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太后的“催生”!她又想让我生二胎?
关灯
小
中
大
阳光暖暖地洒在王府的花园里,苏桃正坐在亭子里,一边惬意地嗑着瓜子,一边和身旁的丫鬟讨论着最近京城流行的新玩意儿。
“听说那醉仙楼新来了个大厨,做的点心那叫一个绝,模样精致不说,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苏桃眉飞色舞地说着。
丫鬟笑着回应:“王妃,要不咱们改日也去尝尝?” 苏桃刚要点头,就看到管家匆匆走来,行礼后说道:“王妃,太后宫里派人来传信,说太后想见您和王爷,让二位这就进宫呢。
” 苏桃愣了愣,嘟囔道:“太后这突然叫我们进宫,是有什么事儿啊?”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赶忙起身,回房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又派人去通知萧策。
不一会儿,萧策也赶到,两人便一同坐着马车进了宫。
到了太后寝宫,只见太后正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但那笑容里似乎又藏着几分迫不及待。
苏桃和萧策赶忙行礼:“儿臣(儿媳)参见太后。
” 太后笑着摆摆手,说道:“你们俩快起来,别多礼了。
哀家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件大事要和你们商量商量。
” 苏桃和萧策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好奇。
萧策问道:“母后,不知是何事?” 太后看了看苏桃,又看了看萧策,说道:“桃丫头啊,你和策儿成婚也有段日子了,糖糕也这么大了。
哀家寻思着,你们是不是该再生一个,给糖糕找个伴儿呀?” 苏桃一听,顿时头都大了,赶忙说道:“太后,养娃太累了呀!您是不知道,从糖糕吃喝拉撒到读书识字,哪样不要操心。
而且,我自己还没玩够呢,这要是再生一个,我哪还有那闲工夫呀!” 太后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桃丫头,你说你这孩子,养娃虽累,可其中的乐趣也是无穷的呀。
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多有成就感。
再说了,糖糕一个人多孤单,有个弟弟妹妹陪着她,她也能更开心不是?” 萧策在一旁帮腔道:“母后,苏桃确实累,我们不急。
糖糕现在也还小,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嘛。
”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啊,就是太宠糖糕了!孩子多了,互相有个照应,这是好事儿。
哀家还盼着能多几个曾孙绕膝呢。
” 苏桃苦着脸,说道:“太后,您就体谅体谅儿媳吧。
这生孩子可不是小事儿,生下来就得负责到底。
您看现在糖糕,调皮得很,我和王爷有时候都应付不来。
” 太后看着苏桃,语重心长地说:“桃丫头,哀家知道你辛苦。
可这皇家子嗣向来重要,你和策儿身份特殊,多生几个孩子,也是为皇室开枝散叶。
” 萧策见太后如此坚持,想了想说道:“母后,我们明白您的意思。
只是这事儿也急不来,得看缘分不是?” 太后哼了一声,说道:“什么缘分不缘分的,你们俩呀,就是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哀家可告诉你们,这事儿你们得抓紧点。
” 苏桃灵机一动,拉着太后的手撒娇道:“太后,您看现在京城好玩的事儿可多了。
前儿个我听说要办个什么奇珍异宝展,好多稀奇玩意儿呢。
要不您陪我去逛逛,咱们也凑凑热闹?” 太后被苏桃这突然的话题转移弄得哭笑不得,说道:“桃丫头,你别给哀家转移话题。
这孩子的事儿,你到底怎么想的?” 苏桃眨了眨眼睛,说道:“太后,我是真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您看,我和王爷还想多享受享受二人世界呢,糖糕也还需要我们多陪陪她。
要是再生个孩子,说不定就冷落了糖糕,您也不想看到糖糕不开心吧?” 太后听苏桃这么说,也有些犹豫了。
糖糕这孩子古灵精怪,她也十分疼爱。
要是因为有了弟弟妹妹,让糖糕受了委屈,她也不愿意。
这时,太后身边的嬷嬷笑着说道:“太后,王妃和王爷说的也有道理。
孩子的事儿,强求不得,顺其自然就好。
说不定过段时间,王妃和王爷就改变主意了呢。
” 太后看了嬷嬷一眼,又看了看苏桃和萧策,说道:“罢了罢了,哀家也不勉强你们。
但你们自己可得上心,别让哀家等太久。
” 苏桃和萧策赶忙点头,齐声说道:“是,太后,我们知道了。
” 太后又和他们说了些家常,心情似乎也没那么急切了。
