔送东西过来的小伙子说是中平家具厂的,和燕京中平是一个老板的?” “那车是桑塔纳,很贵的,听说要20多万。

    ” “他们厂里好像有好几辆大解放,那厂子员工住的可是楼房。

    ” “我知道,隔壁花花家的亲戚就在中平家具厂,听说人家马上要出国培训,厂里出钱,工资照拿,我什么时候能出个国吆。

    我出国给人家刷盘子我都愿意。

    ” 话开了头,一家人说的热闹,最后念念的话语是满满的羡慕。

     永航一巴掌拍在念念的脑袋上。

    道: “要出国,明年考上大学后阿爷送你出去,想去哪国咱去哪国。

    ” 黄念念一脸的不信任。

     “吹牛。

    ” “阿爷不吹牛,知道中平老板是是谁吗?” “吕中平,报纸上有报道的。

    ” “知道我是谁吗?” “谁!奶奶弟弟呗。

    ” “那是我师父,你不是说你学习好吗,学习好的娃娃,我和师父说一下送你出国肯定没问题啦。

    ” 念念还是不信,总觉得阿爷在吹牛,可是中平家具厂的司机开车过来给了阿爷一个信封是真的,给奶奶的2000美金也是真的,还有阿爷给奶奶的信封,只是不知道信封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