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星轨的交汇预兆

关灯
    ,像极了某窑失败的釉色流淌。

    她想起上周整理旧物时翻出的便签,那是大二时写的:“渴望遇见一个人,让灵魂与肉身都有归宿,如同星子找到承接它的春水。

    ”当时觉得这话太过矫情,随手夹进了日记本,此刻却像颗埋在心底的种子,忽然在月光下抽了芽。

     她开始写,笔尖在纸上划出流畅的弧线:“春水”。

    两个字写完,觉得太单薄,便在旁边画了道波浪线,又觉得不够,索性放下笔,从抽屉里翻出一管未开封的赭石颜料。

    她用手指蘸着颜料,在“春水”二字下方抹出一道湿润的水痕,颜料晕开时,意外在纸纤维里显出细小的金色颗粒——那是去年尝试在釉料中加入金粉时,不小心沾到笔尖的残留。

     就在这抹水痕渐渐干涸之际,郭静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画廊发来的参展确认函,附件里的展览平面图上,她的展位被标在落地窗前,旁边的备注写着:“该区域夜间有路灯投射,适合星夜主题作品。

    ”她盯着屏幕上的“星夜”二字,忽然想起昨天在陶艺市集,有个陌生男人蹲在她的摊位前,久久看着那组“未命名星座”的碎陶拼贴,临走时留下一句:“这些熔痕像极了我测绘过的老建筑砖缝。

    ”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赵环的手机也亮起屏幕。

    是助理发来的画廊开幕式邀请函,附言里说:“甲方推荐的陶艺家作品据说很有‘空间呼吸感’,您之前不是总说建筑该与艺术共振吗?”他放大邀请函上的宣传图,目光落在右下角的参展艺术家简介处——“郭静,陶艺创作者,致力于探索泥土与灵魂的共振频率”。

     设计稿背面的星子还未画完,最后一颗的尾尖恰好停在郭静写下“春水”的同一时刻。

    赵环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纸面,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某种无形的震颤,就像他当年在老祠堂梁柱上发现的、与数学公式暗合的榫卯符号。

    他不知道,此刻二十公里外,郭静正用沾着赭石颜料的手指,轻轻抚过笔记本上那道象征春水的水痕,金粉在月光下闪烁,如同星子坠入水面的第一圈涟漪。

     工作室的空调仍在低鸣,图纸上的0.7度误差尚未修正,陶艺窑炉的余温正在散去,笔记本里的颜料也将干透。

    但在这个春夜将尽的时刻,两个尚未相遇的灵魂,如同宇宙中运行的星子,各自在命运的轨道上留下了交汇的预兆。

    赵环重新拿起彩铅,这一次,他在星子坠落的轨迹旁写下一行小字:“或许灵魂的弧度,从来不需要角度计算。

    ”而郭静则在“春水”二字周围画满了细碎的星芒,笔尖划过金粉残留的地方,纸上忽然浮现出一句久已遗忘的诗:“星子坠入时,春水自有回声。

    ”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第一缕晨光穿过赵环工作室的百叶窗,在星子图案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像极了郭静工作室里晾坯架的影子。

    两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此刻笔下的星芒与春水,即将在七十二小时后的画廊落地窗前,完成一次命中注定的共振。

    就像老祠堂的榫卯与陶土的指纹,在时光的褶皱里,早已埋下相遇的密码。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