苏桃见状,又开始眉飞色舞地给太后讲起最近京城的趣事,什么哪家公子在街头吟诗出丑,哪家小姐女扮男装去逛青楼被识破,逗得太后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儿,太后说道:“桃丫头,你这一肚子的趣事,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
听你这么一说,这京城倒是热闹得很。
” 苏桃笑着说:“太后,我平日里闲着没事,就喜欢和府里的下人还有外面的商贩唠唠嗑,这一来二去,就知道了不少事儿。
而且,这些事儿可比那些繁文缛节有趣多了。
” 太后点头道:“你这性子,倒是和宫里那些规矩森严的妃嫔们不一样,也难怪哀家喜欢你。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说着,有宫女进来禀报道:“太后,皇上来了。
” 不一会儿,皇帝走进寝宫,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
” 太后笑着说:“皇帝来了,快坐下吧。
你来得正好,哀家正和策儿、桃丫头说事儿呢。
” 皇帝好奇地问道:“哦?母后和皇弟、皇妹说什么事儿呢?” 太后看了看苏桃和萧策,说道:“还不是催他们再生个孩子的事儿。
可这俩孩子,一个说养娃累,一个帮着打圆场,就是不愿意。
” 皇帝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母后,这事儿您确实急不得。
皇弟和皇妹自有他们的打算,您就别操心了。
” 太后无奈地说:“哀家这不是盼着多几个曾孙嘛。
看着糖糕这么可爱,就想着能再多几个小家伙在宫里跑跑跳跳,多热闹。
” 皇帝说道:“母后,您要是觉得宫里冷清,儿臣以后多来陪陪您便是。
再说了,皇弟和皇妹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
” 太后点头道:“罢了罢了,听你们的。
皇帝,你今日来,可有什么事儿?” 皇帝说道:“母后,儿臣今日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下下个月的祭天大典。
这大典关系重大,儿臣想听听母后的意见。
” 太后说道:“这祭天大典,向来是国之大事。
你可得好好筹备,不可有半点马虎。
礼仪、祭品都要准备妥当,切不可失了皇家的威严。
” 皇帝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苏桃和萧策在一旁听着,也不好多插嘴。
等太后和皇帝说完正事,苏桃笑着说道:“太后,皇上,这祭天大典一定很隆重吧?可惜我们这些女眷不能参加,不然还真想见识见识。
” 皇帝笑着说:
“听说那醉仙楼新来了个大厨,做的点心那叫一个绝,模样精致不说,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苏桃眉飞色舞地说着。
丫鬟笑着回应:“王妃,要不咱们改日也去尝尝?” 苏桃刚要点头,就看到管家匆匆走来,行礼后说道:“王妃,太后宫里派人来传信,说太后想见您和王爷,让二位这就进宫呢。
” 苏桃愣了愣,嘟囔道:“太后这突然叫我们进宫,是有什么事儿啊?”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赶忙起身,回房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又派人去通知萧策。
不一会儿,萧策也赶到,两人便一同坐着马车进了宫。
到了太后寝宫,只见太后正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但那笑容里似乎又藏着几分迫不及待。
苏桃和萧策赶忙行礼:“儿臣(儿媳)参见太后。
” 太后笑着摆摆手,说道:“你们俩快起来,别多礼了。
哀家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件大事要和你们商量商量。
” 苏桃和萧策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好奇。
萧策问道:“母后,不知是何事?” 太后看了看苏桃,又看了看萧策,说道:“桃丫头啊,你和策儿成婚也有段日子了,糖糕也这么大了。
哀家寻思着,你们是不是该再生一个,给糖糕找个伴儿呀?” 苏桃一听,顿时头都大了,赶忙说道:“太后,养娃太累了呀!您是不知道,从糖糕吃喝拉撒到读书识字,哪样不要操心。
而且,我自己还没玩够呢,这要是再生一个,我哪还有那闲工夫呀!” 太后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桃丫头,你说你这孩子,养娃虽累,可其中的乐趣也是无穷的呀。
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多有成就感。
再说了,糖糕一个人多孤单,有个弟弟妹妹陪着她,她也能更开心不是?” 萧策在一旁帮腔道:“母后,苏桃确实累,我们不急。
糖糕现在也还小,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嘛。
