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曙光初现
关灯
小
中
大
盛。
他虽然不是材料学专家,但这些关键指标的巨大提升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曙光计划”中那个因为材料问题而卡壳了近一年的关键部件,终于有了突破的希望! 霍凌风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神情专注、侃侃而谈的千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为她感到骄傲。
谭主任站在后面,脸色变幻不定。
他之前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总觉得是夸大其词。
现在亲眼看到这些扎实的数据,他内心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这怎么可能?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个年轻的姑娘,带着三个“歪瓜裂枣”,在一间破仓库改建的实验室里,竟然真的搞出了如此惊人的成果?这让他这个在材料领域浸淫了几十年,手握大量资源和人马的“权威”,情何以堪? “这……这些数据,都经过反复验证了吗?可靠性如何?”谭主任忍不住开口质疑,语气却不自觉地弱了几分。
没等千临回答,林涛就主动上前一步,将一叠厚厚的原始数据记录和分析报告递了过去:“谭主任,这是我们近一个月来,对73个不同批次、共计187个样品进行的交叉验证测试记录,所有数据均可溯源,测试流程符合国家标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和严谨。
谭主任接过那叠报告,快速翻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想从中找出一些漏洞或者疑点,但报告做得极其规范,数据详实,逻辑严谨,几乎无懈可击。
周副部长看到谭主任吃瘪的样子,心里暗笑一声,拍了拍千临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激动:“好!太好了!千临同志,你和你的团队,为‘曙光计划’立下了大功!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他转向谭主任,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谭主任,千临同志的成果,你看清楚了?事实证明,我们当初支持她尝试新路线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创新,敢于启用年轻人!” 谭主任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反驳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有些僵硬地点了点头:“是,周副部长说的是。
千临同志……确实很了不起。
”说出这句话,几乎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了不起就对了!”周副部长心情大好,“千临同志,你还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人手、设备、资金,只要是为了‘曙光计划’,我给你最大的倾斜!” 千临想了想,说道:“谢谢周副部长。
目前最缺的,是更大规模的定向凝固炉,以及更高精度的微观结构分析设备,用于后续的工艺优化和批量生产研究。
另外,人手方面,我希望可以再增加几位有经验的冶金和热处理工程师。
” “没问题!”周副部长大手一挥,“这些都包在我身上!我给你特批!谭主任,”他看向谭主任,“后续的设备协调和人员调配,你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任何延误!” “……是,保证完成任务。
”谭主任低声应道,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从今天起,这个叫千临的年轻人的地位,将彻底不同了。
送走周副部长一行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 “我们成功了!千顾问!我们真的成功了!”小赵激动得又蹦又跳。
老张也咧着嘴笑:“我就知道,跟着千顾问干,准没错!” 林涛虽然没有说话,但紧握的双拳和微微泛红的眼眶,也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
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团队协作、攻克难关后带来的成就感了。
白墨笑着给大家分发她早就准备好的“庆功糖果”,心里也乐开了花。
临临太给她长脸了!看那个谭老头以后还敢不敢找茬! 她走到千临身边,碰了碰她的胳膊:“哎,临临,感觉怎么样?扬眉吐气了吧?” 千临看着欢呼雀跃的团队成员,又看了看窗外洒进来的、金色的阳光,眼中难得地染上了一丝笑意。
虽然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虽然“蜂巢”的威胁仍在,但这一刻的成功,确实让她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喜悦。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曙光,确实出现了。
”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此刻,她充满了信心。
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有白墨这个最坚实的后盾,有逐渐成长起来的团队,有来自高层的支持,还有她自己脑海中那无尽的知识宝库和那个虽然坑爹但关键时刻还算给力的科研系统。
白墨看着千临脸上那抹转瞬即逝的笑容,也笑了。
她知道,这束“曙光”,必将照亮她们前行的道路,最终汇聚成燎原之火。
当然,庆祝归庆祝,工作还得继续。
白墨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利用这次“大捷”的机会,帮临临争取到更多的好处,顺便……再完成几个系统的“搞钱任务”,为接下来的“烧钱”研究储备弹药。
比如,她刚才好像听到周副部长提了一句,最近国家似乎急需一批高性能的医用钛合金……嗯,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商机?她的签到商城里,好像就有相关的技术资料…… 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正在前方等待着她们。
喜欢七零:科研大佬带飞签到锦鲤躺赢请大家收藏:()七零:科研大佬带飞签到锦鲤躺赢
