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文化绞杀:传统工艺的绝地反击

关灯
    福顺里的庆功宴还飘着二锅头的醇香,苏婉晴摩挲着战术背心上斑驳的“胡同卫士”徽章,手机冷不丁震动起来。

    短视频平台推送的热门视频里,某国际食品品牌代言人操着蹩脚中文嗤笑:“中国传统腌菜?不过是没有标准化的粗糙作坊产物。

    ”评论区瞬间被水军攻陷,“不卫生”“没格调”的污言秽语如潮水般涌来。

     “欺人太甚!”沈野的机车皮衣擦过门框,带倒了墙角的咸菜坛子,“老子现在就去把他们广告牌砸个稀巴烂!”李大爷的三弦琴重重拍在石桌上,震得铜茶缸里的茶叶水四溅:“当年八国联军没抢走的手艺,轮得到他们指手画脚?” 苏婉晴咬开蓝莓味棒棒糖,紫色糖汁在齿间炸开,眼底却结着冰。

    她点开江远连夜整理的资料:国际巨头旗下的“新中式腌菜”品牌即将上市,采用真空包装与低温杀菌技术,广告语直指传统工艺“落后、不科学”。

    更致命的是,他们暗中操控媒体发起“食品安全大讨论”,将古法发酵与“细菌超标”强行关联。

     胡同口突然响起刺耳的刹车声。

    七辆贴着“国际食品卫生督察”标识的车辆鱼贯而入,西装革履的检查人员举着检测设备,领头的中年男人推了推金丝眼镜:“接到举报,福顺里食品存在文化安全风险,现进行专项审查。

    ” “文化安全?”苏婉晴扯下卫衣帽子,露出利落的短发,“倒是贵公司的腌菜配料表,转基因大豆、人工防腐剂占了半页吧?”她扬了扬手中的平板电脑,上面滚动播放着该品牌在国外因添加剂超标被召回的新闻。

     然而,舆论的风暴远比想象中更猛烈。

    次日清晨,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全被“传统工艺该淘汰吗”“洋品牌更安全”等话题霸屏。

    营销号发布的对比视频里,福顺里老人手工腌菜的画面,与国际品牌现代化工厂的无菌生产线形成“惨烈”反差。

    更有甚者,编造出“吃传统腌菜致癌”的谣言,配图竟是福顺里直播间的截图。

     “他们这是要连根拔起。

    ”林叙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不断跳出被篡改的网页代码,“不仅买通了国内媒体,连海外华人论坛都被水军占领。

    ”他调出的监控画面显示,震天响带着人在海外社交平台批量注册账号,用中文小号冒充留学生发起抵制。

     深夜的四合院,煤油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苏婉晴铺开泛黄的族谱,指尖划过先辈腌菜的手绘图:“老祖宗传了八代的手艺,靠的不是流水线,而是节气、水土和人心。

    ”她突然起身,帆布包甩在肩头:“沈野,召集机车俱乐部;江远,联系所有粉丝团;林叙——”她看向正在拆卸无人机的程序员,“这次,我们要打一场文化保卫战。

    ” 七十二小时后,福顺里变身成传统文化的活展厅。

    沈野改装的三轮车挂满红灯笼,车载喇叭循环播放着老北京吆喝;张阿姨带着剪纸天团,现场剪出“非遗守护”系列作品;李大爷的三弦评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