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百废待兴 卧龙理政安荆襄

关灯
    年解开腰间皮囊,倒出一把精致的铜钥匙,"这是开枷的钥匙,也是诸位的聘书。

    " 老匠人们面面相觑,直到最年长的黄姓匠人颤声问:"小先生要我们...造新船?" "不止。

    "陆逊指向泊船后方新搭建的草棚,"那里有三十名学徒等着拜师。

    "他又指向江心,"三日后,我们要在江心岛建起真正的'将作院'。

    " 老匠人们突然齐刷刷跪倒,木枷砸在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黄匠人老泪纵横:"老汉造了一辈子船,还没见过官府给匠人行聘礼的..." 晨光微熹时,太守府偏厅已飘起药香。

    刘晔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竹简——那是诸葛亮彻夜整理的《江陵安民十策》。

    第一条墨迹尤新:"凡蔡氏所设苛捐杂税,尽数废除。

    田租复汉制三十税一,商税减半..." "主公。

    "诸葛亮突然推门而入,羽扇上沾着露水,"庞统到了。

    " 刘晔手中的药碗差点打翻。

    那个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竟来得如此之快? 来人身量矮小,粗布麻衣上沾满草屑,活像个逃荒的农夫。

    唯有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在看见案上《十策》时爆发出骇人的亮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一个'尽废蔡政'!"庞统抓起竹简哈哈大笑,"不过孔明啊,你这第三条'清查隐田'怕是行不通。

    "他脏兮兮的手指在简牍上重重一点,"荆襄世族盘根错节,你动他们的田地,比动祖坟还难!" 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斟茶:"士元有何高见?" "简单。

    "庞统从怀中掏出一卷发黄的绢布,"这是我在襄阳潜伏三年绘制的世族关系图。

    蒯氏与蔡氏有血仇,黄氏与庞氏是姻亲..."他眼中闪过狡黠,"让他们狗咬狗,我们坐收渔利。

    " 刘晔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玉玺在怀中发烫。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荀彧站在庞统身后,对他微微颔首。

    那个永远优雅从容的荀文若,此刻竟露出赞许的微笑。

     "报!"亲卫慌张闯入,"东城流民暴动!有人散布谣言说我们要驱赶他们回北岸!" 庞统猛地拍案而起:"来得正好!老夫正愁没由头收拾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他扯下腰间酒葫芦灌了一大口,"主公借我三百兵,不,一百就够了!再给道手令——准许便宜行事!" 诸葛亮欲言又止,却见刘晔已取出太守印信。

    玉玺的光芒透过衣料,在他指尖流转。

     正午的东城粥棚前,庞统一脚踹翻了哄抬米价的粮车。

    雪白的稻米洒在泥地里,周围顿时鸦雀无声。

     "都听好了!"这个貌不惊人的矮个子跳上粮垛,声音震得棚顶灰尘簌簌落下,"刘使君有令:凡江陵百姓,无论原籍何处,皆可入'新民籍'!分田分屋,三年不征!"他忽然揪住一个绸缎商人的衣领,"至于这些发国难财的..." "冤枉啊!"商人瘫软在地,"小人是奉蔡..." "啪!"一叠账册砸在他脸上。

    庞统冷笑:"这是从你地窖搜出的通敌书信!"转头对士卒喝道,"抄没家产!粮仓充公!" 当夜,江陵东城火光冲天。

    庞统亲自举着火把,将查抄的七家奸商铺面付之一炬。

    烈焰映红了他狂放的笑脸:"明日太阳升起时,我要看到所有米铺挂牌售粮!价格按建安三年的市价!" 太守府最高处的望楼上,刘晔望着东城的火光,手中攥着华佗新配的药丸。

    荀彧的魂体静静立在身侧,虚幻的手指指向北方——那里有曹操的百万大军,有他们共同的过去,也有未知的未来。

     "文若放心。

    "刘晔吞下苦如黄连的药丸,声音轻得仿佛自言自语,"我不会重蹈曹公的覆辙。

    " 喜欢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