他虽然不是材料学专家,但这些关键指标的巨大提升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曙光计划”中那个因为材料问题而卡壳了近一年的关键部件,终于有了突破的希望! 霍凌风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神情专注、侃侃而谈的千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为她感到骄傲。
谭主任站在后面,脸色变幻不定。
他之前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总觉得是夸大其词。
现在亲眼看到这些扎实的数据,他内心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这怎么可能?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个年轻的姑娘,带着三个“歪瓜裂枣”,在一间破仓库改建的实验室里,竟然真的搞出了如此惊人的成果?这让他这个在材料领域浸淫了几十年,手握大量资源和人马的“权威”,情何以堪? “这……这些数据,都经过反复验证了吗?可靠性如何?”谭主任忍不住开口质疑,语气却不自觉地弱了几分。
没等千临回答,林涛就主动上前一步,将一叠厚厚的原始数据记录和分析报告递了过去:“谭主任,这是我们近一个月来,对73个不同批次、共计187个样品进行的交叉验证测试记录,所有数据均可溯源,测试流程符合国家标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和严谨。
谭主任接过那叠报告,快速翻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想从中找出一些漏洞或者疑点,但报告做得极其规范,数据详实,逻辑严谨,几乎无懈可击。
周副部长看到谭主任吃瘪的样子,心里暗笑一声,拍了拍千临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激动:“好!太好了!千临同志,你和你的团队,为‘曙光计划’立下了大功!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他转向谭主任,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谭主任,千临同志的成果,你看清楚了?事实证明,我们当初支持她尝试新路线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创新,敢于启用年轻人!” 谭主任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反驳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有些僵硬地点了点头:“是,周副部长说的是。
千临同志……确实很了不起。
”说出这句话,几乎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了不起就对了!”周副部长心情大好,“千临同志,你还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人手、设备、资金,只要是为了‘曙光计划’,我给你最大的倾斜!” 千临想了想,说道:“谢谢周副部长。
目前最缺的,是更大规模的定向凝固炉,以及更高精度的微观结构分析设备,用于后续的工艺优化和批量生产研究。
另外,人手方面,我希望可以再增加几位有经验的冶金和热处理工程师。
” “没问题!”周副部长大手一挥,“这些都包在我身上!我给你特批!谭主任,”他看向谭主任,“后续的设备协调和人员调配,你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任何延误!” “……是,保证完成任务。
”谭主任低声应道,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从今天起,这个叫千临的年轻人的地位,将彻底不同了。
送走周副部长一行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 “我们成功了!千顾问!我们真的成功了!”小赵激动得又蹦又跳。
老张也咧着嘴笑:“我就知道,跟着千顾问干,准没错!” 林涛虽然没有说话,但紧握的双拳和微微泛红的眼眶,也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
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团队协作、攻克难关后带来的成就感了。
白墨笑着给大家分发她早就准备好的“庆功糖果”,心里也乐开了花。
临临太给她长脸了!看那个谭老头以后还敢不敢找茬! 她走到千临身边,碰了碰她的胳膊:“哎,临临,感觉怎么样?扬眉吐气了吧?” 千临看着欢呼雀跃的团队成员,又看了看窗外洒进来的、金色的阳光,眼中难得地染上了一丝笑意。
虽然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虽然“蜂巢”的威胁仍在,但这一刻的成功,确实让她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喜悦。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曙光,确实出现了。
”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此刻,她充满了信心。
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有白墨这个最坚实的后盾,有逐渐成长起来的团队,有来自高层的支持,还有她自己脑海中那无尽的知识宝库和那个虽然坑爹但关键时刻还算给力的科研系统。
白墨看着千临脸上那抹转瞬即逝的笑容,也笑了。
她知道,这束“曙光”,必将照亮她们前行的道路,最终汇聚成燎原之火。
当然,庆祝归庆祝,工作还得继续。
白墨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利用这次“大捷”的机会,帮临临争取到更多的好处,顺便……再完成几个系统的“搞钱任务”,为接下来的“烧钱”研究储备弹药。
比如,她刚才好像听到周副部长提了一句,最近国家似乎急需一批高性能的医用钛合金……嗯,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商机?她的签到商城里,好像就有相关的技术资料…… 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正在前方等待着她们。
喜欢七零:科研大佬带飞签到锦鲤躺赢请大家收藏:()七零:科研大佬带飞签到锦鲤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