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有成 上

关灯
    饿了就吃,一日之间吃上一二十斤肉是常事。

    整日里刘柯就是练武炼气毫不停歇,一点别的事情也没有,运动量极大,食量自然也是极大,消化能力也是强大。

    不然刘柯除了温养的真气,一年来获得的一身超越常人·肉·体的力量哪来的,还没达到沟通天地吸收游离能量的地步,力量提升又太过迅猛,自然要从食物上找补,能量守恒还是要遵守的。

     当然也不可能只吃肉,那样会把人吃出毛病的,刘柯买了不少茶砖带进山里,虽然喝起来味道不是太好,但这只是细枝末节,能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就行,平时还吃些野果当零嘴。

    所有食物都是纯天然啊!后世能像刘柯这般吃法的还真不多! 看着木棚内悬挂的熏肉已经不多,刘柯知道有到了打猎的时候了。

    从墙上取下一把角弓,这把角弓还是刘柯溜进渭南县城,从一家蒙古官吏家偷来的。

    这把弓是张骑弓,长有两尺半,弓背呈墨色温润如玉,弓力有两石(一石一百二十斤),以此时刘柯的力量用它来射箭一口气连开二三十弓毫不停歇也是无事,双臂没有脱力之感。

    箭壶中的箭枝是和角弓一块顺来的,很是精致,箭身平滑,箭锋是精钢打造尖锐锋利,尾羽修得整整齐齐。

    骑弓能有两石的拉力,想来这张角弓的上一任主人也是个纵横沙场的强悍人物,至于那个蒙古官吏,不是刘柯小看他,能开满弓五次算他厉害。

    骑弓当步弓使,还用的凑活也就刘柯干得出来! 刘柯挂上弓弦,抓了一把箭枝捆好扎在腰间,什么?要带箭壶?刘柯是去打猎,不是行军,在山林中窜上蹿下的装在箭壶里的箭早掉出来了,而且走起路来箭枝撞击箭壶发出的响声,是怕猎物跑得不够快吗? 当然刘柯打猎靠的可不是弓箭,这把角弓相对来说拉力还是小了点,射些野兔、野鸡、小鹿什么的还行,大型动物就不太给力了,一箭射中后往往无法致命,要么回头跟刘柯拼命,要么掉头就跑,然后刘柯满山满野的追猎物。

    尤其是野猪和狗熊这两个货色,这俩货一个喜欢滚泥潭蹭松油,一个喜欢蹭松油然后在地上打滚,都把自己身上弄一层复合装甲,那叫一坚固! 咳咳,这也有刘同学箭法不精的部分原因,要是刘同学能一箭射中运动中的动物的眼睛等要害就直接ok了!哪有这么麻烦!于是刘柯又在背上绑上革套,里面装了四柄三尺长的短矛,这短矛背着高不过头,宽不过肩,行动间也不碍事。

    准备好之后刘柯就跳下石台,顺着河谷往上游走。

    路上刘柯随手射杀几只兔子野鸡,塞进褡裢里,继续前进。

    不多时刘柯已经到了一个泥潭附近,此时已是五六月份(农历),天气略有几分炎热,野猪有时会去泥潭中打滚。

    接连找了三个地方,刘柯才发现了一个拥有七八头野猪的猪群,全都哼哼唧唧的在泥水里翻滚。

    刘柯在远处就将身上的猎物和弓箭都放下,手中抓着一根短矛向泥潭边摸过去。

    在接近到十丈距离时,刘柯停下来调整呼吸,锁定了里面个头最大的公猪,猛地站起身来,全力一掷。

    “呜!”空气中传来撕裂空气的骇人声音,宛若是战场上射出的弩枪,闪电般没入野猪相对薄弱的腹部,矛头直接透体而出! “嗷!!!”那头公猪倒在泥潭中凄惨的翻滚嚎叫着,剩下的野猪吓得大乱,眼见得刘柯冲过来,“呜!”又是一根短矛将一头小一点的野猪扎在地上,野猪群顿时四散奔逃。

     刘柯反身将弓箭猎物取过来,然后走上前将翻滚的野猪一脚踩住,露出肚皮,抬手就是一掌,“嘭”的一声伴随着突然高亢的猪叫声,然后这头猪群中的头猪就寂静无声了。

    “嗯。

    ”刘柯满意的点点头,将另一头也如法炮制,摧心掌还真是好用,不枉小哥下的苦功。

     将泥潭里的猪拖出来,“噌”的一下从腿上抽出匕首,掰住猪头露出脖子一刀下去,扎破猪皮顺手一拉,开膛破肚。

    刘柯飞快的处理着两头野猪,动作娴熟,可谓是“小刘解猪”。

    将内脏处理掉,刘柯没那功夫仔细处理炒个猪大肠,不过野猪胃是个好东西,“百草囊”炖汤最好。

     在刘柯处理野猪的时候,远处的林子中有了动静,不时有动物露头张望,显是闻到血腥味过来的。

    树丛中有豺群!树上有豹子!随时警惕的刘柯早就知道这伙家伙来了,站起来一声长啸,声音尖锐刺耳。

    那些家伙打了个机灵,“唰”的一下全都躲回林子,若是他们能说话肯定大骂:“我·艹!又是那个两条腿的家伙!快闪快闪!再不走说不定要把我们吃了!”这名头是打出来的,刘柯刚开始打猎,这些家伙过来窥伺,被刘柯大开杀戒,追杀了几十里地。

    如是几次,好几次眼睁睁看着刘柯处理同类的尸体后,它们就记住了这个两条腿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