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背后一刀捅蔡京
关灯
小
中
大
东京汴梁府,蔡京府邸。
蔡京看着眼前萎靡的童贯,胸口起伏,气得恨不得一口将他吞了。
蔡京和童贯两人是政治上的盟友。
当年蔡京被贬江南,童贯便利用关系,给宋徽宗进言让蔡京得以在江南帮皇帝捞钱,重新恢复宰相之职。
复相之后,蔡京又帮助童贯获得了统领西北军的机会。
而后童贯也便在西军之中,凭借军功一路上升。
历史上,蔡京和童贯两人后来交恶,那得等到蔡京发现童贯的权力随着军功越发壮大,已经威胁到他的相权之后才会发生。
而此时期,蔡京乃是有一品虚衔的大宋宰相,地位远远压着童贯一头。
外朝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两人乃是紧密的政治联盟。
这一次童贯出征梁山,说得信誓旦旦。
蔡京也觉得童贯带领十万大军肯定能够建功,所以在朝堂上极力保举童贯。
童贯几天前匆忙跑回汴梁府,且战败的消息传开时,蔡京整个人都傻了。
十万大军啊! 童贯出兵不到两个月,进入山东地界和张文远实际交锋甚至只有半个月时间。
十万大军全部葬送! 这消息谁听了不是目瞪口呆?蔡京若非见到童贯出现,亲耳听闻,都不敢相信张文远真厉害到如此程度。
就算是和天兵天将对敌,怕也打不出这样的战损比吧! 蔡京现在对童贯是恨不得把他给活吃了。
之前童贯吹得信誓旦旦的牛,全被蔡京拿到朝中作为支持童贯出兵的理由。
现在童贯战败,满朝的舆论不光是攻击童贯、高俅,更是直指他这个公相蔡京。
就在刚才,当今天子道君皇帝已把他叫入宫中,狠狠数落了一顿。
现在蔡京恨不得把自己受到的皇帝压力全都发泄给童贯,哪怕两人是政治盟友,蔡京也憋不住。
他低沉的声音开口:“十万人去,一千人回。
枢密,这仗是怎么打的?” 童贯因为害怕张文远追击,从东阿一路逃至寿张。
到河北等待一阵,童贯反应过来自己所做不合适时,人已经在归德府了。
这时若等朝廷的军报先传回,童贯肯定被治罪,所以干脆提前一步,比军报还快地回到汴梁。
让汴梁城得知的第一手消息是从童贯口中传出的,他还能稍加掩饰。
但这事情做的也是十分难看。
现在满京城都知道童贯大军溃败,而且跑得比信使还快,战败的一瞬间就一路从东阿逃回了汴梁,满朝皆笑他是“逃命枢密”。
童贯想起张文远东阿城下的隆隆炮声,犹自心惊胆战,面上无光地小声道: “相国有所不知,那张文远手下火器着实犀利,六万大军尚且不敌,我又能如何?” “若非走得快时,我也死于阵前了。
” 蔡京听着他狡辩,心中冷哼一声,心想:你这死太监还不如死在阵前,我还好交代些。
但毕竟两个人是政治同盟,童贯这几年在西军为当今天子掌握军权的功劳,皇帝是不可能忘记的。
到现在皇帝还没有治童贯之罪,也就能看出天子的态度了。
蔡京对童贯也不敢太过苛责,只能道:“索性你早一步回来,如今东阿一战的消息,由你口中说出,不至于被那些清流拿来大造文章,事情还有转机!” 话刚出口,就见外头一个文书急急忙忙跑来:“相国,不好了,这是今日朝
蔡京看着眼前萎靡的童贯,胸口起伏,气得恨不得一口将他吞了。
蔡京和童贯两人是政治上的盟友。
当年蔡京被贬江南,童贯便利用关系,给宋徽宗进言让蔡京得以在江南帮皇帝捞钱,重新恢复宰相之职。
复相之后,蔡京又帮助童贯获得了统领西北军的机会。
而后童贯也便在西军之中,凭借军功一路上升。
历史上,蔡京和童贯两人后来交恶,那得等到蔡京发现童贯的权力随着军功越发壮大,已经威胁到他的相权之后才会发生。
而此时期,蔡京乃是有一品虚衔的大宋宰相,地位远远压着童贯一头。
外朝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两人乃是紧密的政治联盟。
这一次童贯出征梁山,说得信誓旦旦。
蔡京也觉得童贯带领十万大军肯定能够建功,所以在朝堂上极力保举童贯。
童贯几天前匆忙跑回汴梁府,且战败的消息传开时,蔡京整个人都傻了。
十万大军啊! 童贯出兵不到两个月,进入山东地界和张文远实际交锋甚至只有半个月时间。
十万大军全部葬送! 这消息谁听了不是目瞪口呆?蔡京若非见到童贯出现,亲耳听闻,都不敢相信张文远真厉害到如此程度。
就算是和天兵天将对敌,怕也打不出这样的战损比吧! 蔡京现在对童贯是恨不得把他给活吃了。
之前童贯吹得信誓旦旦的牛,全被蔡京拿到朝中作为支持童贯出兵的理由。
现在童贯战败,满朝的舆论不光是攻击童贯、高俅,更是直指他这个公相蔡京。
就在刚才,当今天子道君皇帝已把他叫入宫中,狠狠数落了一顿。
现在蔡京恨不得把自己受到的皇帝压力全都发泄给童贯,哪怕两人是政治盟友,蔡京也憋不住。
他低沉的声音开口:“十万人去,一千人回。
枢密,这仗是怎么打的?” 童贯因为害怕张文远追击,从东阿一路逃至寿张。
到河北等待一阵,童贯反应过来自己所做不合适时,人已经在归德府了。
这时若等朝廷的军报先传回,童贯肯定被治罪,所以干脆提前一步,比军报还快地回到汴梁。
让汴梁城得知的第一手消息是从童贯口中传出的,他还能稍加掩饰。
但这事情做的也是十分难看。
现在满京城都知道童贯大军溃败,而且跑得比信使还快,战败的一瞬间就一路从东阿逃回了汴梁,满朝皆笑他是“逃命枢密”。
童贯想起张文远东阿城下的隆隆炮声,犹自心惊胆战,面上无光地小声道: “相国有所不知,那张文远手下火器着实犀利,六万大军尚且不敌,我又能如何?” “若非走得快时,我也死于阵前了。
” 蔡京听着他狡辩,心中冷哼一声,心想:你这死太监还不如死在阵前,我还好交代些。
但毕竟两个人是政治同盟,童贯这几年在西军为当今天子掌握军权的功劳,皇帝是不可能忘记的。
到现在皇帝还没有治童贯之罪,也就能看出天子的态度了。
蔡京对童贯也不敢太过苛责,只能道:“索性你早一步回来,如今东阿一战的消息,由你口中说出,不至于被那些清流拿来大造文章,事情还有转机!” 话刚出口,就见外头一个文书急急忙忙跑来:“相国,不好了,这是今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