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风波与助力
关灯
小
中
大
“蜂巢”的入侵事件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曙光计划”内部激起了轩然大波。
接下来的几天,围绕着千临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以及是否应该继续进行这项风险骤增的研究,高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安全审查会议上,谭志国主任果然第一个跳出来发难。
“周副部长,各位领导,这次事件性质极其严重!敌人竟然能直接渗透到我们总参大院的核心实验室,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有的安全体系存在巨大漏洞!”谭主任痛心疾首,仿佛国家财产已经遭受了重大损失,“而这个漏洞的诱因是什么?就是千临同志正在进行的这项过于超前、甚至可以说是好高骛远的研究!她的研究方向本身就极具敏感性,容易引起外部势力的觊觎。
现在事实证明,我们之前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他话锋一转,矛头直指千临:“我认为,千临同志虽然有才华,但在安全保密意识、风险评估方面还存在不足。
为了‘曙光计划’的整体安全,我建议,暂时中止该实验室的工作,对其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进行重新评估!或者,将其部分关键环节,转移到安全措施更完善、由经验更丰富的同志负责的团队中去!” 这番话不可谓不歹毒。
名为担忧安全,实则想借机打压、甚至吞并千临的研究成果。
会议室里,几位原本就对千临持保留意见的专家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谭主任的看法。
周副部长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立刻表态。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千临。
千临站起身,神色依旧平静,仿佛谭主任控诉的不是自己。
“谭主任,您刚才提到了三个问题:安全漏洞、研究方向敏感、以及我的安全意识。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第一,安全漏洞确实存在,但这并非我实验室独有,而是整个基地的安全体系面对新型攻击手段时的普遍性问题。
‘蜂巢’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我这里,将问题归咎于我的研究,有失偏颇。
” “第二,研究方向敏感。
‘曙光计划’本身就是国家最高机密,任何一个子项目都极其敏感。
如果因为敏感就停止研究,那‘曙光计划’可以直接解散了。
我们要做的是加强防护,而不是因噎废食。
” “第三,安全意识。
”千临顿了顿,目光扫过谭主任,“如果不是我们及时启动最高级别的物理隔离和数据保护预案,后果不堪设想。
请问谭主任,您负责的几个项目组,是否都制定了应对类似高维信息攻击的紧急预案?” 谭主任被问得一窒。
他哪里知道什么“高维信息攻击”?他手下的项目根本没考虑过这种天方夜谭般的威胁!他只能强辩道:“我们自然有我们的保密措施!但你搞的那些东西,风险等级完全不同!” “风险与机遇并存。
”千临寸步不让,“我的研究,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如果仅仅因为存在风险就止步不前,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
”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霍凌风开口了。
他作为军方代表,又是千临的直接担保人之一,他的意见分量很重。
“周副部长,我同意千临同志的看法。
”霍凌风声音沉稳有力,“‘蜂巢’是军方近期重点关注的境外敌对组织,技术实力非同一般。
这次袭击,恰恰证明了千临同志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敌人的高度警惕。
我们要做的是亡羊补牢,升级整个基地的安全防护等级,特别是针对这种新型攻击手段的防御能力,而不是自断臂膀。
” 他又补充道:“千临同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的冷静处置和专业素养,大家有目共睹。
我相信她有能力继续负责这项研究,并且会更加注重安全保密工作。
” 周副部长听完双方的陈述,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凌风同志说得对。
‘蜂巢’的威胁是全局性的,我们需要正视并加强应对。
千临同志的研究方向,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希望,不能轻易放弃。
” 他看向千临,语气严肃:“千临同志,这次事件给你敲响了警钟。
后续研究,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
我会协调资源,优先提升你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等级。
但同时,你也必须尽快拿出阶段性的、有说服力的成果,证明你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是值得我们承担这些风险的!” “明白。
”千临点头应下。
谭主任脸色铁青,却也无法反驳周副部长的决定。
他只能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但眼神中的不满和阴鸷显而易见。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千临的研究得以继续,但也背负了更大的压力和期待。
会议结束后,白墨第一时间找到了千临,递给她一个温热的保温杯:“临临,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刚才怼那个老谭头,肯定口干舌燥了吧?我给你泡了胖大海菊花茶。
” 千临接过杯子,感受到手心的温度,心中也流过一丝暖意。
“谢谢。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跟我还客气啥!”白墨眨眨眼,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之前说要的那个‘高精度激光干涉仪’,我搞到了!” 千临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快?通过什么渠道?”她知道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和敏感性,谭主任那边卡了那么久都没松口,白墨居然能弄到? “嘿嘿,山人自有妙计!”白墨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总之,东西绝对靠谱,而且渠道隐秘,不会留下手尾。
