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关灯
小
中
大
他们当年深陷舆论风波的浪涛中心,边羽是连一丁点儿喘息的空间都没有的,不用说研究那些被编织得天衣无缝的“官方公布资料”了。
而其他家里人,包括苦寻真相的边至政等人,则是完全对这些航天、技术的知识一窍不通,更不用想从中找出不合理之处。
直到这两天,边羽重温当年资料,在一个完全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下,反复地查阅和思考,才察觉出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当时,不仅是媒体……”边羽忽然又想起一些细节,“他们调查组的人员通过第三方,也向我调查‘家族色盲史’的问题。
所以一时间,我和我的家人都认为,兴许我爸的‘操作失误’真的和这个原因有关。
这个第三方……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问我有没有色觉问题。
” “有明确的医学报告表明你父亲色觉异常吗?”召觅问。
“他在东京一家机构里做过检查,但是检查完没多久就出这个事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检查结果。
只有他当时的医生知道。
” 召觅默了一瞬,又问:“那你的色觉有问题吗?” “如果我当年的基因检测结果准确的话……”边羽回答,“我确实存在罕见的色觉问题。
并且是基因里携带的。
因为是迟发性的,所以18岁之前,它没有暴露出来。
” “这是在正规机构查出来的?” “私人机构。
当年我如果去正规医院,一定会被媒体添油加醋,大肆渲染报道。
我只能经我二堂伯的朋友介绍,秘密去私人研究所做筛查。
” “我不认为私人机构的检查报告具备权威性。
”召觅冷静地分析道,“而且,你提到,当时调查组的人通过第三方不断向你咨询‘家族色盲史’以及你个人的色觉问题。
这一块,有两个疑点。
“第一,没有调查组的正式人员来直接接触你们。
哪怕那个第三方是你们双方信任的中间方,行为也不具备代表性。
完全可以视作他们私自的一个行为。
第二……这个中间方的行为,让我想起一个案子。
“有一个老人,家里值钱的东西经常莫名其妙丢失。
每当他发现东西找不到的时候,他儿子就暗示他是老年痴呆,自己把东西卖了都不记得了,并不断带他去医院做检查。
“后来,在老人身上,类似的事情发生很多次。
直到老人的女儿回家,发觉异常,才带着老人报警了。
“警察通过监控调查到,偷窃者正是他儿子。
而他儿子之所以经常说他老年痴呆症、带他去医院,就是为了让他自我心理暗示。
让他以为自己真的记忆出错。
” “煤气灯效应。
”边羽知道有很多这类案例,“但是……” 但是,难道他在那么多家私人机构里检测出来的“病”,全都会是假的吗? 边羽不敢去想答案。
因为这对他来说,不单单只是关乎父亲的案子,还关乎他被断送的飞行生涯。
第64章 看边羽皱着眉,脸色不是很好,召觅打断他的神思:“这个问题就先不去想了,之后有时间再求证。
” 召觅也知道,这个问题对边羽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失误”那么简单。
但他之所以用轻快果决的语气把它带过去,是不想边羽在无法立即求证的情况下,陷入一种会痛苦的思索之中。
边羽回过一些神:“嗯。
”他调节好了自己的心态,跟召觅说,“我们继续吧。
” “总之,我们先做一个调查假设。
”召觅将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在上面画出几个代表模块圆圈,再画线将它们连到一起,“这是一条可能存在的证据链。
这条证据链包含四个模块----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官方发声、舆论转向、跨国电话干预。
然后下一步,我们要找到他们之间的关联。
” “那得把当年相关的资料重新捋一遍。
” “对。
舆论那块,我们还得尽可能找出当年被公关掉的新闻。
”召觅说,“有些新闻
而其他家里人,包括苦寻真相的边至政等人,则是完全对这些航天、技术的知识一窍不通,更不用想从中找出不合理之处。
直到这两天,边羽重温当年资料,在一个完全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下,反复地查阅和思考,才察觉出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当时,不仅是媒体……”边羽忽然又想起一些细节,“他们调查组的人员通过第三方,也向我调查‘家族色盲史’的问题。
所以一时间,我和我的家人都认为,兴许我爸的‘操作失误’真的和这个原因有关。
这个第三方……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问我有没有色觉问题。
” “有明确的医学报告表明你父亲色觉异常吗?”召觅问。
“他在东京一家机构里做过检查,但是检查完没多久就出这个事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检查结果。
只有他当时的医生知道。
” 召觅默了一瞬,又问:“那你的色觉有问题吗?” “如果我当年的基因检测结果准确的话……”边羽回答,“我确实存在罕见的色觉问题。
并且是基因里携带的。
因为是迟发性的,所以18岁之前,它没有暴露出来。
” “这是在正规机构查出来的?” “私人机构。
当年我如果去正规医院,一定会被媒体添油加醋,大肆渲染报道。
我只能经我二堂伯的朋友介绍,秘密去私人研究所做筛查。
” “我不认为私人机构的检查报告具备权威性。
”召觅冷静地分析道,“而且,你提到,当时调查组的人通过第三方不断向你咨询‘家族色盲史’以及你个人的色觉问题。
这一块,有两个疑点。
“第一,没有调查组的正式人员来直接接触你们。
哪怕那个第三方是你们双方信任的中间方,行为也不具备代表性。
完全可以视作他们私自的一个行为。
第二……这个中间方的行为,让我想起一个案子。
“有一个老人,家里值钱的东西经常莫名其妙丢失。
每当他发现东西找不到的时候,他儿子就暗示他是老年痴呆,自己把东西卖了都不记得了,并不断带他去医院做检查。
“后来,在老人身上,类似的事情发生很多次。
直到老人的女儿回家,发觉异常,才带着老人报警了。
“警察通过监控调查到,偷窃者正是他儿子。
而他儿子之所以经常说他老年痴呆症、带他去医院,就是为了让他自我心理暗示。
让他以为自己真的记忆出错。
” “煤气灯效应。
”边羽知道有很多这类案例,“但是……” 但是,难道他在那么多家私人机构里检测出来的“病”,全都会是假的吗? 边羽不敢去想答案。
因为这对他来说,不单单只是关乎父亲的案子,还关乎他被断送的飞行生涯。
第64章 看边羽皱着眉,脸色不是很好,召觅打断他的神思:“这个问题就先不去想了,之后有时间再求证。
” 召觅也知道,这个问题对边羽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失误”那么简单。
但他之所以用轻快果决的语气把它带过去,是不想边羽在无法立即求证的情况下,陷入一种会痛苦的思索之中。
边羽回过一些神:“嗯。
”他调节好了自己的心态,跟召觅说,“我们继续吧。
” “总之,我们先做一个调查假设。
”召觅将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在上面画出几个代表模块圆圈,再画线将它们连到一起,“这是一条可能存在的证据链。
这条证据链包含四个模块----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官方发声、舆论转向、跨国电话干预。
然后下一步,我们要找到他们之间的关联。
” “那得把当年相关的资料重新捋一遍。
” “对。
舆论那块,我们还得尽可能找出当年被公关掉的新闻。
”召觅说,“有些新闻