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婚途风波:偏见与理解的拉锯战

关灯
    我也闹过。

    ”她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非让男方买三金,结果小两口为这事冷战了半个月。

    后来啊,还是我低头认了错。

    ” 李大爷调着琴弦,苍凉的调子缓缓流出:“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咱们老一辈啊,得学着放手。

    ”他说起自己年轻时和老伴白手起家的故事,灶台上的铁锅补了又补,却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王秀兰捧着茶杯,热气模糊了眼镜片。

    “可街坊邻居的闲话……”她声音发闷。

     “让他们说去!”沈野的大嗓门突然从门外传来,他骑着摩托车停在院子里,车斗里装满陈默设计的陶瓷喜糖盒,“这些糖盒在老街卖疯了!陈默这小子,以后肯定能成大器!” 正说着,江远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衬衫扣子又系错了位:“王阿姨,您看!网上好多人支持小雯和陈默的婚事,还有人要效仿他们的‘零彩礼’婚礼呢!”屏幕上,点赞和祝福的评论不断刷新。

     王秀兰的眼泪突然掉在茶杯里,荡起小小的涟漪。

    她想起昨晚小雯偷偷塞在她枕头下的信:“妈,我知道您担心我。

    但陈默会在我生理期给我煮红糖水,会记得我随口说的每一个心愿。

    钱可以慢慢赚,可错过了他,我会后悔一辈子。

    ” 婚礼前一周,王秀兰把存折递给小雯时,手指还在微微颤抖。

    “拿着,当嫁妆。

    ”她避开女儿惊讶的目光,“不过说好了,这是借你的,以后小店赚了钱,得还我。

    ” 小雯抱着存折泣不成声。

    陈默红着眼眶鞠了一躬:“阿姨,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过日子。

    ” 婚礼当天,老街比过年还热闹。

    沈野的摩托车队载着新人穿梭在巷子里,车斗里撒出的不是彩纸,而是陈默烧制的迷你陶瓷喜字。

    张阿姨剪的百米长“百子千孙”剪纸挂在街道两旁,李大爷的三弦声和人群的欢呼声混在一起,响彻整个老街。

     王秀兰站在人群中,看着女儿幸福的笑容,忽然觉得那些街坊的闲言碎语、表姐的冷嘲热讽,都比不上这一刻的温暖。

    她摸出手机,把“零彩礼”的婚礼视频发到家族群里,附言:“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比啥都强。

    ” 夜深了,老街渐渐安静下来。

    王秀兰坐在自家阳台,望着四合院方向依旧明亮的灯火,轻轻哼起年轻时的歌谣。

    远处,传来李大爷收拾三弦琴的声音,还有苏婉晴爽朗的笑声。

    这场关于彩礼、关于婚恋的风波,终于在理解与包容中,画上了温暖的句点。

    但她知道,在守护孩子们幸福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这一世我要享受尽这人间快乐请大家收藏:()这一世我要享受尽这人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