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襄阳城下搦战

关灯
    秋日的襄阳城,天空被一片铅灰色的阴云所笼罩,仿佛预示着这座城市的命运。

     自从陈宫病逝的消息传来,整座城池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原本的生机和活力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抽走了。

     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市集也不再像往日那样喧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清和寂静。

    连守城士兵的甲胄碰撞声,在这压抑的氛围中都显得格外沉闷。

     太守府内,徐庶坐在案几前,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太阳穴。

     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军报让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这些天来,他一直忙碌于处理各种事务,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自从刘备因悲痛过度而卧床休养后,襄阳的大小事务便全部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报——” 突然,一名亲兵慌张地闯入房间,打断了徐庶的思绪。

     “何事如此慌张?” 徐庶眉头一皱,问道。

     “曹魏大将张合率五千精兵在城外叫阵!” 亲兵气喘吁吁地回答道。

     徐庶心中一惊,猛地站了起来,衣袖带倒了案几上的茶盏。

     褐色的茶汤在竹简上迅速洇开,仿佛是这些日子以来笼罩在襄阳上空的阴郁情绪的具象化。

     徐庶匆匆赶到城墙上,远远望去,只见城外魏军的阵列整齐划一,气势汹汹。

     张合身披一袭黑色的铠甲,在阵前来回驰骋,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冷光。

     “襄阳城内士兵听着!” 张合的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在萧瑟的秋风中回荡着。

     “尔等谋士陈宫已死,刘备病卧,何不早降?免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城头上的守军们听到这番话,脸色变得愈发阴沉。

     徐庶站在城头,目光如炬,他注意到有几个年轻的士兵开始低声交头接耳,他们握着长矛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徐军师,末将请战!” 突然,一声低沉而坚定的呼喊打破了沉默。

     徐庶转头看去,只见陈到单膝跪地,他的眼神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压抑多日的怒火在这一刻喷涌而出。

     陈到是白毦兵的统帅,他手中的长枪因为紧握而指节发白。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闷雷一般在徐庶耳边炸响。

     “陈军师尸骨未寒,主公卧病在床。

    如今魏贼竟敢如此欺我无人,此等奇耻大辱,实在难以忍受!” 徐庶的目光越过陈到,望向城内的方向。

    那里,刘备正卧病在床,身体虚弱不堪。

     他想起昨夜主公在高烧中仍然喃喃呼唤着“公台”的名字,那是对陈宫的思念和牵挂。

    再看看眼前这些士气低落的将士们,徐庶心中一阵酸楚。

     终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

     “陈将军,我同意你的请求。

    但此战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谨慎。

    ” “开城门!” 随着这声高呼,襄阳城那厚重的城门缓缓地开启了,发出一阵嘎吱嘎吱的响声。

     此时,张合正站在城外,高举着手中的长枪,对着城门叫骂着。

     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这样叫骂了,原本他以为今天又会像往常一样,白白浪费时间,空手而归。

     然而,就在城门完全打开的那一刻,他突然看到一道白色的身影如闪电般疾驰而出。

     那是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马背上的将领身披银甲,白袍胜雪,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宛如一条银龙。

     “来将通名!” 张合见状,连忙勒住战马,高声喝道。

     然而,那名银甲白袍的将领却并未答话,只是沉默地催动着胯下的白龙马,径直朝张合冲来。

     这些日子以来,陈到心中积压的悲愤如同火山一般在他的胸腔中沸腾着。

    此刻,他将所有的悲愤都化作了枪尖上的一点寒芒,直直地朝着张合的咽喉刺去。

     这一枪犹如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竟然在空气中带出了一阵尖锐的破空声,仿佛要将整个空间都撕裂开来。

     张合见状,心中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