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尚书府的墨笔商谋

关灯
    ,”张一凡忽然开口,算珠在金锭上蹦跳,“令祖父当年推车卖米时,曾用三升粟米救过冻毙的乞儿——”他指向虎娃新刻的“护粮小像”,“萧姑娘的画,该让令祖父穿着粗布衣裳,却带着救人性命的光。

    ” 王老爷的胖脸涨得通红,正要发作,却见萧墨璃的狼毫已落在素绢上:“商道先辈,当以仁心为衣冠。

    ”笔尖游走间,粗布衣裳上的补丁化作麦穗纹路,袖口隐约可见半枚虎娃刻的鬼脸。

     更夫敲过戌时,王老爷抱着画像离去时,怀里多了幅虎娃刻的“护粮小像”,算珠眼睛盯着画像里的麦穗。

    张一凡摸着案头的金锭轻笑:“十两银子换幅带仁心的画像,王老爷赚的是口碑,我们赚的是义学的束修。

    ” 萧墨璃看着素绢上未干的墨痕,忽然发现粗布衣裳的褶皱里,藏着个极小的算珠刻痕——那是张一凡趁她调色时偷偷凿的。

    砚台里的残墨混着虎娃的刻刀木屑,竟比往日多了丝人间烟火气。

     “下回画励志图,该让虎娃刻‘护笔小像’,”张一凡晃着算珠荷包,“刻个小人儿举着锄头读书,算珠眼睛盯着墨水瓶,准保学子看了,锄头握得更紧,笔头挥得更勤。

    ” “少油嘴!”萧墨璃别过脸,却在他转身时,看见青衫后摆沾着的木屑——那是虎娃刻刀下的“风雅印记”。

    梧桐叶在夜风里沙沙作响,砚台裂缝里的鬼脸残片,竟像是在对她笑。

     尚书府的夜露沾着墨香,萧墨璃摸着笔架上的青牛纹,忽然轻笑。

    张一凡的算珠,虎娃的刻刀,还有她的狼毫,原是能在这规矩森严的府宅里,凿出条让风雅落地的缝。

    所谓的破局书画,从来不是弃了笔墨从商,而是让笔墨里藏着人间,让商道中透着风雅。

     当更夫的梆子声穿过巷陌,萧墨璃铺开新的素绢,狼毫饱蘸松烟墨,笔尖落下的不再是冷硬的山水,而是虎娃刻刀下的笑脸,张一凡算珠间的暖光,还有长安街头千万个等着被画入卷轴的、带着温度的故事。

     砚台裂缝里的鬼脸残片,在月光下忽明忽暗,像是在预示着什么。

    萧墨璃忽然期待起明日的晨光——那个曾被她视为“污心”的商道世界,如今在她笔下,正渐渐变成能承载风雅与仁义的、鲜活的人间长卷。

     喜欢盛唐商道请大家收藏:()盛唐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