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理性思维的诗意觉醒

关灯
    夜色如墨,城市的灯火在窗玻璃上晕出模糊的光斑。

    赵环坐在书桌前,台灯昏黄的光将他的身影投在摊开的图纸上。

    面前的图纸,是一个新的商业建筑项目,那些线条和数据,就像他熟悉的战场,每一个标注都承载着理性的思考与规划。

     他的目光落在复杂的结构计算上,手中的铅笔机械地在纸上滑动,写下一串串精确的数字。

    长久以来,在父亲理性主义的熏陶下,他的设计就像精密的仪器,追求着完美的比例与实用性。

    然而,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内心却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赵环的思绪飘回到不久前的一次经历。

    他在为一个社区项目做调研时,看到一群孩子在老旧的院子里玩耍。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他们身上,那一瞬间,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和光影交织的画面,像一道温暖的电流击中了他。

    他突然意识到,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结构和数据,更是承载人们情感与生活的容器。

     从那以后,他开始在设计中尝试加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在社区花园里,他设计了一条蜿蜒的小径,小径的弧度并非基于任何严格的几何规则,而是模拟了孩子们追逐打闹时自然形成的轨迹。

    这个小小的改变,让原本单调的空间变得灵动起来,也得到了居民们的喜爱。

     此刻,他看着眼前商业建筑的图纸,心中涌起一股冲动。

    他想要在这个以理性着称的项目里,加入一些属于情感和诗意的元素。

     他的目光扫过图纸上的中庭部分,那里原本计划是一个规整的矩形空间,用于人员的集散和商业展示。

    赵环咬了咬嘴唇,深吸一口气,拿起铅笔,在图纸的角落轻轻画下了一颗星子,那星子的线条流畅而灵动,仿佛带着冲破理性束缚的力量。

     紧接着,他在星子下方勾勒出一弯春水的轮廓,水波荡漾,仿佛有着生命。

    他的手微微颤抖,这简单的几笔,对他来说却像是打破了某种长久以来的禁锢。

     在画出星子与春水的简笔速写后,赵环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自己曾经与父亲的无数次争论,父亲总是强调建筑要遵循严格的工程规范和经济原则,而他却渐渐觉得,建筑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

    就像他最近研究的一些古代建筑,那些看似随意却又充满韵味的设计,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感触动。

     他开始思考,建筑的灵魂究竟在哪里?是在那些精确到毫米的尺寸里,还是在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微小细节中?或许,建筑的灵魂,就藏在理性计算之外的那0.1毫米误差里,那一点点的“不精确”,恰恰是情感与诗意的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