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匠心难守:时代浪潮下的至暗时刻

关灯
    新生儿的啼哭还萦绕在耳畔,现实的重担却如乌云般压来。

    陈默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站在堆满退货包裹的工作室里,奶粉钱的压力与品牌危机的焦虑,像两根绞索紧紧勒住他的脖颈。

    退货单上密密麻麻写着“货不对板”“质量堪忧”,而这些所谓的“瑕疵品”,实则是“茗韵轩”恶意购入后人为损毁的仿冒货。

     “默雯陶艺”的官方直播间里,水军的辱骂弹幕刷屏:“拿劣质品圈钱,还配叫匠人?”“老婆孩子都养不起的窝囊废!”陈默盯着屏幕,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想起昨夜女儿因奶粉过敏哭闹不止,小雯强撑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四处求医,而自己却连一罐进口奶粉都买不起。

     王秀兰悄悄将存折塞进陈默口袋,皱纹里藏着担忧:“这是妈攒的养老钱,先给孩子买奶粉吧。

    ”老人的手背上还留着在超市搬运货物时撞出的淤青,她强装笑颜:“妈身体硬朗,还能干几年。

    ”陈默望着母亲佝偻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生意失败那晚,王秀兰也是这样默默变卖嫁妆,撑起整个家。

     更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

    “鼎元资本”联合多家电商平台,以“质量不达标”为由下架“默雯陶艺”所有商品。

    林叙的电脑屏幕闪烁着冰冷的数据:“品牌搜索量下降82%,合作方解约率91%。

    ”陆沉西装革履地站在仓库里,指着堆积如山的滞销陶瓷:“接受收购吧,至少能保住品牌。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否则,你们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

    ” 深夜,陈默独自坐在老窑炉前,火苗舔舐着陶坯,却暖不了他冰凉的心。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就算饿死,也不能让手艺变了味。

    ”可现在,女儿的啼哭、妻子的憔悴、员工的期待,每一样都在撕扯着他的坚持。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父亲站在火光中,失望地摇头:“你终究还是向资本低了头。

    ” 就在陈默陷入绝望时,小雯抱着女儿走进工作室。

    产后虚弱的她眼神却异常坚定:“还记得我们创业的初心吗?”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小脸,“我们想让每一件陶瓷都承载故事,现在,女儿的诞生不就是最好的故事吗?”她掏出手机,屏幕上是一封来自山区小学的邮件——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道:“陈叔叔,我们用奖学金众筹买了您的杯子,它让我们相信,努力就有希望。

    ” 这封邮件像一束光照进黑暗。

    陈默决定破釜沉舟,开展“匠心守护计划”:邀请消费者参观制作过程,直播原材料选购,甚至开放设计投稿,让每个人都成为陶瓷故事的创作者。

    老街坊们再次自发加入,沈野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宣传,张阿姨的剪纸作品贴满了老街的每一个角落,李大爷的三弦曲新编了《匠心战歌》。

     然而,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

    “茗韵轩”注册了与“默雯陶艺”极为相似的商标,推出低价仿冒品,并雇佣水军在网络上混淆视听。

    更致命的是,一份伪造的“环保违规处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