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徐庶夜会司马懿

关灯
    荆州襄阳城,夜幕笼罩,华灯初上。

    徐庶独自一人走在青石板路上,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

     这封信是司马懿送来的,信纸上的墨迹力透纸背,仿佛写信人在书写时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徐庶低头看着信上的字,轻声念道。

     “元直兄台鉴:汉室倾颓,吾等既为玄德公效力,当共商大计。

    今夜酉时,城西柳巷宅院一叙。

    仲达手书。

    ” “司马懿……” 徐庶低声自语道。

    这位刘备麾下的老牌谋士才华横溢,智谋过人,但不知为何,徐庶总觉得他有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感觉。

     尤其是那双眼睛,看似平静如水,然而在深处却仿佛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旋涡,让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其中。

     徐庶一边想着,一边继续往前走。

    不多时,他来到了城西的柳巷。

    这里相对较为僻静,只有几户人家,门前的老柳在暮色中垂下柔软的枝条,宛如垂帘一般。

     “先生,到了。

    ” 随从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徐庶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座不起眼的宅院。

    院门紧闭,周围一片静谧,只有风吹过柳枝发出的沙沙声。

     徐庶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深吸一口气,然后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

    他定了定神,迈步上前,轻轻叩响了院门。

     院门缓缓开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一名灰衣小厮躬身站在门内,面带微笑地说道。

     “徐先生,家主已等候多时,请进。

    ” 穿过幽深的回廊,徐庶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他的目光被庭院中的布局所吸引,心中暗自惊叹。

     庭院中的假山错落有致,仿佛是经过精心设计一般,恰好形成了一道道视线的屏障。

    每一处假山的位置都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刻意,又能有效地阻挡外来的视线。

     而那几株梅树,看似随意地栽种在庭院的角落,实则封锁了所有可能的突袭路径。

    它们的位置和角度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让人难以从外部直接进入庭院。

     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文人的宅邸,而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堡垒。

    徐庶心中暗想,这个宅邸的主人必定是一个心思缜密、深谋远虑之人。

     就在徐庶观察庭院布局的时候,一个声音从内室传来。

     “元直兄!” 徐庶循声望去,只见司马懿从内室迎了出来。

    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面容清癯,笑容温润如玉,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

     “司马军师客气了。

    ” 徐庶拱手还礼,微笑着说道。

     “不知深夜相召,有何要事?” 司马懿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徐庶走进内室,说道。

     “不急,先用茶。

    这是荆州新贡的云雾,主公特意赏赐的。

    ” 徐庶走进内室,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

    他看到书桌上摆放着一套精美的茶具,热气腾腾的茶汤在杯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徐庶在司马懿的示意下坐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茶汤入口,清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在茶香氤氲中,徐庶的目光落在了这间书房的四周。

    他注意到四壁的书架直抵屋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但却不见多少竹简。

     而在案几上,摊开的地图被一盏孤灯照亮,徐庶定睛一看,正是襄阳周边的布防图。

     “元直兄近日协助云长将军整训水军,辛苦了。

    ” 司马懿面带微笑,亲自为徐庶斟了一杯茶,然后缓缓问道。

     “不知训练进展如何?” 徐庶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品味着茶香,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承蒙关将军信任,一切都还算顺利。

    不过,我倒是听说司马军师负责的城防改造工程,进展颇为顺利,成效显着啊。

    ” 司马懿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

     “这不过是我分内之事罢了。

    只是……” 他突然压低了声音,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徐庶。

     “元直兄不觉得,主公近来过于倚重士元了吗?” 原来庞统自拜别诸葛亮后,原本想要前往西川游历的,恰巧碰到了来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刘备听闻庞统的大名,遂招揽庞统入麾下,对其信任有加。

     徐庶闻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看着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

     “此话怎讲?” 司马懿环顾四周,确定无人偷听后,才继续说道。

     “荆州士族多有怨言,说如今军政大事皆由士元一人决断,主公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长此以往,恐怕并非好事啊。

    ” 徐庶放下茶盏,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士元才略过人,主公信任他也是自然之理。

    司马军师此言,恐怕有些不妥吧。

    ” 司马懿忽然轻笑一声,缓声道。

     “元直兄,你这是有些过于担忧啦。

    仲达我所忧心的,无非是我们内部之间的不和,如此一来,恐怕会对复兴汉室的大业产生不利影响啊。

    ” 说罢,他缓缓起身,踱步至地图前,凝视着那片广袤的土地,若有所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庶心头猛地一紧,他暗自思忖,司马懿突然提及当年在襄阳的旧事,定然不会是毫无缘由的。

    果然,只听司马懿接着说道。

     “说起当年在襄阳之事,元直兄为主公出谋划策,大破蒯家,那可真是神来之笔、神机妙算啊!” 徐庶心中愈发不安,他连忙谦逊道。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值一提。

    如今的我,也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 司马懿微微一笑,转过身来,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徐庶,眼中的精光闪烁不停。

     “元直兄,你这可就太过谦虚了。

    ” 他缓声道。

     “如今天下三分,英雄豪杰辈出,正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时代啊。

    只可惜……” 说到此处,司马懿忽然叹息一声,流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徐庶闻言,如坐针毡,他心知肚明,司马懿接下来要说的话恐怕会对刘备不利。

    果然,司马懿紧接着道。

     “只可惜,明主难遇啊!” 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徐庶耳边炸响。

    他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懿竟敢如此大胆地暗示刘备并非明主! 徐庶强压下心头的震惊和愤怒,沉声道。

     “司马军师,还望你慎言。

    主公仁德之名,早已传遍四海,他正是汉室中兴的希望所在。

    ” 司马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