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云笺尺素寄韶光

关灯
    惊蛰那日,春雷惊醒了椒房殿沉睡的玉兰树。

    苏锦璃站在花树下,仰头望着枝头初绽的花苞,忽有一片嫩绿的新芽落在她鬓边。

    念棠抱着一摞书卷匆匆赶来,月白色裙裾扫过湿润的青石板,"母亲,昨日抄录的前朝农事典籍,您看是否要呈给父亲?"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念璃清亮的喊声:"快来!新孵出的小鹊掉窝里了!" 楚君逸带着满身晨露踏入庭院,腰间佩着的玉珏随着步伐轻响。

    他手中握着根细长的竹竿,顶端绑着个用软布垫好的草窝:"念璃别急,朕来帮你。

    "看着帝王小心翼翼地将幼鸟送回巢中,苏锦璃想起初见时那个在沙场上杀伐果断的身影,岁月竟将他打磨得这般温柔。

     午后,宫外来了位不速之客。

    白发苍苍的老匠人颤巍巍捧着锦盒,见到楚君逸便老泪纵横:"陛下还记得老臣吗?二十年前江南镜坊的王老头啊!"楚君逸愣神片刻,忽然笑出声:"当年帮我们易容的王师傅?快请坐!" 锦盒打开,里面躺着一面古朴的铜镜,镜背刻着缠枝莲纹,边缘还留着几处修补的痕迹。

    "这是小店最后的老物件,"王匠人哽咽道,"当年您和夫人在镜坊躲雨,夫人盯着这镜子说'真想把时光都照进去'..." 苏锦璃抚摸着铜镜斑驳的镜面,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时他们被叛军追杀,躲进江南小镇的镜坊。

    雨打芭蕉的夜里,她对着铜镜说笑,说若能将平安日子都映在镜中该多好。

    没想到时隔多年,这面承载着往昔的铜镜,竟辗转到了眼前。

     楚君逸将铜镜郑重摆在书房,"明日让人做个檀木架供起来。

    "他握住苏锦璃的手,"当年未能给你一面好镜子,如今..."话未说完,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暗卫单膝跪地呈上密函。

     北疆突发异动,有部族首领意图叛乱。

    楚君逸展开军报的瞬间,周身气势骤然冷冽。

    苏锦璃见状,转身取出亲手缝制的护心甲:"这次,我与你同去。

    "她语气坚定,眼中是不容置疑的决然。

    念棠捧着西北军备图匆匆赶来,念璃则抱着装满新药的木箱,"这次研制了防瘟疫的香囊,定能派上用场!" 三日后的清晨,椒房殿前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楚砚书主动请缨留守京城监国,他整理着父亲的披风,"孩儿定不负所托。

    "念棠将一卷兵书塞进父亲怀中,"这是儿臣结合前朝战例撰写的破敌之策。

    "念璃红着眼眶将香囊系在父亲腰间,"一定要平安回来..." 大军开拔那日,苏锦璃坐在马车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