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玉碎山河

关灯
    地宫死寂。

     散落的玉玺碎片,如同失去魂魄的星辰,静静躺在冰冷的青砖上,再无半分温润光泽。

    空气中残留的硫磺与怨气,被一种更深沉的、名为“终结”的苍凉所取代。

     刘晔缓缓俯身,没有去拾捡那些碎片。

    他的指尖,在距离最近一块碎片寸许之遥处,停住了。

    指腹能感受到那玉石残骸透出的、深入骨髓的冰冷。

    那不是死亡的温度,而是某种巨大存在寂灭后,留下的、空无的寒意。

    玉玺…这个伴随他穿越乱世、承载天命、予他力量亦带来无尽反噬与痛苦的神物,终究在守护他最后一丝清明后,化作了尘埃。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那暂时沉寂、却依旧散发着不祥血光的魔鼎,看向一脸惊疑与悲痛的诸葛亮和庞统。

    那双曾经因玉玺反噬而布满血丝、浑浊不堪的眼眸,此刻却异常清澈,深邃得如同倒映着浩瀚星空的古井。

    只是那平静之下,是难以言喻的疲惫,以及一种勘破迷雾后的苍凉。

     “主公…您…”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玉玺崩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晔失去了最大的依仗,更意味着那如跗骨之蛆的反噬彻底失控?还是…眼前这异样的平静,是回光返照? “玉玺…碎了。

    ”刘晔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异常平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打在死寂的地宫中,“它完成了它的使命。

    以自身为祭,引禹王圣道,为我…亦是为此方天地,指明了前路。

    ” 他缓缓站直身体,身形依旧单薄,脊背却挺得笔直,仿佛卸下了万钧重担,又似背负起更沉重的山岳。

    他的目光扫过地上失去光泽的碎片,最终落在那尊血鼎上。

     “九鼎,非邪祭之器,乃禹王铸以镇九州地脉、承载苍生愿力之社稷神器!”刘晔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将禹王虚影传递的圣道真谛清晰道出,“其力源于山河厚德,源于万民同心!邪魔辟易,非因杀戮,而在守护!血鼎…”他指向那暗红魔物,眼中寒芒如电,“不过是窃取地脉之力,逆炼万灵血怨而成的魔胎!其根源,在于九州地脉深处那道被怨气侵蚀的…裂痕!” “欲灭血鼎,必先固九鼎!欲固九鼎,必先弥合地脉之痕!”刘晔斩钉截铁,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和庞统,“此非一人之力可为,需…山河同祭!万民同心!” “山河同祭?万民同心?”庞统魂体剧震,细长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主公之意…是要以荆襄之地为基,以万民愿力为引,沟通地脉,弥合裂痕,重铸九鼎之基?!” “不错!”刘晔颔首,眼中燃烧着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