昨天晚上连夜送到的,我已经让冯副官帮忙,悄悄运到咱们实验室的备用
接下来的几天,围绕着千临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以及是否应该继续进行这项风险骤增的研究,高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安全审查会议上,谭志国主任果然第一个跳出来发难。
“周副部长,各位领导,这次事件性质极其严重!敌人竟然能直接渗透到我们总参大院的核心实验室,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有的安全体系存在巨大漏洞!”谭主任痛心疾首,仿佛国家财产已经遭受了重大损失,“而这个漏洞的诱因是什么?就是千临同志正在进行的这项过于超前、甚至可以说是好高骛远的研究!她的研究方向本身就极具敏感性,容易引起外部势力的觊觎。
现在事实证明,我们之前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他话锋一转,矛头直指千临:“我认为,千临同志虽然有才华,但在安全保密意识、风险评估方面还存在不足。
为了‘曙光计划’的整体安全,我建议,暂时中止该实验室的工作,对其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进行重新评估!或者,将其部分关键环节,转移到安全措施更完善、由经验更丰富的同志负责的团队中去!” 这番话不可谓不歹毒。
名为担忧安全,实则想借机打压、甚至吞并千临的研究成果。
会议室里,几位原本就对千临持保留意见的专家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谭主任的看法。
周副部长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立刻表态。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千临。
千临站起身,神色依旧平静,仿佛谭主任控诉的不是自己。
“谭主任,您刚才提到了三个问题:安全漏洞、研究方向敏感、以及我的安全意识。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第一,安全漏洞确实存在,但这并非我实验室独有,而是整个基地的安全体系面对新型攻击手段时的普遍性问题。
‘蜂巢’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我这里,将问题归咎于我的研究,有失偏颇。
” “第二,研究方向敏感。
‘曙光计划’本身就是国家最高机密,任何一个子项目都极其敏感。
如果因为敏感就停止研究,那‘曙光计划’可以直接解散了。
我们要做的是加强防护,而不是因噎废食。
” “第三,安全意识。
”千临顿了顿,目光扫过谭主任,“如果不是我们及时启动最高级别的物理隔离和数据保护预案,后果不堪设想。
请问谭主任,您负责的几个项目组,是否都制定了应对类似高维信息攻击的紧急预案?” 谭主任被问得一窒。
他哪里知道什么“高维信息攻击”?他手下的项目根本没考虑过这种天方夜谭般的威胁!他只能强辩道:“我们自然有我们的保密措施!但你搞的那些东西,风险等级完全不同!” “风险与机遇并存。
”千临寸步不让,“我的研究,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如果仅仅因为存在风险就止步不前,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
”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霍凌风开口了。
他作为军方代表,又是千临的直接担保人之一,他的意见分量很重。
“周副部长,我同意千临同志的看法。
”霍凌风声音沉稳有力,“‘蜂巢’是军方近期重点关注的境外敌对组织,技术实力非同一般。
这次袭击,恰恰证明了千临同志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敌人的高度警惕。
我们要做的是亡羊补牢,升级整个基地的安全防护等级,特别是针对这种新型攻击手段的防御能力,而不是自断臂膀。
” 他又补充道:“千临同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的冷静处置和专业素养,大家有目共睹。
我相信她有能力继续负责这项研究,并且会更加注重安全保密工作。
” 周副部长听完双方的陈述,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凌风同志说得对。
‘蜂巢’的威胁是全局性的,我们需要正视并加强应对。
千临同志的研究方向,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希望,不能轻易放弃。
” 他看向千临,语气严肃:“千临同志,这次事件给你敲响了警钟。
后续研究,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
我会协调资源,优先提升你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等级。
但同时,你也必须尽快拿出阶段性的、有说服力的成果,证明你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是值得我们承担这些风险的!” “明白。
”千临点头应下。
谭主任脸色铁青,却也无法反驳周副部长的决定。
他只能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但眼神中的不满和阴鸷显而易见。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千临的研究得以继续,但也背负了更大的压力和期待。
会议结束后,白墨第一时间找到了千临,递给她一个温热的保温杯:“临临,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刚才怼那个老谭头,肯定口干舌燥了吧?我给你泡了胖大海菊花茶。
” 千临接过杯子,感受到手心的温度,心中也流过一丝暖意。
“谢谢。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跟我还客气啥!”白墨眨眨眼,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之前说要的那个‘高精度激光干涉仪’,我搞到了!” 千临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快?通过什么渠道?”她知道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和敏感性,谭主任那边卡了那么久都没松口,白墨居然能弄到? “嘿嘿,山人自有妙计!”白墨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总之,东西绝对靠谱,而且渠道隐秘,不会留下手尾。
昨天晚上连夜送到的,我已经让冯副官帮忙,悄悄运到咱们实验室的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