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风雪隆中路 三顾草庐门
关灯
小
中
大
建安五年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落在南阳隆中的山道上。
荀彧一袭青衫已染成素白,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没膝的积雪中。
庐江到隆中四百余里,他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终于在第三日黄昏望见了那处与玉玺星图一般无二的草庐。
草庐檐下,"卧龙岗"三字木牌在风雪中轻轻摇晃。
荀彧整理衣冠,正要上前叩门,忽闻庐内传来清越琴音。
那曲调初如幽泉滴石,继而似松涛阵阵,最后竟化作金戈铁马之音,与他怀中玉玺的微妙脉动隐隐相合。
"好一曲《风雷引》。
"荀彧轻声赞叹,抬手叩响柴门。
开门的是一名总角童子,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来客:"先生晨课未毕,不见外客。
" 荀彧不恼,反而郑重一揖:"颍川荀彧,特来拜谒孔明先生。
烦请通传。
" 童子摇头如拨浪鼓:"先生说了,近日天象有异,要闭关推演。
莫说是你,便是刘荆州亲自来,也不见。
" 一连两日,荀彧晨起即至,暮色方归。
每次叩门,得到的都是同样答复。
到第三日清晨,当他再次顶着风雪来到草庐前时,那童子竟连门都不开,只在院内喊:"荀先生请回吧!我家先生说,乱世纷纷,各安天命,何必强求?" 积雪没靴,寒风刺骨。
荀彧静立良久,忽然仰天大笑。
笑声中,他从怀中取出刘晔托付的庐江太守印绶,重重掷于雪地! "好一个各安天命!"荀彧声音如金玉交击,穿透风雪,"孔明先生既知天象有异,可曾见紫微晦暗,贪狼耀目?可曾见江淮血雨,百姓易子而食?刘子扬以宗室之身,独抗曹袁,今为救一城百姓,魂魄将散!先生忍以'天命'二字,坐视苍生倒悬乎?!" 话音未落,草庐柴门"吱呀"一声洞开。
一位身着素白深衣,头戴纶巾的年轻文士当门而立。
他面容清癯,
荀彧一袭青衫已染成素白,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没膝的积雪中。
庐江到隆中四百余里,他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终于在第三日黄昏望见了那处与玉玺星图一般无二的草庐。
草庐檐下,"卧龙岗"三字木牌在风雪中轻轻摇晃。
荀彧整理衣冠,正要上前叩门,忽闻庐内传来清越琴音。
那曲调初如幽泉滴石,继而似松涛阵阵,最后竟化作金戈铁马之音,与他怀中玉玺的微妙脉动隐隐相合。
"好一曲《风雷引》。
"荀彧轻声赞叹,抬手叩响柴门。
开门的是一名总角童子,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来客:"先生晨课未毕,不见外客。
" 荀彧不恼,反而郑重一揖:"颍川荀彧,特来拜谒孔明先生。
烦请通传。
" 童子摇头如拨浪鼓:"先生说了,近日天象有异,要闭关推演。
莫说是你,便是刘荆州亲自来,也不见。
" 一连两日,荀彧晨起即至,暮色方归。
每次叩门,得到的都是同样答复。
到第三日清晨,当他再次顶着风雪来到草庐前时,那童子竟连门都不开,只在院内喊:"荀先生请回吧!我家先生说,乱世纷纷,各安天命,何必强求?" 积雪没靴,寒风刺骨。
荀彧静立良久,忽然仰天大笑。
笑声中,他从怀中取出刘晔托付的庐江太守印绶,重重掷于雪地! "好一个各安天命!"荀彧声音如金玉交击,穿透风雪,"孔明先生既知天象有异,可曾见紫微晦暗,贪狼耀目?可曾见江淮血雨,百姓易子而食?刘子扬以宗室之身,独抗曹袁,今为救一城百姓,魂魄将散!先生忍以'天命'二字,坐视苍生倒悬乎?!" 话音未落,草庐柴门"吱呀"一声洞开。
一位身着素白深衣,头戴纶巾的年轻文士当门而立。
他面容清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