”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啊,就是太宠糖糕了!孩子多了,互相有个照应,这是好事儿。
哀家还盼着能多几个曾孙绕膝呢。
” 苏桃苦着脸,说道:“太后,您就体谅体谅儿媳吧。
这生孩子可不是小事儿,生下来就得负责到底。
您看现在糖糕,调皮得很,我和王爷有时候都应付不来。
” 太后看着苏桃,语重心长地说:“桃丫头,哀家知道你辛苦。
可这皇家子嗣向来重要,你和策儿身份特殊,多生几个孩子,也是为皇室开枝散叶。
” 萧策见太后如此坚持,想了想说道:“母后,我们明白您的意思。
只是这事儿也急不来,得看缘分不是?” 太后哼了一声,说道:“什么缘分不缘分的,你们俩呀,就是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哀家可告诉你们,这事儿你们得抓紧点。
” 苏桃灵机一动,拉着太后的手撒娇道:“太后,您看现在京城好玩的事儿可多了。
前儿个我听说要办个什么奇珍异宝展,好多稀奇玩意儿呢。
要不您陪我去逛逛,咱们也凑凑热闹?” 太后被苏桃这突然的话题转移弄得哭笑不得,说道:“桃丫头,你别给哀家转移话题。
这孩子的事儿,你到底怎么想的?” 苏桃眨了眨眼睛,说道:“太后,我是真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您看,我和王爷还想多享受享受二人世界呢,糖糕也还需要我们多陪陪她。
要是再生个孩子,说不定就冷落了糖糕,您也不想看到糖糕不开心吧?” 太后听苏桃这么说,也有些犹豫了。
糖糕这孩子古灵精怪,她也十分疼爱。
要是因为有了弟弟妹妹,让糖糕受了委屈,她也不愿意。
这时,太后身边的嬷嬷笑着说道:“太后,王妃和王爷说的也有道理。
孩子的事儿,强求不得,顺其自然就好。
说不定过段时间,王妃和王爷就改变主意了呢。
” 太后看了嬷嬷一眼,又看了看苏桃和萧策,说道:“罢了罢了,哀家也不勉强你们。
但你们自己可得上心,别让哀家等太久。
” 苏桃和萧策赶忙点头,齐声说道:“是,太后,我们知道了。
” 太后又和他们说了些家常,心情似乎也没那么急切了。
苏桃见状,又开始眉飞色舞地给太后讲起最近京城的趣事,什么哪家公子在街头吟诗出丑,哪家小姐女扮男装去逛青楼被识破,逗得太后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儿,太后说道:“桃丫头,你这一肚子的趣事,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
听你这么一说,这京城倒是热闹得很。
” 苏桃笑着说:“太后,我平日里闲着没事,就喜欢和府里的下人还有外面的商贩唠唠嗑,这一来二去,就知道了不少事儿。
而且,这些事儿可比那些繁文缛节有趣多了。
” 太后点头道:“你这性子,倒是和宫里那些规矩森严的妃嫔们不一样,也难怪哀家喜欢你。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说着,有宫女进来禀报道:“太后,皇上来了。
” 不一会儿,皇帝走进寝宫,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
” 太后笑着说:“皇帝来了,快坐下吧。
你来得正好,哀家正和策儿、桃丫头说事儿呢。
” 皇帝好奇地问道:“哦?母后和皇弟、皇妹说什么事儿呢?” 太后看了看苏桃和萧策,说道:“还不是催他们再生个孩子的事儿。
可这俩孩子,一个说养娃累,一个帮着打圆场,就是不愿意。
” 皇帝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母后,这事儿您确实急不得。
皇弟和皇妹自有他们的打算,您就别操心了。
” 太后无奈地说:“哀家这不是盼着多几个曾孙嘛。
看着糖糕这么可爱,就想着能再多几个小家伙在宫里跑跑跳跳,多热闹。
” 皇帝说道:“母后,您要是觉得宫里冷清,儿臣以后多来陪陪您便是。
再说了,皇弟和皇妹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
” 太后点头道:“罢了罢了,听你们的。
皇帝,你今日来,可有什么事儿?” 皇帝说道:“母后,儿臣今日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下下个月的祭天大典。
这大典关系重大,儿臣想听听母后的意见。
” 太后说道:“这祭天大典,向来是国之大事。
你可得好好筹备,不可有半点马虎。
礼仪、祭品都要准备妥当,切不可失了皇家的威严。
” 皇帝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苏桃和萧策在一旁听着,也不好多插嘴。
等太后和皇帝说完正事,苏桃笑着说道:“太后,皇上,这祭天大典一定很隆重吧?可惜我们这些女眷不能参加,不然还真想见识见识。
” 皇帝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