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联络员”的尴尬:电话里的太极

关灯
    清源市纪委大楼的走廊,光洁得能映出人影,却透着一股无机质的冰冷。

    陈青禾捏着那张写着“市住建局办公室张主任”联系方式的纸条,指尖微微发凉。

    刚从云川那个案子移交的凝重氛围中抽身,转眼就扎进了省城这潭更幽深的水里。

    十室主任雷厉的话还在耳边回响:“重案要案是拳头,监督检查是眼睛。

    眼睛要亮,更要会看门道。

    ”他现在,就是这双“眼睛”延伸出去的一根神经末梢,负责联系住建局这个庞然大物。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十室那扇厚重的磨砂玻璃门,回到自己那个靠窗、略显逼仄的工位。

    窗外是省城繁华的街景,车流如织,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目的阳光,与他此刻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疏离,且带着点初来乍到的无所适从。

    桌上,那个陪伴他许久的保温杯静静立着,杯壁上还残留着从云川带来的、洗刷不掉的淡淡茶渍。

    他拧开杯盖,热气裹挟着熟悉的茶香氤氲开来,稍稍驱散了心头的寒意。

    他灌了一大口,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试图熨平那份初临市府的局促。

     任务很明确:调阅市住建局近三年关于“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及审计报告全套资料。

    这是十室近期关注的一个民生领域风险点,需要初步摸排。

    在县里,这种调阅,他一个电话打到对口股室,多半就能搞定,甚至亲自跑一趟也快。

    但这里是市里,是省城,规矩不同,门槛更高。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按照纸条上的号码,一个键一个键地按下去。

    听筒里传来冗长的“嘟…嘟…”声,每一声都敲在他的耐心上。

    终于,电话被接起,一个略显慵懒的女声传来:“喂,市住建局办公室,哪位?” “您好,我是市纪委第三监督检查室的陈青禾。

    ”陈青禾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有力,“请问张主任在吗?有个工作需要和他沟通协调一下。

    ” “哦,纪委的同志啊。

    ”对方的声音似乎清醒了一点,但依旧带着程式化的腔调,“张主任啊?他这会儿在开局长办公会呢,估计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

    您有什么事?可以先跟我说,我是办公室的小王。

    ” “是这样,”陈青禾迅速组织语言,“我们室近期有个工作需要调阅贵局近三年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明细以及相关的审计报告。

    需要走个程序,麻烦张主任这边协调一下。

    ”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响起一阵翻动纸张的窸窣声。

    “哎呀,陈同志,这个…这个资料量可不小啊,涉及好几个科室呢。

    ”小王的声音透着一丝为难,“而且,您也知道,这种专项资金资料,调阅都是有严格程序的。

    您那边…有正式的书面函件吗?或者领导批示?” “目前还在初步了解阶段,需要先看看资料才能确定下一步是否需要正式函件。

    ”陈青禾解释道,心里已经预感到一丝不妙,“只是内部工作调阅,用于风险研判,暂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程序。

    ” “陈同志,话不能这么说呀。

    ”小王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现在都讲规矩、讲程序。

    没有正式的函件或者上级批示,我们这边不好操作啊。

    您看,万一资料流转过程中出了什么纰漏,或者信息……对吧?我们基层办事的,也得按章办事,保护自己不是?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您先让市纪委办公室或者你们室领导,给我们局办发个正式的协查函?我们收到函件,张主任批了,下面科室才好配合嘛。

    ” “按程序走”。

    第一个太极推手,轻飘飘地挡了回来。

    陈青禾握着话筒的手指紧了紧。

    他想起在云川,哪怕是查郭刚那样的常务副县长,前期调阅资料也没这么费劲。

    省城的水,果然浑得看不见底。

     “王同志,这个情况我理解。

    但事情比较急,能否先请张主任抽空接个电话?或者麻烦您转告张主任,市纪委三室陈青禾找他,是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的事,请他散会后务必回个电话给我?”陈青禾退而求其次,试图直接找到能做主的人。

     “哎呀,这个…陈同志,真不是我不帮忙。

    ”小王的声音充满了爱莫能助的歉意,“局长办公会很重要,张主任是记录员,散会了可能还要整理纪要,接着可能还有别的安排…这样吧,我尽量把您的事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