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抉择与准备:走向公社?

关灯
    王干事循循善诱。

     “是啊,白同志,我们卫生院虽然条件也一般,但比起村里,药品、器械总归要齐全些。

    你的医术这么好,窝在这个小山村里,太可惜了!” 李大夫也帮腔。

     赵铁柱在一旁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他当然舍不得白墨走,可人家说得也在理。

     白知青是有大本事的人,靠山屯这小庙,确实有点屈才了。

     “感谢院领导的看重。

    这事儿太突然了,我得……我得好好想想,也得跟家里人(指千临)商量商量。

    ” 白墨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拒绝,只是有些委婉的回应。

     王干事和李大夫见她没有一口回绝,觉得有门,也不再逼迫,留下了联系方式,又客气了几句,便告辞了。

     “白知青,你……” 送走了卫生院的人,赵铁柱看着白墨,欲言又止。

     “铁柱叔,我明白,这事儿不急,我先琢磨琢磨。

    ” 白墨笑了笑。

     夕阳西下,给知青小院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

     白墨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正在“铁牛”工场忙碌的千临的身影,心里却掀起了波澜。

     去公社? 还是留在靠山屯? 这是一个十字路口。

     一边是熟悉安逸、人情淳厚的乡村,一边是充满未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公社。

     该怎么选? 这对她,对千临,对她们想要达成的目标,又意味着什么? 夜色渐浓,靠山屯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

    白日里的喧嚣散去,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和蛐蛐的低鸣。

     知青点的油灯下,白墨和千临相对而坐。

     桌上摊着几张画满了零件图纸的草稿,那是千临白天的工作。

     “公社卫生院想调我去工作。

    ” 白墨搅动着碗里温热的红薯稀饭,声音不高,带着点犹豫。

     她把下午王干事和李大夫来的事,以及他们的来意,原原本本地跟千临说了。

     千临放下手里的铅笔,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她,没说话,像是在等她继续。

     “去公社,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白墨掰着手指头。

     “平台大,能接触到的病人更多,疑难杂症也更多,对我提升医术有好处。

    而且,药品、器械肯定比村里强得多。

    说不定……还能接触到一些更高级别的人和事,对咱们以后……有帮助。

    ” 她顿了顿,没把“系统任务”和“主线剧情”说出口,但她知道千临懂。

     “坏处呢?” 千临言简意赅地问。

     “坏处……” 白墨叹了口气。

     “公社人多眼杂,关系肯定比村里复杂。

    卫生院里头,会不会有人嫉妒排挤?我的医术,还有那些‘祖传’的东西,会不会更容易引人怀疑?而且,我走了,靠山屯这边怎么办?乡亲们离不开我,你一个人在这边……” 她看向千临,眼神里带着担忧。

     “这里的轴承,用现有的废铁打磨,损耗还是太快。

    如果能弄到哪怕一点铬钢,或者更好的润滑油脂,‘铁牛’的寿命和效率能再提升三成。

    ” 千临沉默了片刻,拿起桌上一张画着“铁牛”改进零件的图纸,指了指上面一个标注着材料要求的地方。

     “靠山屯,太小了。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材料,更广的信息。

    公社,是走出去的第一步。

    ” 她抬起眼,看向白墨。

     白墨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千临的意思。

     千临不是在说她自己,也是在说她们两个人,她们共同的目标。

     靠山屯是她们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想要真正改变点什么,甚至查清她们被扔到这个时代的真相,她们必须走出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就在这时,白墨的脑海里,系统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