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玉玺正名 祭天聚人心

关灯
    江陵局势渐稳,流民归附,残敌肃清,城防日固。

    招贤馆内,各地前来的寒门士子、落魄工匠、乃至有一技之长的奇人异士络绎不绝,庞统与马良忙得脚不沾地,却也乐在其中。

    将作院在城外隐秘山谷设立,陆逊与招募来的工匠日夜钻研,改进霹雳车、研制新式火器与战船的项目悄然推进。

     冬至前夜,江陵城西的荒丘被火把映照得如同白昼。

    三千民夫在寒风中挥动耒耜,将蔡瑁修筑的斗兽台基座层层凿开。

    庞统裹着羊皮袄蹲在土坑里,手指拂过裸露的青色石面,突然厉声喝止挥镐的士卒:“停手!” 火把凑近时,石面上浮现出蟠螭纹路——这竟是前汉江陵王祭坛的遗存。

    庞统的络腮胡激动得颤抖:“天助主公!速请孔明!” 诸葛亮踏勘现场时,霜月正悬于中天。

    他俯身抓起一把混着骨屑的泥土:“商祭人牲,周祀天地,汉尊五帝...此处竟是三代祭址。

    ”羽扇指向北斗方位,“明日卯时三刻,紫气东来,当行禋祀之礼。

    ” 祭坛重修彻夜未休。

    新采的荆州青石覆压着前朝遗础,九层台阶暗合乾元之数。

    当黎明前的黑暗最浓重时,八十一面夔皮大鼓在祭坛四周轰然擂响。

    头戴鹖冠的执戟郎沿阶而立,手中长戟挑起缀玉流苏的帷幔——这是诸葛亮按《周礼·春官》复原的“天常”仪制。

     刘晔在太史慈护卫下踏上第一级台阶。

    他怀中玉玺突然发烫,烫得肋骨生疼。

    祭坛顶层的青铜俎案上,供奉着三日前猎获的白鹿——鹿角间天然生成玉璧纹样,被老猎户视为祥瑞。

     “吉时到!”赞礼官的高唱撕裂晨雾。

     诸葛亮展开竹简,诵祷声应和着鼓点:“维建安六年,冬至于楚。

    汉室苗裔刘晔,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土...”诵至“奸雄窃鼎,神器蒙尘”时,西北天际忽有流星坠地,坛下万众惊呼。

     就在此刻,刘晔怀中的玉玺剧烈震动。

    他解开玄端深衣的玉带,将包裹玉玺的鲛绡层层掀开。

    当那方缺了一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